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形成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发[2000]11号)中提出,“要通过挖潜,改造旧镇区,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之后,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系列的落实性文件,土地挂钩政策逐步形成。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指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正式明确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自2005年起,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连续发布了多个文件,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做出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对还是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各地土地整治以及相关试点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推进,出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甚至有媒体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称为“新圈地运动”,将其描述为城市对农村的另一种形式的掠夺。为此,我们不禁要思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到底是对还是错?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农村建设用地的使用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使得人地矛盾越发突出,土地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重点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下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三效益”,特别通过层次分析法研究经济效益,并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提出几点建议,为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重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用地使用效率,缓解用地矛盾,提高综合效益服务。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自2009年启动以来,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加强耕地保护、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谭炜 《国土经济》2014,(10):76-76
10月16日,广东省土地开发储备局副局长刘庆清一行来四川省调研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综合规划处、省整理中心有关负责人和业务人员与其进行了座谈交流。 厅综合规划处介绍了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管理模式、各级相关部门之间职责的分工、项目申报的工作程序以及项目核查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情况。广东省土地开发储备局交流了广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操作方式以及面临的部分问题。双方围绕增减挂钩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办法以及当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事关全局、关系襄州长远发展的大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自2008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县(区)以来,襄州国土资源分局紧抓政策机遇,把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解决城镇建设"缺土地"、新村建设"缺资金"、耕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创造出了不少好的经验。位于成都平原的郫县,进行“拆院并院”的土地综合整理,探索出平原地区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发展的模式。该是成都市的基本农田保护试点县。传统的民居独家独院,全县有1999个,占地8.37万亩,人均居民点占地146.8平方米。他们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进行“拆院并院”土地综合整理。通过分析论证,选择唐元镇长林村为“拆院并院”试点。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清晨明媚的阳光,今年72岁的安徽省天长市新街镇李坡村村民王春泰像往常—样踱着方步,端详着自家即将完工的二层小洋楼。“再过个把月,咱家六口就能住上小别墅了。”老王高兴地说。李坡村是利用土地置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小村并大村等政策建设的省级示范新村。如今,在天长市,许多农民都像老王一样,享受着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三个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实现土地利用从增量供给向存量挖潜转变是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存量挖潜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从土地、农民心理和资金的三个平衡来审视增减挂钩的利与弊,认为其还将在"严格规范"之中,朝着去弊得利的方向行进。要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应当:强化增减挂钩的平衡控制;重视增减挂钩的土地权属保护;增减挂钩应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地综合整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涵盖农村及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综合整治。包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内的农村土地整治,已成为许多地区统筹城乡、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举措。而因土地整治所产生的许多问题,成为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焦点。一、土地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一)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  相似文献   

11.
张鲜化  李丹超 《价值工程》2013,(34):174-175
本文主要介绍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复垦项目的测绘工作内容及实施的工作流程,并针对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土地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士忠  张明  徐小娇  刘曦 《价值工程》2010,29(28):245-246
土地是十分宝贵和稀缺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土地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集体土地流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三个土地政策的分析,揭示土地政策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土经济》2005,(8S):F0002-F0002
具有“西部花园水城”美誉的金堂县城赵镇是成都平原四大古镇之一,素有“千里沱江第一城”之称。近年来,金堂县国土资源局在有关部门、乡镇支持和配合下,积极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旧城改造工程,金堂峡峡口拓宽工程,中毗河整治工程,打造“西部花园水城”和“成都游乐中心”两个品牌,工作卓有成效。2004年,金堂获得了中国改善人居环境的最高奖“2004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5年,在成都市开展的“激情看成都2005十大魅力城镇评选活动”中,被授予“2005年魅力城镇”殊荣,名列成都10大魅力城镇之二。  相似文献   

14.
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南、云南等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已经第14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和规范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制度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案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重要工作。2008年,江津区共启动集体建设用地复垦整理项目25个,最令人称道的是。项目集中实施时间只有2个月,创造了重庆市的“江津速度”。涉及3586个地块,新增耕地面积近4000亩。完成质量却受到重庆核查验收组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的热点。本文以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收入的变化为研究视角,建立了一套农民收入变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并通过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对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郫县3个村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但土地出租、城乡土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入股对农民增收的效果依此递减。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9.
开发权转移是一项调和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的土地管理政策工具。中国开发权转移试验经历了"土地置换"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两个阶段。该试验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协调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提升了土地管理绩效。但是目前该试验的环境保护倾向不突出,开发权交易市场不成熟而且不够尊重农民权益。短期内中国应该改进增减挂钩,长期看应该推动增减挂钩向开发权转移高级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20.
日照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鲁南临海产业带的发展交汇地区,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年,日照市遵循“以民为本,政府统筹,先易后难,规范推进”的原则,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缓解了用地矛盾,有力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充分体现了制度创新的生命力。自2008年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