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本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运用2010年全国2258个县域统计数据,从全国县域和东部、中部、西部县域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从全国县域的角度来看,县域区域经济发展每提高1%,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0.7737%的贡献,相邻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空间上的互动效应;从东部、中部、西部县域来看,东部地区县域区域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空间互动效应作用明显高于东部、中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制定区域性的相关政策,有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部、中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及城镇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吸纳;另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 ,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多的同时转移速度有所放慢。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的基础上 ,提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对策 :强化教育培训 ,提高素质 ,增强农村劳动力择业竞争能力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城乡互动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建立统一、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浮山县农村大批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现象,针对目前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山西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实质和存在问题,指出必须把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农村富余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有机结合,通过发展优质优势产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教育培训变劳动力资源为人力资本,才能适应产业发展、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典型经验和发展趋向分析研究,指出摸清资源底细,掌握需求信息,做到知己知彼,使雇佣双方信息科学沟通,达到双赢是劳动力转移的内在要求。提出把县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结合,加强劳动力综合素质培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服务组织作用,通过组织创新逐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灵活长效的运转机制等几点启示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自发流动以及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劳务输出,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既能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为县域经济积累资本,又能促进农村制度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更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辽宁省农村转移人口基本情况,以及对农业农村和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沈阳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对辽宁省14个市的182个村,共1788个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得到如下结论: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约占农村总人口的1/3,其中兼业型和非农型劳动力比例约为4:6;农村转移劳动力以男性为主,趋于年轻化,受教育程度普遍偏高;主要以低技能职业为主;兼业型的转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区是本乡镇,非农型的转移劳动力主要流向地区是省内城市;县域之间劳动力转移数量差异较大,县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转移劳动力比例较高。辽宁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县镇级城镇化的发展,加快了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同时也加剧了空心村现象。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实行有序的转移,进而达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的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8.
加快发展县域劳务经济的思路和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县域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了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政府在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仍较滞后,并存在着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培训和服务簿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体制和机制上的制约因素。因此,应进一步健全领导体系、服务体系、保险体系、网络体系和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做好新形势下的外派劳务工作,促进劳务经济成长为“回流经济”、建立及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  相似文献   

9.
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钟蔚祥,朱道聪,杨斌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律性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完善中,面临着劳动力的大流通、大转移。包括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就业和经济结构,又能推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关系楚雄市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为此,本文对楚雄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一直是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极其复杂。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之间的关系,探索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前,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可以给经济和社会效益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同时,劳动力转移问题严重影响了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稳定,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当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研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现状,了解造成内蒙古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并提出锡林郭勒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结构差异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稳定性说明有必要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上三角地区不同的经济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认为不同的紧急结构具有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机制,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结构特点采取不同的劳动力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边际生产率大于零时,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会减少农村总产出,增加城市总产出,而整个社会的总体经济效应为两者的代数和。文章通过模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城市和社会三者的经济影响,证明了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数量存在最佳值,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处于第一阶段,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增加,社会总体经济效应增加,所以应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的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已为学界和实际工作部门所认可 ,但就如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突破口在哪里 ,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只要抓住劳动力培训这一中心环节 ,就能大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农村劳动力转移 ,既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总规模的不断扩张提供了条件。研究表明 ,农村劳动力中的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越低 ,农村剩余劳动率越低 ,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越高。世界银行估计 ,1 980—1 997年…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当前和今后政府促进农民增收和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描之一。本文采用中国农村调研的第一手资料,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各个因素,并且特别关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投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稳定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持和推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鼓励公共投资和稳定农村土地产权的政策促进了农村地区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上述政策的稳定持续和进一步实施会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利用1993年到2012年的有关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仅不影响农村粮食产量,而且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对于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等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最后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湖北省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文章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劳动力转移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青壮年居多、大多为初中文化程度和主要流向省外的特点。该文进而研究了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并未对农业生产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针对湖北省农村劳动力现状,从提高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加大资本投入及通过高科技提高自然资源使用率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保障湖北省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富余劳动力洗脚上田向城市转移就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和无序转移,不但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城市管理上的不稳定因素,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加大培训教育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是重中之重;建立和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和建立适应劳动转移就业的运行机制,是推动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的关键所在;切实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进程,是缓解转移就业压力,消除不稳定因素的重要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保障机制,是确保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