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元杂剧中,有大量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出现。这些女性形象涉及范围极广,从最下层的妓女、平民到上层社会中的官宦小姐、宫廷后妃等等。本文将按身份地位的不同对元杂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分析,并对元杂剧女性形象审美意蕴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元代科举制度对元杂剧分期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元杂剧分期,学术界代表性观点是“三期说”和“两期说”。研究者都认为:元代科举制度的停止与复兴对元杂剧的繁荣、衰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元杂剧繁荣与衰落的分期界线,以重开科举的元仁宗延桔年间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青楼女子的风貌。本文着重论述了元杂剧中青楼女子形象的差异性,并从社会历史和元代文人爱情理想方面寻找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元杂剧有同场同处不同语境的“背供”和同场不同处不同语境的“背供”两种主要形式 ;这种“背供”意味着剧场交流语境和舞台演述时空的自然转换 ,是使元杂剧成为无“墙”之戏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代,演剧是生日庆祝的重要内容,生日演剧作为一种习俗逐渐流传开来。生日演剧可以细分为婴儿出生演剧、成人生日演剧、老人寿诞演剧及祖先阴寿演剧。这一风俗促进了一种特殊的剧目——神仙庆寿剧的繁荣,此外,生日上也会演出元杂剧及当时流行的剧作,但内容须以喜庆为主,不宜点悲伤凄惨或带有杀伐内容的剧目。生日演剧使得戏曲形式体制更为多元,扩大了戏曲在观众中的影响,也促进了戏曲审美趣味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由于中国历史上传统梦文化影响以及当时现实、人们的尚奇传统、戏剧的娱乐功能等多方面的原因,元杂剧出现了一大批涉梦作品。据其在杂剧中的功能可把其分为预示型、托梦型、转换时空型、点明主题型、度脱型、日思夜梦型等类型。它们对后世戏剧中涉梦作品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元杂剧作家以明确显现的喜剧观和审美评价,成功地运用了夸张得奇,率意纠缠,巧误生辉,戏弄得趣等喜剧艺术技巧,创造出了光彩照人、风格各异的喜剧美。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中的梦,其作用可粗略地分为四种:一是显示前情,二是预示下文,三是推动情节,四是反映人物内心。梦丰富了杂剧的表现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元杂剧套曲是从联章体歌曲、大曲、缠令等戏曲形式发展而来。其一本四套是从宋杂剧继承过来的。其"散—慢—中—快—慢"的曲式特点也与大曲、缠令、诸宫调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元代最突出的文学样式,元杂剧内容涉猎广泛,文本曲词精妙.而爱情这一主题,更是通过曲文中生动的景物描写而焕发出别样的韵味,对推动故事情节、丰满人物形象,点明主题思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华戏曲剧目自古以来累积数目达到万种以上,而将剧目资料介绍出来,连缀于剧目创作的历史进程之中,使我们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一点很重要。作为戏剧黄金时代的代表元杂剧和人文思潮涌动时代不断演进的明传奇,二者不仅成为了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的两大高峰,并且二者的发展变化也在许多剧目演变的过程中留下了印记。本文分别选取元杂剧和明传奇兴盛时期的两部同题材戏曲作品——无名氏的《冻苏秦衣锦还乡》杂剧和《金印记》传奇作比较,探讨这两部剧作的题材内容、艺术表现形式、本事来源、作家思想创作宗旨以及文化历史背景等等,并将浅较二者。  相似文献   

12.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类型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轨迹。经过研究,认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轨迹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过渡于汉魏小说、唐传奇,积累于宋元话本、元杂剧,最后成熟于明清时期;同时,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试图论述英雄传奇小说在明清成熟时期之前的生成轨迹及其在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他代隐逸文学相比,其内容格调已有明显不同.它以宗教为载体,最大限度地融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人的生存状况等于一体,集中展示了处于文化传统熏陶与特定的历史断层夹缝中各阶层民众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及由此体现的元代文人特有且必然的人生价值观念与最终抉择.  相似文献   

14.
"秋胡戏妻"故事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反映了文人的不同心态.在汉代是以倡导孝义的谏书存在;魏晋时期是文人矛盾心态的产物;唐宋时期,既是规范妇德的教本,也体现了闺怨的思想;元杂剧创造了富于个性的女性形象罗梅英:个性泼辣,语言锋利而幽默,影响较大,反映了文人的进步心态;明代则体现了传统妇德的再次回归.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校学生的特殊群体,特殊学生已经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之一。研究特殊学生的外在表现,分析特殊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形成因素,寻求解决特殊学生心理问题和行为表象的方式方法,把握解决特殊学生问题的关键,从而逐步完善对特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功效、配方或特殊生产工艺,针对特殊消费人群的特殊食品市场迅速增长。但这些特殊食品是否具有功效,是否存在副作用等都还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如何定义特殊食品侵权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特殊食品侵权的认定,就是要在界定特殊食品及其缺陷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探讨特殊食品缺陷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以期为我国构建更为完善的缺陷食品侵权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7.
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习和就业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财经类高职特殊学生管理尤其具有特殊性。本文对特殊学生群体进行了分类分析,分别探究了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习管理策略和就业管理策略,解决特殊学生群体的难题,真正实现高职教育让人人成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陈静 《中国科技投资》2013,(11):214-216
由于子女自身的特殊性,特殊儿童的家长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和物质压力,关注特殊儿童家长的需求,加强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扶持变得日益重要。美国在制定关于特殊儿童保障政策中,给予家长政策参与的权利,财政上给予资助,学校和社区也积极投入对特殊儿童家长的扶持中,大大缓解了特殊儿童家长由于照顾残疾子女所产生的压力,使家长在家庭中更能给予子女足够的支持,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国有企业的性质、制度性矛盾与法人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企业具有营利性和社会性两重性质。与此相联系,国有企业不仅具有营利职能,而且具有克服市场失灵和弥合市场功能缺陷以及服务于其他重要政策目标所必不可少的特殊的社会职能。国有企业这种特殊职能的存在,决定了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面对现实的选择就应当是给予那些存在于重要行业和领域的负有特殊社会功能的国有企业特殊的法人地位,并将其纳入特殊企业的运行轨道,并制定一些特殊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其特殊的行为和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及高校招生改革的加速,高校出现了一些特殊大学生群体。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正在成为大学教育中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问题。同时,解决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问题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研究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掌握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表现,解决特殊群体的思想行为问题,从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指导,进而培育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高校学生思想工作实效性,促进其健康成材和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