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暨2007年亚洲银行竞争力报告发布仪式”于2007年11月24日在北京威斯汀大酒店举行。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监事长胡怀邦、中国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等监管官员和金融机构高管莅临现场,新加坡、香港等亚洲国家及地区的金融监管官员和商业银行高管也作为特别嘉宾出席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2007年9月,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召开。这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十年前,金融危机席卷亚洲,而十年后,亚洲经济已经复苏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亚洲金融论坛上,尽管亚洲  相似文献   

3.
RCEP包含的投融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开放等条款顺应了地区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也为深化后疫情时代的亚洲金融合作提供了动力亚洲区域合作长期坚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合作架构,金融领域亦是如此。《清迈倡议》及其多边化是亚洲金融合作的重要标志,但与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比明显滞后。2020年11月15日,亚洲国家在5个“东盟+1”自贸协定基础上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所属上海市银行博物馆精品成功赴港展览。"从钱庄到现代银行"展览开幕仪式在香港历史博物馆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建清、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孙持平等出席了开幕仪式。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工银亚洲有关负责人、香港本地官员、商界、  相似文献   

5.
随着亚洲经济实力的增长,亚洲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日渐凸显.汇丰银行亚太区主席戴维·埃尔登认为,在未来数十年,亚洲很可能出现多个可与欧美同业媲美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6.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亚洲国家为实现利益最大化,着力打造亚洲金融峰会平台,改善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扩大亚洲国家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规模,完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效运行机制,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亚洲国家的汇率合作,使金融合作的模式趋于多样化。本文认为进一步深化亚洲地区的金融合作,可从着力打造亚洲金融峰会平台,努力改善亚洲开发银行的治理结构,不断扩大亚洲国家双边和多边货币互换规模,继续完善区域外汇储备库有效运行机制,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的发展,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汇率合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一场谁能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正在亚洲六大商业中心新加坡、东京、首尔、孟买、上海和香港特区之间激烈地进行着,此外,悉尼也想横插一足. 虽然亚洲的经济实力在不断攀升,但目前亚洲地区乃至加上大洋洲在内的亚太地区尚缺乏一个能与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抗衡的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8.
厉诗 《国际融资》2008,(6):59-61
众所周知,信贷紧缩导致2008年第一季度亚洲市场不稳定性增加,大宗并购交易暂缓。但是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的一份题为《寻求亚洲增长:指引航程》(Going for growth in Asia:navigating the way)的报告却显示,亚洲金融服务业不惧信贷紧缩,反而在逆势中急流勇进,并购活动达空前水平,部分调查数据显示,甚至这次的信贷危机可能反而会增加亚洲的并购量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20~22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携手合办的第三届亚洲金融论坛在香港举行。记者连续参加了三届论坛,第一届探索亚洲新机会以及区域的稳定,2009年关注改变亚洲面貌。如果用简短的词来概括本次论坛主要色调的话,那么应当是希望与务实,与金融危机爆发不久的上届论坛所呈现的凝重与求索明显不同。本届论坛共吸引了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超过1500名金融界人士和商界领袖,其中超过一半来自香港以外地区。亚洲金融论坛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员、银行家、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商界领袖、大型企业领袖以及其他金融业精英不肯错过的盛会。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环球经济新局面:亚洲新角色。论坛关注的热点金融议题包括金融市场的复苏、亚洲各国于新经济秩序下的角色、全球投资机遇、各国针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以及金融改革和法规调整的影响等。论坛还探讨了全球投资者、碳金融及亚洲基建融资等议题。  相似文献   

10.
《国际融资》2008,(2):23
在2007年12月11日,IFC在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布<2007年亚洲碳排放-亚洲投资基金的碳印记>报告.此项调研报告由世界银行集团成员IFC出资,环保研究机构Trucost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