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的危害性入手,集中研究了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动机,尝试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会计造假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就在当前的证券市场条件下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时有发生,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不是由会计本身造成的,而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本文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分析,揭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继琼民源、ST郑百文等舞弊丑闻之后,最近又暴露出了银广夏、ST黎明等会计造假恶性案件,再次向会计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尽管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会计造假泛滥,制度缺陷使然.换言之,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李真 《投资与合作》2014,(9):202-202
虚假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甚者影响国家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又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眼下必须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合理,避免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本文旨在从近期爆发的山西天能科技等公司造假上市的案例中,分析会计造假原因,会计造假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频发,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有数十家上市公司屡教不改。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何在?对于会计造假现象,我们也许可以找出若干条原因,但事实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所有问题的重要根源,有缺陷的公司治理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的制度性缺陷是导致会计造假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司治理的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造假的原因也许有多种,但事实证明:不完善的公司治理是所有问题的重要根源,有缺陷的公司治理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因此,要认清和防范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就要从上市公司治理的缺陷和完善公司治理角度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继琼民源、ST郑百文等舞弊丑闻之后,最近又暴露出了银广夏、ST黎明等会计造假恶性案件,再次向会计界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屡禁不止?尽管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会计造假泛滥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法制缺陷使会计造假的预期收益明显高于预期成本,导致经营管理者为获利而造价,诱发会计信息失息。本文提出明晰产权、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等多方面的应对措施,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困扰着全世界整个会计行业,成为会计界悬而不能决的难题之一。从轰动世界的美国安然公司虚报盈利的造假事件,到我国的多家上市公司因造假而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充分揭示了如何防止、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已成当前会计行业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0.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会计造假案此起彼伏,当前我国会计环境令人担忧。本文从我国会计环境的现状入手,探讨其完善和治理对策,期望能通过重塑会计的内、外部环境,来遏制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丁传云 《中国外资》2011,(12):119-120
近年来,会计信息造假的普遍性、严重性、危害性已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我国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刻不容缓。笔者从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治理作出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会计信息失真包括广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和狭义的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造假)之分。本文从会计造假的主体和动机出发,探索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防止会计造假的关键在于完善企业制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会计法》,同时要加强会计诚信教育,加快会计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会计信息造假的普遍性、严重性、危害性已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我国会计行业面临"诚信危机"的挑战,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治理刻不容缓.笔者从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治理作出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刘应文 《财政监督》2002,(10):29-30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和理论界面临的严重问题,这既关系到我国会计界的声誉和形象,又影响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完善。一般来说,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两类:一是会计造假,即违反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其他会计法规,操纵会计数据,如虚构、制造经济交易,对真实经济业务进行歪曲处理等;二是盈余管理,即利用会计的灵活性使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脱离经济事实,如运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管理会计数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均改变了会计信息,违反了中立性原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在实务中,会计造假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容易判断、识别,而盈余管理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则难以识别。本文试对二者进行辨析,指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6,(2)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有些公司存在着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及时、不完整及预测信息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都降低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有效运行。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以及完善会计信息透明度和考评机制来约束会计虚报造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红 《会计师》2008,(7):63-65
会计信息不对称为会计造假提供了温床,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是公司必须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先就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内容、原因和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减缓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了进一步治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我国打击会计造假行为的重要手段,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从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从根本上遏制和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不实和会计信息造假虽然在性质、动机、手段、后果等方面不同,但都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规范会计准则的应用、改善会计工作的客观环境、发挥社会执法部门的监督职能及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基本法律规范是当前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纵健 《投资与合作》2014,(9):201-201
会计信息是指利用会计专门的方法生成的反映会计主要财体务状况的数据资料.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真实的会计信息能够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信息使用者据之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当今会计信息造假的现象严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其治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我国打击会计造假行为的重要手段,在整顿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从目前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如何改进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从根本上遏制和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