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本研究针对47家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实施调研,运用7点Likert量表问卷获取第一手数据,通过因子分析、信度分析、聚类分析和Scheffe多重比较分析等统计方法,部分证实了“跨国公司R&D机构职能定位因R&D投资动机不同而存在差异”、“跨国公司R&D技术外溢渠道因R&D机构职能定位不同而存在差异”等两项研究假设。揭示出“全球技术型”R&D机构倾向于与本土机构开展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型”R&D机构开展技术交流的意愿较低,“市场导向型”R&D机构对研发成本不敏感等检验结论,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新型工业化及R&D促进政策分析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R&D促进政策及其与新型工业化的协同问题 ,并主要从优化R&D投资结构、制订有效的激励及约束政策促进R&D协作以及设立专门机构促进信息交流与共享这三方面研究了新型工业化条件下R&D促进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R&D(研究与开发)是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生存发展的前提、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国外企业都将其视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我国企业R&D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真正起步,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R&D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企业R&D的能力还相当薄弱,远远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井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增强我国企业R&D实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必须对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及其规制进行研究,这是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和国有企业改革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目前,在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中自发形成的新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因产权一元结构而控制权相对分散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不到位、控制不力和管理系统不匹配等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改制的经验和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模式”的混合公司治理结构的新理论,并对混合公司治理结构在资源配置与绩效的产生及评价方面进行了数理模型分析,以期对国有大型企业深入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制度规范,使之走出制度障碍,在相互支撑的基础上实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整体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企业内生动力角度,从公司财务信息及高管的内部特征方面实证研究了新能源上市公司R&D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具有政治、金融背景的高管及良好商业信用等企业内生因素有助于缓解新能源上市公司R&D融资约束。而承担过多的社会责任会导致R&D融资约束加重。同时,高管政治、金融背景与商业信用的交互效应将有助于缓解新能源上市公司R&D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6.
公司股权的"市场结构"类型与股东治理行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公司股东的治理行为与公司股权结构的类型密切相关。已有的文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没有在合理界定公司股权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股东治理行为与作用。鉴于此,本文借用产业组织学中的“市场结构”的概念,结合公司股东持有股份的结构特征,对公司股权“市场结构”的类型加以界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公司股东治理行为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不同公司股权“市场结构”下的股东治理行为;最后,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应选择何种类型的股权“市场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深化企业改革 ,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突破企业产权制度障碍 ,建立明晰的企业产权制度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经营与管理基础 ,促进现代企业发展。公司治理结构包涵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治理结构两大方面 ,其核心都与企业产权密切联系 ,产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主线与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认为 ,“产权是市场竞争的权利机制”。西方经济学家科斯、菲吕博腾、鲁宾逊、阿尔钦等人提出并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产权制度理论 ,认为产权是在国家强制实施下保证人们对资产拥有权威的制度形式 ,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人们对资产拥有权威的社会强制机制 ,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199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采用面板门限方法,研究外部融资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呈现“U”型趋势;长期负债占比、大股东持比、前十大股东(不含大股东)持比虽然不存在门限效用,但均与R&D投入呈显著线性关系。其中,长期负债占比、大股东持比与R&D投入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不含大股东)持比则与R&D投入呈正相关。因此,企业应当灵活使用外部融资方式,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通过提高R&D投入来推动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我国 2008 ~ 2016 年 5052 家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创新体系 NIS 和省级创新体系PIS 对企业R&D 投入的影响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企业R&D 投入的影响, 结果显示: 当期的国家创新体系NIS 和省级创新体系PIS 对滞后一期的上市公司企业R&D 投入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省级创新体系PIS 对企业R&D 投入的影响要显著强于国家创新体系 NIS, 即就企业创新而言, 省级创新体系PIS 的影响要优于国家创新体系 NIS。 更为重要的是, 国家创新体系NIS 和省级创新体系PIS 对企业R&D 的影响具有互补效应。 这一结果表明, 中央及各省政府应该着力提升国家和省级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基于企业治理模式转换的职业经理人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经理人的变迁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探索并描述这一规律是企业家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资产的专有专用性及企业治理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清晰地得到这样一个规律:职业经理人的变迁是随着人力资本的专有专用性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企业治理模式的不断演化而进行的。即由基于传统企业及其单边治理模式的“寄生型职业经理人”,到基于现代企业及其共同治理模式的“派生型职业经理人”,再到基于新经济时代高科技企业及其治理模式的“独立主导型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与作用在其升级转换中发生着显著的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创业活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然而,创业型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很难在市场上长久的生存下去。究其原因,创业型企业在融资、产销、市场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同时,创业型企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着其内部治理结构也存在着较强的特殊性。文章通过对上海的11家创业型企业的调查研究。从企业的控制权、股权安排、员工激励、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五个方面对创业型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创业型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特点,为我国的创业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对燃气行业中的国有独资及国有控股两种国家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进行了问题分析和对策研究,认为中国燃气行业应从从政企分离,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方面进行公司治理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2003年的评价样本,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CGI^NK)及其所涉及的六个维度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治理指数对总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加权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性现金流量、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年度增长率、财务预警值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这表明拥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股本扩张能力、运营效率、成长能力,有助于增强财务弹性和财务安全性。公司治理中所涉及的控股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治理、监事会治理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拥有一套科学的决策制定机制与决策执行机制。而这将对公司业绩和公司价值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why firms differ in levels of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by 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heory of direct and interaction effects of top management team and board outsider composition on R&D intensity. The theory is tested in a longitudinal sample of technology‐intensive firms that completed a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 and board composition have direct and additive effects on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Also, monitoring by outsider directors does not constitute a universally effec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 with regard to a firm's R&D investment strategy. Firms opt for lower levels of R&D investment intensity when their outsider‐rich board interacts with a team of managers who have high levels of (1) firm tenure, (2) shared team‐specific experience, or (3)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When a firm's competitiveness relies on sustained R&D investments,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ese interaction effects and make adjustments to promote a healthy dialogue between managers and the board. Adjustments could be made to the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 (e.g., initiating management turnover to reduce firm tenure) or to the bundle of governance mechanisms (e.g., partially substituting board monitoring with other mechanism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基于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数据环境,有关高管薪酬的研究在近十几年来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由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限薪"浪潮,更是加深了公众对如何从公司治理层面强化企业高管薪酬治理的关注程度。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外关于公司治理机制与高管薪酬决定研究的最新成果,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为探索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文章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GI),包括了上市公司受到外部机构的审核意见、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机制、经理人员激励四个主要方面。通过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确实对企业价值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呈现出逐年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监管能力本质上是境外子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力问题。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能够为中国国有企业境外监管提供一个系统分析工具。控制环境要素方面,要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并完善境外高管的选聘、培训和激励机制;风险评估要素方面,要构建清晰的跨国经营战略控制风险,并构建多元化董事会结构提升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控制活动要素方面,要强调业务控制与财务控制并重,构建境外高管的权力制衡机制;信息与沟通要素方面,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全方位监控,实现境内外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监督要素方面,要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控制度执行,通过外部审计实现内控制度评价及优化,通过政府审计强化境外国有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已经迈入经济转型的新阶段,而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体制等历史原因,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管理过程中“政企不分”,现代企业制度浮于形式等问题,尤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一直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本世纪以来,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便屡屡出台,其中,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善国有企业治理体制,最终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研究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通过何种途径完善公司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witnessed substantial scholarly interest in corporate boards, yet little research has been devoted to boards of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IJVs). We combin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alliance governance literatures in order to study this important ex post governance mechanism for IJVs. We identify a fundamental tension inherent in IJVs, which arises from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is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influences the level of involvement by their boards.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 are hybrid organizational forms that can requir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to facilitate monitoring and coordinated adapt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xchange hazards. At the same time, the fact that IJVs operate in different host countries can make it efficient to delegate authority to local management for certain collaborations. In investigating the determinants of IJV board involvement, we therefore examine characteristics of IJVs that reflect this underlying tension. We conclude that board involvement reflects efficiency considerations in individual venture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provided by boards is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IJV governance.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20.
Taking a combination between agency theory and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we point out that directors' capital may have an effect on R&D strategies. A sample of both high-tech and low-tech industries for the period 2007–2011 is u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industry and the specific expertise on R&D intensive companies, board members with multiple directorships influence R&D corporate strategies. The resources acquired by directors through their experience and connections positively influence R&D intensity, but only if directors can carry out their monitoring activity adequately. This evidence implies a step forward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board of directors in corporate strategy, thus having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s, companies and regulators, which are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