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何为复式预算 按照当前理论界比较通行的理解,复式预算指的是国家在一定预算年度(通常一年)内,财政部门在安排预算收支时,将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编列、分块、分别汇总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预算的具体组织形式,在国外是将国家预算按具体项目的不同经济性质一分为二,分成经常预算与资本预算。从这种划分看,复式预算侧重于按经济性质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理论思考●李炳鉴复式预算是世界上一种比较先进的预算管理方式,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这一制度要比我国传统的单式预算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不仅透明度高、对应性强,有利于加强预算监督和约束力,而且可以依照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拓...  相似文献   

3.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它是伴随着复式预算的提出而出现的。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在颁布的《国有预算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国家预算按复式预算来编制。这个复式预算包括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资本预算是复始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预算伴随着复式预算的产生而产生。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美国和北欧等国家率先进行预算制度改革,采用复始预算制度,随后,出现了一个实行复式预算制度的高潮。虽然各国复式预算的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全口径预算改革最终应以统筹安排全部政府收支为目标,以有利于支出和政策审核为导向,形成由一般预算和各专门预算构成的综合预算报告体系。将现行公共财政预算改造为一般预算,作为政府综合预算报告的主体,其主要职能有两个:一是列示预算年度的全部政府收支安排和各项收支之间的关系并对跨年度预算平衡和中期支出框架进行详细说明;二是以年度经常性支出为  相似文献   

6.
在实行借贷记账法之前,已有单式收付记账法,即收入-付出=结余。而借贷记账法是把资金划分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并且这两者是对等平衡或总额平衡,这是复式记账法的关键。另外把资金占用余额称为借方余额,把资金来源余额称为贷方余额,这是一个创举,它是各种记账法的综合和发展. 一、几种记账法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记账符号,其技术处理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1.采用收、付作为记账符号,从字意上观察比较直观,行政事业单位采用这种记账法比较适用,而工商企业采用这种记账法则有些问题费解.例如领用生产材料时,其会计分录是收:费用;付:材料。对收费用就较难理解.  相似文献   

7.
会计通过帐户对会计的对象作相互联系地双重平衡记录为复式记帐。复式记帐是会计处理日常核算资料的重要手段,也是会计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复式记帐法在我国当前有借贷记帐法,增减记帐法和收付记帐法等。收付记帐法在我国使用较早,从单式发展到复式,通过实践的发展,在收付记帐法中又有了现金收付记帐法、资金收付记帐法和财产收付记帐法,这些收付记帐法必然促使复式记帐理论的新发展。收付记帐法与借贷记帐法、增减记帐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会计学理论上不仅长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且至今还存在这样或那样不确切  相似文献   

8.
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组建,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以下简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方向已为许多同志所共识,但如何构建国有资本预算,在认识上还有许多分歧,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看法,供讨论。一、建立国有资本预算的必然性与重要性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没有单列预算和进行分类管理,而是与经常性预算收支混合  相似文献   

9.
设想一:我国统一财权制度需要完成的任务:(1)适应经济发展全球一体化,完成公共财政法制化。(2)政府收支规范化,财政调控公平化。税收政策要以合理化和公平化的标准对待所有纳税人,财政支出以公共选择机制为依据进行控制,收支活动均限制在法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财政公平调控的作用。(3)财政分配效率化,财政体制协调科学化。财政分配在实现社会与经济公平的前提下,以最低的收支成本和代价,完成既定的财政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4)财政预算透明化,财政监督民主化。财政预算应该包括政府的所有收支,按照复式预算与部门预算的程序,公开预算信息,接受广大公众的监督。(5)支持经济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总体要求,逐步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较为规范合理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高预算透明度、强化预算监督,我国从2007年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不但能够直观、明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的经费支出,扩大了政府收支涵盖的范围,而且符合国际惯例,便于进行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将预算外收支纳入,这是公共财政体系实质性的进展。在此背景下,结合OECD国家情况,通过对预算外收支与一般预算收支的比较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将部分预算外收支进一步纳入预算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设想赵白羽按照中央政府有关规定,近期财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进和规范复式预算制度,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它告示人们:我国国家预算编制和预算制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可否采用复式预算的问题,而是如何改进和规...  相似文献   

13.
乡镇财政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担负着组织国家预算收支和管理乡镇自有资金的双重任务。乡镇财政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繁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实行了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乡镇财政在促进乡镇政府职能的实现、促进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增加上级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乡镇财政的状况来看,仍面临着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4.
<正>县级财政中预算外资金的再失控现象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尤为突出,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完善发展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的管理,充分发挥财政宏观的调控职能,促进预算外和预算内的综合平衡,行政事业单位所发生各项收支必须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实行“全额管理,专户储存,定收定支,综合平衡,结余归己”的财政管理体制.其具体对策是:  相似文献   

15.
一、深圳特区现行的财政体制 自1980年试办特区以来,深圳按照中央政策,实行一级财政,除中央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的收支由中央财政安排外,深圳市财政局负责特区范围的全部收支。国务院原定特区财政收入三年不上交,后又确定延长到1985年,现在,特区又提出延至1990年。 特区财政收支按照是否纳入国家预算的标准分为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部分。从收入来源看,特区财政有企业、事业收入,工商  相似文献   

16.
方媛 《经济导刊》2013,(Z1):66-6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78年的1122.09亿元到2011年的109247.79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7%,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财政基本上实现了预算平衡,收支大抵平衡。财政收入的增加是财政支出的基础,而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17.
“九五”时期我国财政预算收支预测与分析张根明一、“八五”时期我国财政预算收支状况的基本估计1.“八五”前三年国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根据“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八五”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了重大突破,先后推出了企业、财税、金...  相似文献   

18.
一、预算管理体制各种模式的比较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实行过多种预算管理体制,这些体制在国家各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各有利弊。新中国建立初期,战争尚未结束,国民经济几近瘫痪,国家财政处于分散状态,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物资紧缺、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仍然困扰着我们的经济生活。在当时的情况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需要资金的地方很多很多。为了克服这种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的局面,中央于1950年作出了统一财政经济管理的重大决策,与此相适应,预算管理体制也实行了高度集中、统收统支的办法,把国家预算管理的权限主要集中在中央一级,地方只有极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而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大都未进行成本核算,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展开,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笔者拟通过本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怎样更好地进行威本核算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前事业单位大部分均采用预算会计制度,而且资金来源大部分是国家财政补助,由国家财政来平衡单位预算。由于没有太大的资金压力,也无需承担多少经济责任,所以事业单位很多都未进行成本核算,随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展开,绩效预算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势在必行。本文主要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怎样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的初探。共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