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7年11月19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颂了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结果,中国工商银行正式获得企业年金基金法人受托机构资格,成为首批获得此项资格的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第一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获得业务许可.两年之后,等待已久的第二批资格公布.至此,共有10家商业银行参与到企业年金这块蛋糕的抢夺大战中,并且绝大部分拥有托管和账户管理两项资格.  相似文献   

3.
2007年11月20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名单,农业银行拿到了年金基金托管人的资格,成为全国58张年金牌照之一。总行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开展企业年金营销的各项工作,省分行也做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并按总行的要求进行了一次客户资源调查。但工作中明显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企业年金营销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很有必要深思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揣冒昧,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4.
以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以及地方社保机构和行业管理的企业年金向具备资格的专业机构移交为标志,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开始进入健康、规范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以信托为基础,有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四个角色,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有的企业出于风险考虑,或者为了平衡各管理机构的关系,也有管理机构资格分布等原因,形成了多种管理组合,如“全分拆”“2+2”(受托人和投资管理人+托管人和账户管理人)等,结果造成了受托和账户管理相分离。无论从国际惯例看,还是国内实际运作表明,受托和账户管理分离不利于提高企业年金管理效率,对企业年金基金受托和账户管理进行整合,采取“受托账管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更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年金管理的需要,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年金计划的管理与运营。  相似文献   

5.
吕文 《上海保险》2008,(1):61-61
日前,备受瞩目的第二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名单浮出水面,泰康养老、泰康资产分获受托、投资管理两项“牌照”,加上原来已获得的账户管理人资格,泰康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企业年金服务体系,较为完备的企业年金业务管理链条,为其建设“最具亲和力、最受市场青睐的大型保险金融服务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近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名单,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名列其中,成为首家获此资格的银行系基金公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保障》2008,(5):40-41
企业年金是现代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作为国内最早开展企业年金业务的金融机构之一,中国工商银行具备企业年金法人受托、账户管理、托管三项资格,其控股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具备投资管理资格,工行是少数拿到企业年金“全牌照”的机构。到2007年底,管理年金个人账户348万户,托管年金基金188亿元,账户管理和托管业务市场占比均超过50%。这些数字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市场作为——  相似文献   

8.
林若尘 《中国保险》2014,(10):33-35
从2004年企业年金制度建立,以及随后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牌照发放开始,中国的企业年金市场进入实际运营阶段,到目前经历了近十年的时间,随着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和实施办法出台,确立了企业年金国家政策支持、企业自主建立、市场运营管理、政府行政监管的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全国现有年金管理机构34家,共计57个资格,其中受托资格10个、账管资格17个、投管资格20个、托管资格10个。  相似文献   

9.
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质量和数量两个维度考察中国企业年金市场进入规制。质量规制目标明确,最低资质标准能够保证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底线质量,但受评审专家与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干扰,资格认定机制无法保证经营牌照发放给真正优秀的金融机构。资格认定机制也是数量规制措施,监管当局缺乏对企业年金市场合理市场结构的明确判断,政策的摇摆导致早期企业年金市场恶性价格竞争,未来垄断合谋的可能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
保险资讯     
《中国保险》2005,(7):4-5
保险外汇资金投资境外限定中国股,首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数量不超过40家,上海将对工伤保险试行浮动费率制,上半年全国保险业务平稳发展,全国45家保险公司联手签订承诺,……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我国开始推动企业年金制度;2007年,随着第二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的公布,企业年金市场开始形成一个银行、保险、证券及基金公司混业竞争的局面。2008年袭来的金融风暴会给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带来什么影响?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12.
合理税收企业年金的启动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翔 《中国保险》2005,(3):32-35
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作为“三支柱”养老制度中的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制的建立已经成为缓解基本养老制度支付压力的必然选择。为了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发展,2004年5月1日,我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开始实施,但是与金融机构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许多企业不是对企业年金的概念还不甚了解,就是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13.
李霞 《中国金融家》2005,(10):71-73
由于企业年金市场广阔,获得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资格,也将为自身的发展增加更多的胜算,对此,金融机构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最终优胜者会是谁呢?这是从去年4月《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公布以来,大家一直在猜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8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昭示着市场关注的企业年金基金入市正式启动。如同任何一个金融市场一样,目前的中国企业年金市场无疑还处于市场的培育期。对于市场各个参与方来说, 在这一阶段最为关键的职责和任务,还应当是共同构建整个市场运作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条件,建立良好的年金治理结构,赢得公众和企业的信任,进而为下一阶段更多资金的流入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打开互联网,在google上输入“企业年金”进行搜索,瞬间近百万条有关企业年金的查询结果跃入眼帘。随着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有关工作的启动,企业年金又成了业界和传媒的热门话题。而在记者的采访中,无论是企业员工、还是普通市民,当被问及“企业年金”时,绝大多数人都是一脸茫然。对企业年金表现出的一头“冷”一头“热”, 折射出其启动和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企业年金对企业和员工意义何在?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和障碍?企业年金离我们有多远?等等问题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6.
《云南金融》2009,(11):58-58
2009年9月,由招商银行主办的“煤炭行业‘金色人生’企业年金业务交流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并与国内多家知名煤炭企业与其他企业,共商养老大计,对企业年金制度在建立、发展当中的问题、经验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当地社保监管机构、地方国资委和行业管理机构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金是指以员工薪酬为基础,个人和企业分别按比例提取一定金额统放在个人账户下,由金融机构托管,并指定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2004年5月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规定,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年金业务是指按照国家劳社部有关办法规定.具备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格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企业年金基金受托、账户管理、投资管理和托管等金融服务。我行在2007年已取得托管人资格。  相似文献   

19.
《云南金融》2011,(4):16-17
2011年2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为了解决在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服务标准不一、收费过低等问题,制定了企业年金基金基本服务和收费标准。同时,要求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共同遵守执行,并作为基金管理合同备案的审查内容。多家相关机构已经签署一份名为《企业年金基金基本服务和收费标准行业自律公约》的文件,并于2月中旬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20.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签发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及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签发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前,企业年金已形成了不同机构经办、多种方式运作的格局。《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中,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信托管理模式及其实现方式,标志着企业年金进入了信托管理时代。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