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设企业文化 推动企业发展安钢集团公司农场党委书记孙文选河南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农场是依托于安钢公司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近几年来,我们在强调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定量化的同时,注重抓好企业文化建设,重塑企业价值观,形成了软要素管理...  相似文献   

2.
企业活力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企业活力是企业的永恒主题,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就曾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尽管企业活力这个问题已提出和研究多年了,理论方面有所建树,但是截至现在并没有统一的认识,在理论上仍有待于完善和发展。本文试从物理力学角度,探讨企业活力的构成要素,并以此为其准,探讨入世后增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乡镇企业科技》2011,(5):36-37
企业成长有三个关键要素,即一个正确的产品:一群正确的人;把利益说清楚。企业发展就是这三个要素不断进化、改进的结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三个要素的发展状态是不同的;或者说三个要素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状态。因此,系统的认识三大要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与企业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强调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企业活力是企业发展运行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使企业呈现出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关键取决于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取决于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5.
企业活力系统论纲内蒙古财经学院刘治江(上篇)本文在界定企业活力系统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企业活力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为研究企业活力提供一种理论依据,为增强企业活力探索一种有效途径。一、企业活力的含义如何科学地界定企业活力,是研究企业活力的首要问题。我国理...  相似文献   

6.
索亚红 《企业活力》2005,(11):44-45
活力,是创新之源,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缺乏活力的企业,就会形成可怕的惰性,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纵有再多的资金、再好的技术、再优秀的人员,都难逃失败的厄运。一个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机制灵活,速度很快、充满活力。但是企业发展大了之后,公司层级逐渐增多,高层与基层渐渐脱节,官僚主义开始滋生,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时而久之,企业对客户的需求反应速度逐渐降低,成为“恐龙”型的公司。如果不能根除大企业病、为企业注入活力,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员工,其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水平。本文试从加强员工管理,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的角度来谈如何使企业内部充满动力,企业发展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彭先涛说,一个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有兴奋点,有了兴奋点,企业就好像竟技场,职工有动力,集体有合力,企业有活力。因此,企业老总就要不断地寻找兴奋点,制造兴奋点,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若其不然,企业不兴奋,死目秋秋,扎一刀都不会流血,那企业还能有什么活力呢?  相似文献   

8.
黄伟 《活力》2013,(22):72-72
在构建和谐企业各要素中,企业文化与职工活动密不可分,群众性文体活动已成为和谐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会组织有着自己独特优势,可以组织职工开展富有时代气息的文体活动,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相处的局面,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中发挥作用,打造和谐企业氛围。  相似文献   

9.
《企业活力》1991,(1):31-32
<正> 企业活力的构成要素是企业活力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包含了企业内部因素与企业外部因素两大部分。从企业内部看,主要由这几个因素构成:一是人的素质,包括企业主要经营者的素质;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素质;职工素质。二是技术素质,包括工艺、装备水平;产品水平及产品质量,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三是管理素质,分为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两类。硬性管  相似文献   

10.
企业是由多种有形的、无形的要素构成的,有形的要素构成企业的实 体,无形要素虽不构成企业实体,但确是企业运转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1.
和谐企业是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建设和谐企业,应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在构成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而人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企业中一旦这种可塑性转换成能量并释放出来,企业活力将得到极大增强。人本管理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提出来的。人本管理要求管理者必须更加重视人的因素,确立以人为主体的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是基本的、普遍的或者说是典型的经济创新形态,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或将各种经济要素进行新组合的经济行为,而市场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外在组成部分,这是伴随着新产品的开发而形成的对市场的开拓与占领,它扩展了企业的生存空间,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企业获得成功,然而,企业的成功却不会心想事成。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系统,它的功能和活力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其组成要素的质量,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其要素的组合结构。笔者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对企业成功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工业企业活力的模糊评价(摘要)山东工业大学管理系高洪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但目前国有企业的活力状况到底如何?哪些企业有活力?哪些企业活力不足?企业活力不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某项改革方案实施后,企业活力的成长幅度有多大?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16.
所谓大企业病,主要症状就是指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之后,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多和组织机构的膨胀,企业内部潜伏着被各种疾病侵蚀的种种危机,诱使企业逐步走向倒退甚至衰败的一种慢性综合病症。大企业病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长期存在于正常经济发展状态下的发达国家的典型大企业病;一种是亚型大企业病。典型大企业病的主要症状———典型大企业病的特点之一:企业在不知不觉中患病,并诱发其它病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丧失活力,甚至有可能破产;特点之二:由于治疗这种慢性综合病非常困难,因而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特点之…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企业制度决定企业机制,企业机制决定企业活力。要使企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的制度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与管理创新能力,以确保企业的制度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企业孵化器(businessincubator)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上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近10年才进入中国。一般认为,它是一个为企业提供可租用场地、共同支援服务的商业发展服务设施;是一个创造成功的、创新型的新企业的综合系统,旨在成功造就一批充满创新活力的企业;对那些尚处于“卵”状态的企业,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成长期所需要的“营养”条件,以促使其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9.
绩效管理与核心能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竞争力由环境关系、资源、能力、知识四个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企业竞争力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决定企业竞争力具有层次性、相互作用、动态性、内生性的特点。企业核心能力是竞争力构成要素中层次最高的部分,即企业中很难被模仿且不可交易的知识。企业绩效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应从企业战略出发,目的是奖励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必须注重和谐企业的建设。着力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充分释放企业产值要素中“最具活力”的要素——“人”,建构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有效机制,是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