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科学分析了我国林业建设的新形势,从四方面深刻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出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担当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贡献的六大职责;提出要科学谋划林业工作总体思路,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提出要抓好五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完成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总任务,努力实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2.
游畅 《中国土地》2023,(12):32-35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生态隔离带、环城绿带等规划建设经验,对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生态隔离带和开敞空间建设进行了理论剖析,并以湖北省武汉市三环线生态带十年来的规划建设和实施治理历程为例,提出特大城市生态隔离带要实现规划意图,关注的重点应当在空间布局、功能设置、制度保障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生态扶贫是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理念在扶贫开发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的核心内容。我国从1998年陆续实施的重点生态建设项目,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为生态扶贫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本文系统论述了实施生态扶贫的四大战略意义,明确界定了生态扶贫概念与生态扶贫的五大类型,提出了新时期生态扶贫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阿坝州生态文明建设演进历程,关键在变化,重点在调整,具有非常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本研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经济发展、林业建设、自然保护区创建等多维度全方面地呈现阿坝州70年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经验,并对阿坝州未来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展望,以期完善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并为更好地实施“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新目标,加快构建“一屏四带、全域生态”发展新格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2005,(3):1-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生态林业建设。根据台州林业实际和生态市建设的总体部署,近年来.全市切实加大了四大林业生态工程的推进力度。一是以实施百万亩阔叶林发展工程为重点.全面推进300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千里绿色通道建设工程,2001年以来,全市以国省道和市区大环线为重点,已累计新建绿色通道1459公里: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西省直林区60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积极探索新林区建设,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遵循保资源、保吃饭、保稳定的过度性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二次创业,有针对性地提出努力构建富裕和谐生态文明新林区的总体构想。指出山西省直林区要把握三个重点,在森林生态体系建设上巩固提质,在产业建设体系上扩张增效,在森林文化体系建设上继承挖掘;探讨了当前要着力解决好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台湾“自下而上”乡村发展政策的演进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理念和重点,本文根据对乡村建设的重视程度将二战后台湾乡村建设政策划分为"农业生产"导向及"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农业"导向两个阶段。在分析各阶段政策产生背景与成效的基础上,阐述台湾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逻辑,探讨乡村建设政策演变的模式,揭示出"自下而上"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为中心、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社会建构,促进了乡村可持续发展。根据台湾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大陆"自下而上"乡村建设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林业》2005,(4):22-24
第一条为加强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重点生态公益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浙江省森林管理条例》、《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规划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湖仙女湾考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时强调,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生态是资源和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本身的价值,这不仅对于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有着重要意义。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上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要以农业绿色生产、农村生态宜居为导向,结合"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模式生态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和农村人居美丽化。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滨海区域生态系统不稳定,沿海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滨海地区生态区划是根据滨海区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及开发利用要求,选取相应的生态环境指标对区域状态进行评价,并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态单元的过程。文章以北戴河新区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建设用地适宜性和景观格局安全性等3个生态要素中共选取14个指标建立生态区划指标体系,运用GIS技术进行生态要素的空间分析,最终将北戴河新区分为生态涵养、生态旅游、生态服务和生态农业等4个生态主区以及15个生态亚区,并针对4个区分别给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流域立体型现代农业处于受河流冲积而形成的山地、谷地、盆地以及平原地带,具有立体多样和无污染的特点,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区域。该文在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定性分析流域立体型现代农业的内涵与主要特征,以此为基础评价台州市现代农业。指出该市农业区域化布局初具规模,农业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品牌、农业科技、职业农民、农业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但立体型现代农业发展仍然受制于地域环境、管理体制、生产方式、市场环境等制约因素,提出"用绿色主线贯穿流域立体型现代农业功能开发与集约经营,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思路。根据该思路,提出四大支撑体系、二大建设平台、四大类型农业产业区域布局的推进路径明,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注重规划、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保护生态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组织保障等5点发展台州流域立体型现代农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再生资源产业、环保产业与丽水生态经济发展的关系:环保产业与再生资源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体;再生资源产业是保护良好生态环境、保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再生资源产业是生态优势持续的有力保障,更是丽水生态经济发展的特色路经;再生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殊途同归,助推和促进丽水生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黄河水权既未通过初始水权分配,也未通过水权交易配置政府留存水量,与内蒙古沿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项目建设和水权交易发展的现实不相匹配。为此,提出通过行政手段或市场手段在内蒙古黄河水权中配置政府留存水量,对政府留存水量实施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垂直管理模式并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抢抓国家当前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中西部地区重大调水工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梳理分析了黄河黑山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调水调沙、水资源配置、区域建设发展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分析了相关省区的发展作用并提出损益处理建议,以求多方共赢,共同呼吁国家加快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镰刀弯”等生态政策实施以来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探究各类驱动因子对区域植被覆盖的影响,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归纳了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2000—2018年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地形、农村居民点分布和土地利用变化等驱动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 19年来,西辽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呈波动增加趋势。分区看,农区植被覆盖度最高,其次是半农半牧区,牧区植被覆盖度最低。全区植被覆盖空间变化趋势较为稳定,96.63%面积植被覆盖无明显变化,2.07%面积植被覆盖极显著改善,1.30%面积植被覆盖显著改善,基本无退化区域。结论 (1)植被覆盖度与降水、气温因子正向相关,降水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高于气温。(2)高程、坡度和农村居民点密度均与植被覆盖度正向相关,其中农区人类农业种植活动正向促进作用要大于生产建设活动的负向抑制作用。(3)林地和作物种植面积长势的增加促进了全区植被覆盖的改善。“退耕还林”和“镰刀弯”生态实施促进了全区植被覆盖的改善,但“退牧还草”生态工程效益有待提高。应注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监测与预警,充分发挥生态政策的积极导向作用,优化生态工程实施结构,提高生态脆弱区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剖析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以及土地资源类型和分布特征,探索土地资源潜力和利弊因素,寻求适合于当地农林草协调发展的关系及其大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最佳方式和途径;提出以全流域为整体合理分配水资源、进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及其生态建设,恢复良性的生态环境措施,实现该区生态与大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林业建设示范项目共完成投资19.67亿元,完成各项建设项目70.7万hm2,参与的示范县达1200个。项目主要有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西部防沙治沙以及经济林花卉基地建设。在取得成效的同时,尚需进一步提高对该项任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明确“十一五”期间的任务。是以重点地区生态建设、名优经济林花卉基地建设和村屯绿化为重点;加快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优质林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泾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环境综合整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综合整治在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生态示范区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在分析泾县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环境质量现状的基础上拟定了该县环境综合整治的环境目标,从具体项目层次提出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综合治理水污染、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及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生态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东部,华北大平原的西侧,特殊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造成了山西省特有的生态问题。该文在传统生态地理区域分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SPSS10.0聚类分析法,引入反映区域生态15项指标,在剔除贡献不显著的指标后,进行聚类。根据各生态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划分成七大生态地理区域,并且在Deltagraph5.0的支持下做出山西省的生态地理区域的分区图,指出各区域存在生态问题,并提出生态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