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5·12汶川地震给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难过后,国家迅速筹措各方资金投入应急救灾、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赈灾筹资渠道应以国家财政角度、金融信贷角度、社会捐赠三方面为主,对赈灾资金筹措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完善管理办法。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并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各种筹资渠道在不同时期的主辅关系和作用,从而适时调整赈灾资金筹措策略和重点,实现赈灾资金筹措与需求的合理匹配。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成本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不论是中央财政出资、地方对口支援、社会捐款,还是民间资金参与、银行资金介入,对国民经济都会有较大的冲击。不同来源的资金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应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兼收并蓄,拓宽资金渠道,优化资金结构。本文对灾后重建不同来源资金的机会成本进行比较与分析,提出优化灾后重建资金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物资与资金融通体系的构建是地震灾后重建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国际金融危机的恶化和蔓延使灾区物资与资金融通体系的重构雪上加霜.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和灾区物资与资金融通的相互关系,探讨了重构灾区物资与资金融通体系的具体思路,并论证了政府和市场在灾后重建中的角色定位,以便保障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我国四川省地震的救助工作转入灾后重建阶段的实际需要,广泛地收集、整理和总结了澳大利亚紧急情况管理局灾后(包括地震)重建的一些做法,包括:重建计划的制订、重建的管理、基础设施的重建、重建的工作标准,并用昆士兰州遭受LARRY台风袭击的实际案例,介绍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赈灾领导小组的一些做法,供我国四川省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重大自然灾害救助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资金的筹集是需要率先解决的基础性工作。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灾害重建资金筹集经验及技术的基础上,从筹资渠道、筹资方式以及渠道与方式的结合等方面论述了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的筹集。  相似文献   

6.
8月I2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对外全文公布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重建规划”),向国内外征求意见和建议。“重建规划”指出,灾区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尤其使四川面临着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严峻考验。资金来源对于灾后的重建是关键问题。财政资金、对口支援、国内外援助等资金筹措渠道固然重要,但灾区的未来发展不能光靠扶助。本文在阐述了上述筹资方式的基础上,基于多种筹资方式互补的思想,对灾后资金的特点、优劣势及其灾后重建的适用性进行了再思考,进一步探究灾区筹资方式的多样化与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既涉及到技术是否先进又关系到经济优化问题.文章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最新颁发的国家标准及规定,从资金筹措融资创新、"概念设计"科学选址以及震损评估分类治理等方面对其技术经济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资金优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项历时长久、耗资巨大的工程。重建资金的不同来源和构成会以不同的方式对经济产生影响,不同的筹资方式对经济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会有所不同。各种渠道的资金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应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拓宽资金渠道,优化资金结构。文章内容主要包括:重建资金的来源途径,不同来源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构成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四川省的人力资源质量,推动灾后重建于四川省的可持续发展,本课题组2010年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灾后重建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于四川省人力资源的数量影响很小,但是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受访者目前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慢性症状,目前的技能培训、文化素质不能满足灾后重建的需要。从心理开发、技能开发、经费筹措等方面对灾后重建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