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三避”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是应用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合适当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对影响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不良环境条件加以克服,实现生态、优质、高产、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农作物“三避”技术的推广应用,可最大限度摆脱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避雨(防暴雨、酸雨、梅雨)、避寒(抗严寒、霜、霜冻)、避晒(防日灼、抗高温)“三避”技术,是指采取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套适当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克服农作物生长的不良环境影响,充分、合理和科学利用温、光、水条件,达到防灾害、防病虫、防污染目的,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该技术作为“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实用新技术重点推广技术,自2005年推广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区2006年推广“三避”技术后.新增产值20.1亿元。阳朔县金桔挂果树采用了“避雨避寒”技术,产量每亩比不盖膜提高1000公斤以上,产值提高7000元以上:永福县推广应用“三避”技术5.08万亩,其中蔬菜避寒避阳育苗1万多亩,避寒栽培的春瓠瓜亩产达到2200多公斤,比常规栽培增加了300多公斤,亩产值增加了600多元;南宁市江南区在西瓜、甜瓜上应用“三避”技术面积15.5万亩,“三避”瓜类产量达23万吨。产值1.84亿元;桂北的“三避”葡萄和各地的瓜菜、花卉、中草药等均取得很高的效益。到今年6月,全区推广“三避”技术面积达1891万亩。 从推广实践中证明:“三避”技术具有低成本投入、高回报、切合实际、应用模式多、科技含量高、增产增收潜力大等特点,能为建设现代农业及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采用“三避”技术生产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了广西优势蔬菜、瓜果等农产品的出口。 为加快“三避”技术推广应用和创新发展。促进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刊记者随广西区农业厅奔赴桂北各地,对广西农作物应用“三避”技术成效进行了采访报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广西区农业厅召开农作物“三避”间套种技术推广现场会 由广西农业厅主持召开的拿区农作物“三避”间套种技术推广现场会2月18日在崇左市扶绥县召开。会议通过现场观摩南宁市江南区苏圩镇那海村、崇左市扶绥县山圩镇和岜盆乡的间套种和“三避”技术示范,号召全区大力推进千万亩超级稻、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三避”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广西农业部门推广的一种农业实用新技术体系。如今,“三避”技术几乎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每一种作物,在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主要农作物栽培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陈张 《农家之友》2009,(12):53-53
近年来,雁山区全面推广应用农作物“三避”技术,探索出了幼果树间套种马铃薯、西瓜、蔬菜等一年“三套”新模式,使一亩地产出三亩地的效益,较好地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易灾粮区的经济发展杨满沧一、灾害:中国农村经济迅速起飞的沉重负担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是“灾害之国”,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特别是近些年来生态环境恶化更加剧了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1959~1980年30年间对全国干旱...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严西农业部门突出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围绕农民增收关键重点,提出实施以生态农业、信息农业和品牌农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农业”建设。经过5年实践,广西粮食作物“三免技术”和农作物“三避技术”,以及绿色、生态植保等技术得到创新推广,促进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及确保粮食安全的特定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努力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今年以来,广西全面启动科学发展钱粮双增工程,推进实施农作物避雨、避寒、避晒的“三避”间套种,大力发展叠加农业促叠加增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5,(12S):32-32
宾阳农业局从外省引进先进生产力。今年3月从浙江引进了采用“三避”技术的西瓜种植,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率先在广西全区应用此技术,并建立了1000多亩“三避”技术西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宾阳县经济作物“三避”技术推广应用,实现耕作技术的改变,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三避"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广西农业部门推广的一种农业实用新技术体系。如今,"三避"技术几乎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每一种作物,在粮食、糖料蔗、水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主要农作物栽培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农作物避雨(防暴雨、酸雨、梅雨)、避寒(抗严寒、霜、霜冻)、避晒(防日灼、抗高温)"三避"技术,是指采取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套适当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克服农作物生长的不良环境影响,充分、合理和科学利用温、光、水条件,达到防灾害、防病虫、防污染目的,实现优质、高产、生态、安全、高效目标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该技术作为"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实用新技术重点推广技术,自2005年推广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民也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灾害性天气限制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威胁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育,还降低了农作物的品质。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会泽县农业气象灾害特点,了解了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情况,提出了气象服务策略,以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台风“泰利“带来的暴雨灾害重创安徽大别山区,全省受灾人口694万,因灾死亡80多人。“泰利”何以给安徽农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笔发现,一个重要原因是山区村居严重缺乏规划,建房不科学,抗灾能力过弱,村民多居住在“三边”:水边、山边、路边。强降雨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而“三边”地带容易首当其冲遭受袭击。山区经济基础相对落后,房屋质量低劣,加上交通、信息不畅,给转移和救援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又加深了灾害程度。农村强化“规划抗灾”意识已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4.
由广西区农业厅主办的“三避”技术现场观摩高级研讨会1月3日在桂林市阳朔县召开。广西区副主席陈章良出席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金鉴明、官春云、荣廷昭、谢华安、傅廷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等专家参加会议和考察,对广西创新推广的“三避”技术大加赞赏,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部署今年“三避”技术应用推广工作,加快技术推广步伐,确保完成全年1800万亩的推广任务,实现大灾之年农民增收的目标,5月14日,广西区农业厅召开全区加快“三避”技术应用推广现场会。广西区农业厅相关领导、各市农业分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金锦辉 《农家之友》2009,(17):28-29
雷电是国际减灾委员会确定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失,中国气象局已把雷电的预警监测和技术服务列为公共气象范畴,因此,对雷暴特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1971~2005年永嘉县的雷暴观测资料的气候统计特征,同时分析了近几年永嘉县雷电灾害事例,得出了永嘉县雷暴活动时空特征及雷电灾害发生的规律。以期为永嘉县雷暴预测、预警及雷电防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爱林 《农家之友》2009,(12):34-34
自2008年以来,钦州市农民大力发展“避雨、避寒、避晒”的“三避”技术栽培辣椒喜获成功。今年种植的7万多亩辣椒,预计产量达11万吨,产值近3亿元。  相似文献   

18.
水果“三避”技术是水果避雨 (防暴雨、酸雨、梅雨)、避寒(抗严寒、霜、霜冻)、避晒(防日灼、抗高温)技术的统称,是采取一定的人工简易实用设施,配套适当的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趋利避害,对影响果  相似文献   

19.
宾阳农业局从外省引进先进生产力。今年3月从浙江引进了采用“三避”技术的西瓜种植,利用自身的有利资源,率先在广西全区应用此技术,并建立了1000多亩“三避”技术西瓜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基地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宾阳县经济作物“三避”技术推广应用,实现耕作技术的改变,促进全县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记者周莎莎记者于3月10日在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召开全区农作物间套种暨"三避"技术推进现场会获悉。今年广西要把推广"三避"间套种技术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际行动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