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欢 《北方经贸》2012,(5):21-22
消费社会是一个被物所包围,并以物的大规模消费为特征的社会,大众在其中进行的是一种符号消费,借由以广告为媒介的传播力量,符号化消费影响着人们新的消费文化观。在这种无意识的虚假需求的簇拥下,大众变成了无理性的单向度的人。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有很多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众消费社会的研究.近年,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众消费社会进行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平野隆有关日本大众消费社会和零售业变迁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消费者行为以及中日超级市场的发展与大众消费社会的形成,进而探讨中国零售业的发展与大众消费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3.
王伟明 《中国广告》2005,(10):90-95
在当今消费社会中,广告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先导产业“,而且它作为一种消费文化,在媒介传播中呈现出视图的特征。目前.广告已成为日常生活叙事的一部分.出现在人们日常的思考和行动之中.人们在进行物质消费的同时,广告本身也作为一种文化被大众接受和消费.在传媒中广告叙事尤以图像化、审美化的方式来影响受众.并建构日常生活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4.
陈欣 《消费导刊》2011,(5):13-14
波德里亚在其名著《消费社会》一书中,运用符号学的方法,从消费、大众媒体、符号编码等方面对消费社会进行深刻剖析,沿此脉络,本文对其思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述,指出消费社会的运作逻辑。以及消费个体存在的特殊方式,并对构建新型消费理念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吴亮 《商业时代》2012,(22):141-143
现代社会加速了语言学、符号学与消费文化的结合。商品在消费过程中成为人们自我认同、表达社会认同的工具,它的能指和所指在社会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变化,并逐渐被约定俗成,成为规范语言。消费符号语言化是双向循环的过程,体现出文化消费水平、社会阶层的差异,反映了大众的语言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广告传播与消费观念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广告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刺激大众进行消费,是传播消费文化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增长下,广告传播的消费理念不能过于追求物质化,不能将消费文化异化,需要理性审视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不能过于追求享乐主义,要将综合性的社会文化传播出去,树立正确端正的消费心态,不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扭曲社会消费观念。社会经济飞速增长后消费不断地递增,广告得以诞生,广告传媒将全新的消费方式、消费理念传播给大众,使社会的公民被新奇的商品信息所吸引。广告的发展促进了大众消费,让消费者更加追求物质享受,而忽略了商品实际的价值,本文将重点将这两者的关系影响进行说明,分析广告与消费主义的关系、广告推动消费的现实作用,让更多的人认清广告的真实性,避免过度消费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社会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7.
消费社会中,大众消费倾向于"浪费、消耗、耗尽",人被丰盛的物包围,受消费的掌控,构成对传统的生产社会强调节制与节约的挑战。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的转化、大众传媒主宰消费社会的事实、文化消费从被动观看到主动参与的转换以及身体参与消费全过程业已成为消费转向有力的佐证。随之而来的弊端也在逐渐放大,因此消费社会中如何做到主体性的数字化生存始终是无法绕开的难题。而文章通过分析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种种消费转向,并不是要拒绝数字文明产生的巨大波动,而是表达对数字万能主义及其殖民生活的一种担忧,确立理性的应对态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体育消费逐渐被凸显出来,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对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的改变以及未来大众体育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体育老师,应该全面了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影响其体育消费的因素,从而为合理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9.
史红涛 《广告大观》2007,(4S):57-59
进入2006年以来,随着进口车配额被取消,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进口车和自主品牌汽车带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两年增速放缓之后又重新火了起来。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稳居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之一,中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许泸静 《商》2014,(11):101-10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们在速食生活中总是很容易忽略生活原有的品质,于是,针对大众消费过剩带来大量浪费的社会现实,无印良品这一品牌从日常角度入手,倡导一种自然朴素、单纯简约化的生活态度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式,向大众灌输生活方式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体育消费的内部结构及市场经济规律在体育消费中的问题,指出大众体育消费行为主要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构成,家庭体育消费将是大众体育消费合理化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刘昊 《商》2014,(8):64-6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渐频繁而工具化,现代礼仪规范日渐成熟。但是在逐渐为大众所接受的礼仪规范中,表面上有人人平等、尊重女性的原则,但规范之中暗藏着性别消费的现象。本文旨在说明现代礼仪中的性别消费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以展示自我形象和追求他人认同的社会性消费行为与日俱增,表现为奢侈消费、炫耀消费、面子消费等形式,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性影响。然而社会大众对此评价争议较多,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本文通过网络评帖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大众对社会性消费行为的评价机制,发现消费义务是大众评价的主要关注点,消费者应多履行社会义务以提高自身消费行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家绿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消费是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存质量的结果,绿色消费是一种大众消费,而不是精英消费,如果绿色消费仅限于社会中的少数有钱阶层,那么绿色消费充其量只是一种贵族生活,而不能成为一种社会潮流,目前存在着绿色消费的贵族化现象,是发展中国家消费演化的特征,或者说绿色消费在发展中国家的具体体现,本文既以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消费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中国家绿色消费的一些规律性。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渐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作为学生群体,其经济来源单一,但是大学生的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6.
危机从本质上来说是改变的过程,就是以前畅行的东西受到挑战,危机中孕育着社会心理的新变化。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导致了美国社会30多年的超前消费热潮。无庸置疑,本次危机正在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态度,零售企业应密切关注我国大众消费心理变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7.
范贞  崔连珍 《北方经贸》2009,(3):121-122
中国的中产阶层虽然形成时间短,但是其在社会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却不容忽视。中产阶层的旅游消费品位对大众的旅游消费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并以此作为标注个人身份的标签。但其在消费过程中重视品牌的炫耀性消费并由此产生的社会区隔化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孟洋 《广告大观》2005,(10):153-155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媒介消费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媒介市场细分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被称为大众媒体的电视媒介,同样面临着受众分化和市场细分的必然要求,媒体的专业化浪潮和个性化定位就是媒介市场细分的明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影响大众体育消费的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众体育消费的现状、消费特征和影响大众体育消费的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众体育消费意识欠缺,消费水平不高,消费结构单一。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收入水平等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行业,旅游业被看作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龙头,而体育旅游则被认为是大众消费的新热点,它的兴起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分析了我国体育旅游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