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农村经济基本稳定运行,主要得益于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和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有利。但农产品需求不足、国家对农村投入不足的局面仍末改变,农村经济运行条件仍然严峻。由于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2003年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上年,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整体态势。  相似文献   

2.
2003年农村经济遭遇了“非典”突发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但由于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国内农产品市场转暖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形势有利,全年总体上稳定运行。2004年,中央为统筹城乡发展,将启动和加快推进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加上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将会继续有利,2004年农村经济形势将继续朝着可喜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3.
农村市场体系,是农村商品流通的总支撑,是千农万户农民连接国内外大市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载体。农村市场体系主要是指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其组织形式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协会、经纪人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情省力》2009,(1):37-37
2008年.安徽农村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粮食总产突破600亿斤大关.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油料产量同比增长10.4%,粮油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较大,农民出售农产品增收较多。期内我省农民外出从业人员结构有所改善,外出从业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省政府加快个私企业政策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使得我省农民在本乡地域劳动渠道拓宽,收入增加较多。  相似文献   

5.
受“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前期良好,后期不顺,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明显下降,农民外出务工困难。其他方面,农业结构继续调整,农产品价格回升,乡镇企业增长较快,农产品出口较好。下半年全国比较严重的干旱和洪涝,“非典”疫情的后续影响,加上种植面积的调整,全年粮食总产可能低于上年,农民收入将低于4%的计划目标,粮食价格和部分其他农产品价格可能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1997-2005年全球农产品展望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对农产品进口需求增长旺盛将成为2005年之前国际商品市场的推动力。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主要是根据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经济国家1997年至2005年间经济强劲增长的预期得出的。中国和东南亚将依然是全球增长...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农村普遍出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及农业金融方面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2009年,全省农业系统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局部地区特大伏旱和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着力推进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县域经济异军突起,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速增长,为全省经济保增长促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省农委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农委主任刘长江。  相似文献   

9.
上半年我国粮食生产继续恢复性增长,夏油减产,农民收入小幅增长,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乡镇企业继续平稳发展,效益和出口稳定增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由上年同期顺差转变为逆差,农产品市场价格有涨有落,多数大宗品种下降。预测全年的农村经济运行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当前农村经济运行中主要存在四个突出问题,建议在下半年农村经济工作中要从稳定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等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农村经济运行的环境好于上年,内部结构继续调整,农产品价格略有回升,农民收入呈恢复性增长。2002年,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将偏紧,主要农产品供求波动大,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将明显回落。  相似文献   

11.
实践证明:农村市场大有潜力可挖。但是,从另一方面情况看,由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不少企业到农村市场营销却并不顺利,消费需求不高造成市场启而不动,究竟什么原因呢 ?  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主要原因:   农民收入低下。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农产品流通不畅、价格偏低;农业生产结构还不够合理;作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乡镇企业面临着较大困难,增长缓慢,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减弱; 1998年受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乡镇企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随着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和“…  相似文献   

12.
一、2007年经济形势回顾 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处于平稳较快增长的状态,需求调控进一步完善,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总量平衡关系继续改善,保持低价格的基础继续改善。从中长期发展轨迹看,可以继续保持高增长、低价格的格局。主要的问题是:农产品、食品的生产流通方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要求;资金流动性过剩与房市、股市问题结合,潜伏了较大隐忧。  相似文献   

13.
《重庆经济》2007,(2):29-31
2006年,是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农产品价格低位徘徊、农资价格居高不下的困扰,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等疫情的侵袭和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的严峻考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发扬“自强不息、团结互助、攻坚克难”的抗旱救灾精神,力排市场、疫情和天灾等不利因素的干扰,赢得了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好形势。预计全年农村经济总量1220亿元,增长8.5%;农业增加值428.5亿元,下降5%;乡镇企业增加值858亿元,增长2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74元,增长2.3%,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4.
李民 《乡镇经济》1999,(4):16-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相当数量农户接近小康目标,农民得到了较多实惠,农民生活总体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近几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有扩大之势,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首先,农民收入减少已影响到广大农村的稳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其二,直接影响了本世纪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其三,关系到“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如期完成;其四,制约了农村购买力的增长,进而影响了工业品在农村市场…  相似文献   

15.
2001年各级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农产品逐步向优势地区集中,棉、油、糖、肉、果、菜产量增加,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乡镇企业发展平稳。农民收入增幅有所回升,农村经济运行形势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16.
纵观2007年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尽管经济增长没有出现明显下滑,运行相对良好,但受众多国际政治、经济综合因素影响,在经济繁荣和市场活跃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的风险也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油价的大幅振荡攀升,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因此,2007年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诸多负面因素导致经济安全问题进一步突出。  相似文献   

17.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连接市场和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耍载体,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动力。实践证明,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经营等为主要模式的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走向市场.促进分散生产者与千变万化大市场衔接的有效中介,对于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及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实践证明,农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市场并提高商品化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销社和以供销社为依托组建的行业、专业协会的活跃程度。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加入W  相似文献   

19.
张高平 《发展》2007,(6):23-25
2006年,甘肃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甘肃”,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克服了各种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333.23亿元,增长5.1%;占全省国内总产值2275亿元的比重为14.65%。粮食总产808.05万吨,农民人均收入2134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伴随产生不少新的问题,即部分农产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产品无法卖出,农民资产无法变现,农产品市场价格长期低迷,农民收入近几年来增长缓慢。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0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依次为9%,4.6%,4.3%,3.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