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民生态伦理意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人与自然关系认知的发展,我国农民的生态伦理观念经历了由朴素生态伦理意识到工业文明时代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时代生态伦理意识的转变.农民生态伦理意识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植农民生态伦理意识,必须根据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通过生态伦理教育、生态伦理法制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倡导生态消费,促进其形成和巩固.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解决贫困问题与民族问题的需要。生态伦理观与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生态伦理观为民族地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提供借鉴;生态伦理的"公平原则"是实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原则;可持续发展观蕴涵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精神。我国民族地区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运用生态伦理理念构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的生态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生态补偿,是以生态价值补偿、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基础.森林旅游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对其进行生态补偿,并通过生态伦理规范的约束,达到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同时,构建生态伦理与实施生态补偿,也是森林旅游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构建和谐旅游,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今经济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从当代生态伦理视角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理论建构,探求"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价值,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文化所包含沉淀的宗教意识里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的建立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建立系统的生态伦理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人口膨胀,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严重消耗等生态问题直接影响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把生态伦理教育作为其主要内容,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优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对造福人类、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婕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110-111
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对生态休闲的伦理属性作了思考,生态休闲的可持续发展呼唤着新的生态伦理观念,生态伦理道德观为生态休闲的良性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也是一种道德伦理经济,企业营销必须在一定的伦理规范下才能顺利取得既定目标。随着生态文明的来临,生态脆弱性越来越严重,生态政策约束性越来越紧,消费者生态消费意识渐浓,生态产品与生态技术价值日益凸显,企业营销必须适应这种生态发展趋势,严格遵循相应的生态伦理,主动开展生态化营销,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生态环境约束的内涵式突破,才能实现"天人合一"的有序发展,才能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形象,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得以优胜。  相似文献   

9.
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晓敏 《商》2013,(19):368-368
农村作为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化,能够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从生态文化概念入手,强调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策略,旨在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的实现,不仅要求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需要通过生态人格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风尚和习惯。作为以自然山水风光著称的旅游城市,桂林旅游业乃至整个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是其生态环境状况。因此,建设生态桂林,培育人们的生态人格,是桂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桂林生态人格教育要求实行政府生态责任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企业、农民的生态责任;培养"校园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培育各个社区和家庭成员的生态人格。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对生态伦理与绿色物流进行了阐述,说明生态伦理是绿色物流的伦理基础,同时表明企业家对绿色物流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绿色物流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最后论述了企业家生态伦理对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影响,表明企业家伦理对绿色物流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庄艳 《商业科技》2008,(17):93-94
倡导生态伦理,履行生态伦理规范,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认真分析企业生态伦理价值蕴含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庄艳 《商场现代化》2008,(17):93-94
倡导生态伦理,履行生态伦理规范,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认真分析企业生态伦理价值蕴含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生态文明,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生态伦理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它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性的生态伦理理念,凸显了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核心恿想。生态伦理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合理的理论和哲学基础,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探析低碳经济的生态伦理意蕴,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滕玮峰 《江苏商论》2011,(1):152-154
游客生态消费行为是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在分析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杭州西湖景区实施免费准入价格体系的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认为低价有利于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并促进其生态消费行为.希望文章能对相关部门的景区门票定价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造成长期以来农村环保问题一片空白。在新一轮的农村经济改革中,生态问题必须加以重视,而搞好农村生态的关键又在于生态伦理建设。本文从我国农村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论述生态伦理建设是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留下绿色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的存在对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化建设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困扰我国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生态化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生态意识淡薄,市场绿色消费不足,政府生态管理缺位等。应从强化企业生态意识,实行清洁生产;树立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加强政府立法执法工作,强化生态管理职能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旅游微型企业走上生态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生态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现阶段,我国具有发展生态经济的基本条件和实践基础,但在认知、技术、制度、理论体系等方面也面临诸多困境.要全面推动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使生态经济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还需要社会各界克服多方面障碍,多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要大力提升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大力发展生态科技、消除发展生态经济的制度障碍、完善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对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是对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从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出发,提出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20.
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理工科大学生迫切需要进行工程伦理教育,以掌握对现代工程活动进行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基本规则。这一方面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分析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