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3,(26):118-119
这又是一篇写于2007年的文章,但现在看来依然有点意思。于是今天也把它列入“温故知新”的范畴,继前不久重新发表《谁能拯救南京菲亚特》一样再发表一下——  相似文献   

2.
每每看到单位院里的那辆银灰色派力奥,我总会想到那时的南京菲亚特,而不是已经二度国产三年的广汽菲亚特按说,广汽菲亚特的印象应该强于南京菲亚特的再度国产三年了,在北京街头,很难见到广汽菲亚特的产品,偶尔有,也是零星的进口车。  相似文献   

3.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4,(36):110-112
如今在南京街头要想看到当年南京菲亚特生产的车还真的挺难。但是我在上周末的一个中午,却与当年南京菲亚特中方的主要领导和高管共进了午餐。他们中有茅晓鸣、薛翔、景伯青、罗梅、郑晓俐、顾民、殷世银等。他们中既有南京菲亚特鼎盛时期的中方总经理、副总经理、商务总监,也有市场部长、公关经理等等。我想当年即使是南京菲亚特高管们研究工作也不一定每次都能来得这么齐整吧。啊,全是老朋友。  相似文献   

4.
大虫 《董事会》2005,(12):74-77
景伯青,现任南京菲亚特销售总监。此前这个位置被称为南京菲亚特商务部总经理。景伯青担任此职之前是一个叫叶良侠的人担任,时间只有半年多一点。在叶良侠之前担任此职务的则是孙勇,时间虽不足一年,但孙勇的名气之大“汽车人都知道”。不过了解南京菲亚特的人也都知道,在孙勇担任此职务之前,这个职务就是由景伯青担任。今天景伯青“重操旧业”,这也是中国汽车界罕见的一例。  相似文献   

5.
我从心里讨厌“菲亚特”、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让意大利汽车制造业骄傲的“菲亚特”、具体地说是笨重的深蓝色的“菲亚特-1400”。1962年,当时我在真理报工作,按照上级指示.我被派往意大利从事间谍工作一从第一天起我就不喜欢它.这真是一部令人震惊的汽车,当作非常小心陪动离合器时、它也会像青蛙似的一跃.向前滑出几十米,此外,1400的汽油用量也不符合任何标准、它的脚闸也不好用:当你踩下陷在汽车里的脚蹬时,车轮不情愿地继续向前滑。我吃尽了“菲亚特”1400的苦头。有几次差点发生交通事故。车闸坏了,马达破旧,后裆也打不开。…  相似文献   

6.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3,(24):119-119
谁能想到一切来得这么快。南京菲亚特最后的公关部成员蒋为国、朱宁恐怕自己都难以置信,此前向媒体费尽所有的口舌,都被”分手”的事实给击穿了。究竟是谁让曾有一段辉煌的南京菲亚特走向尴尬,直至消失。是谁断送了南京菲亚特?最终的答案只有一个:是市场决定了南京菲弧特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高层动荡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面对现在的商京菲亚特,固执而并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外资全面掌权的南京菲亚特,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始终无法水乳交融的南京菲亚特,我们不禁要问:中国“家轿王”,你何时才能否极泰来?  相似文献   

8.
刚刚走马上任南京菲亚特商务总监1个月时间的段建军向记者展示了菲亚特在2007年上海车展的大手笔。亚洲“首演”的Linea、继日内瓦车展首次亮相后全球路演第一站——上海车  相似文献   

9.
在采写过程中,常有通讯员诉苦:“我上个月写了十多篇稿子,到现在还没有发,都没有积极性了……”。我为这些通讯员感到担心。几篇稿件没有发表,就没有信心再写了,有没有思考自己写的稿子是否对路?质量如何?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汽车与社会》2012,(21):10-10
马尔乔内 菲亚特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了中国,但是以失败告终。这全是我们菲亚特自己犯下的错误。当时。我们试图用落后的平台、技术和车型进入中国市场,我们当时完全没有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预期和需求,也没有洞察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快速变化。我们汲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在今天(6月28日)菲翔下线所在的长沙工厂中,我们要解决掉上次出现的所有问题,菲亚特绝不允许重复在南京犯下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汪涛 《汽车观察》2012,(3):42-45
按照菲亚特CEO马尔乔内公布的“复兴计划”,到2014年菲亚特一克莱斯勒全球销量总和将达到550万辆~6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将占50万辆。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是广汽成为菲亚特一克莱斯勒联盟非你莫属的对象,而是整个中国市场成为其摆脱尴尬局面的唯一选择。对广汽菲亚特而言,最重要的仍是引入一款能够真正打动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这才是菲亚特在华能够重返主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仲继银 《董事会》2010,(10):94-96
安杰利家族一贯秉持其“绝不让菲亚特落入他人之手”的信念。乔万尼一世的座右铭是:把我的事业延续下去,保护好遗产,挑选合适的人,率领家族进入下一代。吉安尼一向推崇意大利家族资本主义思想,喜欢把“资本主义始于家庭”这句话挂在嘴边。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成立的广汽菲亚特,对消费者而言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之前南京菲亚特的折戟并未让菲亚特对中国失去信心,通过与广汽的合资卷土重来,目前已推出菲亚特500、菲翔、菲悦、博悦等产品。与其他众多合资品牌相比,尽管菲亚特是"迟到者",但对市场的把握和营销新趋势的理解却并未迟到,在数字营销方面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广汽菲亚特销售部高级副总监李晓非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社会》2011,(21):12-12
菲亚特500,通常我们称作“小老鼠”,Topolino是意大利语米老鼠的意思,是菲亚特在1936—1955年间生产的车型。  相似文献   

15.
凡缺乏幽默感的民族,倾向于偏激。写这标题的时候,我觉得它太直白,不幽默。可是在林语堂论述过“幽默”之后,在许多人发表了许多关于幽默的一般看法之后,我想不出更好的标题来表达我的看法。我在完成了《健全的理性》和《偏激》之后再写这一篇文章,当作是对偏激的解毒剂。同时,作为对以往智者们就幽默问题发表过的看法的支持,这一标题也确实意味着,凡缺乏幽默感的民族,倾向于偏激。  相似文献   

16.
关于经济型轿车,国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许多文章所说的“经济型轿车”内涵也不尽相同。但是多数人都把经济型轿车范围规定在价格在12—13万元以下,排量较小的轿车。这一类轿车也有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原来汽车分类标准中的微型轿车,国内主要是奥拓(包括长安奥拓、秦川奥拓、江南奥拓、江北奥拓、云雀、夏利7100),其特点是发动机排量在1.0升以下,目前售价在5万元以下。第二种是从原来的中级轿车降下来的,包括捷达CIX、富康1.4,价格在12万元左右。第三种是一些企业新开发的,如南京菲亚特的派里奥、原南亚…  相似文献   

17.
在第二届“润迪杯”我信赖的商用车动力评选中,来自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菲红)的发动机——cursor13在激烈的竞争中,以其技术优势和用户良好的赞誉一举获得了重型组我信赖的动力奖。  相似文献   

18.
孙成功 《现代班组》2011,(10):13-13
接到了党支部宣传委员交给的任务,要我写一篇纪念建党90周年的文章,正在这时候,高永忠抱着某型飞机油箱盖从身边经过,我突然有了灵感,高班长可是公司的“五星员工”.就他了。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的三个经济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个“开场白”也是为我以前写过的几篇“网络经济”文章做—个小结,那些文章大体讨论了三件事情,即有关网络经济的三个基本原理。在我看来,哪怕万维网技术把它的技术可能性推广到极限,也还是要服从这三个经济学原理,只要经济制度(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导向的,是以“效率”为核心目标的,并且只要“分工”和规模经济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发表这篇文章,是想进一步提升大家对飞机的关注和兴趣。在2003年全世界纪念人类有动力飞行100周年的时候,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未来的飞行”的文章。它与其他的纪念文章非常不同。这是一篇既满怀现实主义又对未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