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画面的构图可以以一种无声的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对传统摄影构图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从心理学感受的节奏和平衡两方面对构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把握和运用摄影创作手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摄影事业对广西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指出当前广西摄影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实施摄影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摄影队伍;加强文联对摄影协会的指导,充分发挥摄影协会的职能作用;加强摄影理论研究,提高摄影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加强摄影创作基地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以获全国摄影金牌奖为目标,实施摄影创作团体攻坚等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摄影在旅游区规划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与风光摄影创作不同,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力求客观真实和完整全面.旅游区规划摄影是一项在旅游区总体规划思路指导下的技术性高于艺术性的复合系统工作,应遵循高效、实用和把握全景式展现与局部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并应从角度、采光、构图等方面,提高旅游区规划摄影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1902-1984),是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风光摄影艺术家、摄影教育家。在他长达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仅拍摄了大量的驰名世界的作品,而且在摄影技术钻研、摄影理论及摄影教育方面,都卓有建树,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产。对任何一位大师作品的分析,事实上都不应该也无法忽略其审美趣味和艺术思想。如果说艺术作品勾画出了他完整的艺术生涯,那么我们同样也不应该忽视的是,这些熠熠生辉的艺术作品只是大师完整艺术追求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从亚当斯的创作历程中理解其艺术追求,透过对其艺术追求的完整解析再反观其作品。本文结合亚当斯的生活历程,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的梳理,将亚当斯艺术创作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对亚当斯艺术创作实践的解读,分析了亚当斯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梳理了他美学思想逐渐成熟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赵亮 《中国报业》2014,(22):69-70
在视觉传播时代,企业如何通过形象宣传片向受众更好地宣传自己,成为宣传片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形象宣传片制作手法的研究,分析了企业形象宣传片创作过程中文案策划、摄影画面造型创作的创新研究,从实践出发对企业形象宣传片的创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田露 《品牌》2010,(12)
数字时代和视读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社会对摄影人才的渴求,为培养多元化的摄影人才和部分从事摄影艺术研究及创作的高素质人才,只有突破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改革,且最大化地做好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冲 《商》2013,(12):363-363
光线是一切艺术所探究的对象,从绘画艺术到文学艺术、从雕塑艺术到今天的数字艺术,无不显现出光线的特殊作用。光线是灵魂,它直接参与了视觉创作初创阶段的文学构思、画面设想、环境再现等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摄影对光线的依赖程度更是如此,一则优秀的摄影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布光技术,本文将从摄影布光技巧入手进行分析,试图能较为全面地对摄影布光技巧有一个好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战争和自然灾害的报道中,呈现出的更多是极具艺术性的摄影作品,表现血腥惨烈的照片逐渐减少。在画面技巧、创作观念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新闻摄影都表现出其艺术性特点增强的倾向,呈现出与传统的客观记录不同的面貌。新闻摄影作品作为大众传播活动中的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传播学角度分析其艺术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于摄影的印象,毫无疑问是门视觉艺术,艺术创作主体自然是摄影师了。然而在现今的广告摄影中,鉴于客户的要求、广告公司的创作介入、固定的Layout、客户的预算及后期制作的完善,这些条件下,摄影师在商业广告作品创作中所起的作用往往被认为是技术大于艺术。但事实并非如此。商业广告摄影的性质确实为摄影师带来了诸多的限制,但也正  相似文献   

10.
郭斌 《中国报业》2024,(5):140-141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推动了新闻摄影行业的发展。无人机航拍成为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为摄影记者带来新的创作源泉。本文分析了无人机航拍模式对新闻摄影的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光影之路     
摄影创作,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思考、路径、技法和追求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发现美、创造美、丰富美,并将美的欣赏、美的感受、美的快乐、美的向往传递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12.
画廊展讯     
《中国拍卖》2008,(7):62-63
绘·聚——时代的交点时间:6月28日~7月18日地点:夸克艺术空间(北京)"绘·聚"是一群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创作的集体展示,他们用不同的艺术手法描述着各自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观察。这些在当下新鲜生活语境下创作的作品,诉说和纪录着当下社会的转变。"绘·聚"第二回展尝试汇集从绘画、摄影、雕塑到版画多种艺术表现形式。除上世纪老艺术家外,还特别推出了付娜、曹川、靳红斌、蒋斌、李浩等新锐艺术家。作品跨度从60年代到2008年,反映艺术家在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和创作状态,在世纪的交点产生对话,在无秩中寻找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摄影文化受到社会上其他文化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一些信息数字媒体的文化冲击对于摄影文化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这也对人们的审美产生了较大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摄影教学的发展也面临着新时代的问题与挑战。本文主要立足于我国新时代的文化背景,对当代摄影文化发展看高校摄影教学的创新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5,(5)
<正>人像摄影不但是最能体现摄影者艺术境界的领域,也是摄影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管是爱好摄影或是从事摄影,人们都对人像摄影都是爱不释手,一直以来人像摄影都是摄影的主流,人物能给予照片特殊的感染力,相比较更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如果要拍出人像佳作,那么对于人像摄影艺术的了解,以及对拍摄技巧的把握,都是很重要的。以下就不同的镜头拍摄效果,用光、构图进行研究和探讨。一、不同的镜头拍摄效果(一)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角大连天空也常常被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业》2020,(5):10-10
快节奏的生活,海量信息的冲刷,使得一些摄影人内心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认真拍摄,这就带来摄影作品精雕不足的缺憾。在拍摄前,摄影人应该做大量工作为创作进行铺垫,只有搭建起稳固根基,才能拍有所成。可以考虑对身边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进行积累,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所收获,不只有远方才有好风景。《轻舟画中游》在拍摄时十分用心,相信拍摄前也做了大量尝试。作者选择在阳光洒向建筑物的时间节点定格画面,水面的冷色调与建筑物的暖色调交融在一起,如梦如幻。  相似文献   

16.
丁亮 《中国报业》2023,(3):157-159
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利用数字技术自主地创作和发挥创意。然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同样有利有弊。这是因为数字技术尽管为摄影记者的创作提供了便利,但摄影记者却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去处理图片,甚至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对图片造假。因此,越来越多的群众对新闻图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产生了怀疑,对新闻信息的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了严重打击。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对数字化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全方位地考察新闻记者的实际工作,以及社会当中所反映的现实情况,依据时代背景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新闻摄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苏晓峰 《品牌》2008,(5):78-78
<正> 拿到张伟同志的这组摄影作品,细细品评,深为他摄影技艺的快速提高感到高兴。认识张伟已有十多年光景,他为人正直,待人热情,处人真诚。虽然身处基层领导岗位,工作十分繁忙,但却忙里偷闲,把摄影作为自己的挚爱,不断学习摄影技艺,在创作中体味摄影的乐趣,用心营造摄  相似文献   

18.
吴为山 《市场周刊》2012,(2):118-121
好友丁捷是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诗人和摄影家。他十几岁就开始写作,文学上取得任何成绩都不奇怪。几年前,他在新疆任职才开始摄影创作.同样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各地报刊发表了大量摄影作品.并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西部风光摄影集《梦乡》。  相似文献   

19.
谈摄影艺术中运用构图表现主题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图是摄影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创作在构图中表现主题,运用陪体深化主题,利用环境烘托主题,留下空白突出主题,才能使画面达到均衡整体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摄影作品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记者的摄影水平与受众的数量有着直接关系,记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本文对影响新闻摄影艺术表现力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对提升艺术表现力的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