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以来的中国楼市,国内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从2200元/平米上涨到6200元/平米,涨幅为182%。与之相对应,同期GDP增幅则达到475%,远远高于房价的平均涨幅。十年来,楼市经历了九次调控,可以说均以失败告终。在一个房价涨幅远小于GDP增幅的市场,政府为何屡屡祭出调控大旗,其用意何在呢?其实,房价的真正暴涨,是从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经营》2012,(4X):88-90
<正>10年时间,大城市的房价势如脱缰野马,把中国经济拉入泡沫泛滥的险境,同时把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窘境凸显出来,一大群城市居民眼睁睁看着房价绝尘而去,使安居化为梦想。这些例子俯拾即是。2002年,位于北京西直门的天兆家园推出市场,7500元可以购买1平米,买个100平米左右  相似文献   

3.
曾经,燕郊区域楼市的价格优势成为北京楼市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2007年,燕郊房价迅速窜升,部分楼盘直逼通州项目价格。2008年,某楼盘打出7.5折的"跳水"价,一时间,燕郊楼盘拉开价格回落的序幕,4500元/平米的均价还算是基本维持。2009年开春,燕郊楼市情况如何?据悉,2月14日,燕郊天洋城二期率先开盘,惊爆3580元/平米均价,此价格已经回落至该区域2008年时的水平。相应的购房者热力追捧。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两会”还能再像以前那样对房价问题吗?显然不能,尽管去年的“两会“把十大支柱产业中的房地产业剔除出去了,但其并未因此而受冷落。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可能渐趋冷淡,但二线城市及一些中小城市的房价却又成为了热议的问题——重蹈一线城市房价覆辙。三亚的房价年前一天就涨5000多元/平米,长沙的房价也可能从4000元/平米上涨到1万/平米左右……而百姓只能对现实徒叹奈何。  相似文献   

5.
面对浙江各城市房价不断攀升的现状 ,引发了人们对房价这一市民、开发商、政府、投资人最敏感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和探索。市场各方应正确认识房价涨跌的辩证观 ,处理好风险与收益 ,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关系 ,理性投资 ,适度消费 ,强化调控 ,促进房市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据安家新媒体监测,今年永清地区4月份房价相较1月份而言,上涨了千元左右,涨幅达25,19%。从北京周边城市的房价变化来看,永清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多年来,永清楼市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出镜率极低,似乎总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为何现在开始红火起来,到底是什么支撑了永清房价的一路飙升?甚至高达8000元/平米?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房地产调控和楼市走势进入关键期。自2011年"新国八条"实施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效果明显。但近期,房价呈现普涨态势,调控面临考验,楼市未来走势需谨慎应对。一、2011年以来楼市调控效果明显为有效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2011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调控力度,紧扣"扩保障供给"和"压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政府加大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已经历了四载调控高压之年。但是,房价依然高涨,人们的住房压力仍然很大,调控措施的效果乏善可陈。因此,通过分析调控效果,探究房价高涨的原因,以改变调控的思路,变"急治"为"缓治",运用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以真正达到调控政策的作用效果,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2012年我国不同城市房价变动走势: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升并且涨幅先降后升;二、三线城市持续快速上升和下降现象并存。造成城市房价变动分化的原因主要有:不同城市的居民收入、城市集聚力、房价基点、调控政策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本文提出政府应当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实现分类指导、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9年年底以来,一系列新政调控直指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尤其是4月份的"新国十条"更是被称为最有力的"调控组合拳"。新政出台后住房市场的成交量下滑  相似文献   

11.
现如今的中国社会,房价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涌进,城市住房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各大房地产公司看到了商机,在加大居民用房建设的同时也不断炒高房价,形成了现如今社会房地产领域的泡沫经济。为了有效的控制住房价格,中国政府出台了以下一系列的政策:2006年国家出台了第一个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时称"国六条";2010年出台了"国四条"以及"国十一条";2010年4月15日,前所未有的重磅政策:90平米以上购房首付3成,第二套执行首付5成利率1.1倍。从下午5点政策出现在各大网站,立刻影响到了北京房产交易市场。在有效或者微效的控制下,中国某些地区的房价确实得到了调控,同时也能够避免泡沫经济下金融危机的出现。但是其效果并不明显,房价由2000年到现在呈现波动的现象,但整体趋势是不断飙升,政府有关房价的政策对其的调节只在于防止房价继续泡沫化,但是现如今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现象依然十分严重,要想真正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合理的房价变动趋势是怎样的?这是一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它是我们进行房价调控的基础,也是未来确定调控方向、把握调控力度的客观依据。一、收入变动在趋势上决定房价走势以美国、英国、日本、爱尔兰、新西兰、香港地区为代表(见图1—图6),其长达40年左右的房价变化表现出以下规律: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反而远远高于其他各类物价指数的涨幅,房价调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房价调控的目标出发,针对以上情况,对房地产调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9年下半年以来,在度过金融危机期间的短暂低迷后,我国部分城市再次出现房价上涨过高、过快、投资投机性购房活跃等现象。为稳定市场,防范风险,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相关调控措施。新年伊始,我国房价调控的力度有增无减。当前来看,房价调控政策呈现出两个特点:即有"保"有"控",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房改新政”对商品房或市场房的调控目标,从以前的“抑制过快上涨”微调为“稳定房价”,并明确房价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谈到加强房价监管和调控时,特别提出要使房价“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黄烈佳 《商业时代》2006,(4):78-78,53
近年来,针对房地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国家连续出台了一系科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反而远远高于其他各类物价指数的涨幅,房价调控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房价调控的目标出发。针对以上情况,对房地产调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作保 《商》2013,(4):224-225
我国的房价问题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焦点问题。近10年来,我国的房价一路走高,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三个方面造成的。首先,我国当前处于一个“风险社会”中,人们缺乏安全感,各种风险影响着富裕阶层的投资和底层的购房动机。其次,针对购房者的单方调控取向及各项非实质性的调控措施,使得我国房价屡调屡高。最后,传统观念通过影响人的购房需求而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房价。  相似文献   

18.
调控     
词源:房地产落价拉低开工量 2011年末,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会议指出,自2010年4月份《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印发后,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相似文献   

19.
《商》2011,(4):20-21
<正>2011年的末尾,在成交惨淡的同时,楼市价格松动迹象愈发明显。近期,中央高层多次表明将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坚定决心。10月下旬,国内数个重量级开发商集体拉开房价下行序幕,部分楼盘价格降幅超20%;上海房企降价潮引领全国,紧接而来的是上百名老业主抗议示威、要求退房,甚至演变为"房闹";全国二手房市场急剧缩水,北京二手房中介共关闭门店约1000家左右……有关楼市的种种迹象似乎与讨论了很多次的房价拐点论结合在了一起。那么,房价是在假摔还是真摔?楼市拐点真的来临了吗?  相似文献   

20.
遏止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使房价保持合理价位是住房调控政策的重要目标。本文探究了房价"合理价位"的判定依据和计算方法,通过实证测算京沪等城市房价的"合理价位",可以看出一些地区的房价明显高于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住房调控政策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