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池塘养殖青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养殖模式,一是池塘主养青虾,在池塘中适量 混养夏花鱼种,可亩产青虾75kg,亩效益在 2000元左右;二是成鱼池混养青虾,亩产 500kg的成鱼池混养适量青虾在基本不增加 饲料的情况下,可产青虾15kg左右,亩效益约 600元;三是鱼种池混养青虾,在亩产300kg的 鱼种池中,可产青虾25kg左右,亩效益约1000 元左右。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青虾价格在市场上持续稳定在较高位置,养殖效益明显。结合青虾的生物学习性,本地区养殖户在不断创新与摸索的过程中,把青虾轮养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池塘中,并总结了一套南美白对虾与青虾轮养的新的养殖技术,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池塘的利用率,而且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养殖模式。一、南美白对虾养殖1.养殖池塘要求及准备。基础设施要求:养殖池塘以10亩左右为宜,进排水方便。电力供应充足,交  相似文献   

3.
<正> 为提高池塘利用率,主养青虾模式又衍生出双季养虾、鱼虾结合一季养虾一季养鱼,或一年三茬养殖,大大提高了池塘经济效益。现将青虾养殖主要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芜湖镜湖区方村街道一河蟹养殖户,通过多年的不断摸索,不断学习,养殖技术日益成熟。2018年在面积为36亩的河蟹池塘里,按"河蟹混养+生态"技术模式进行养殖,即低密度投放大规格幼蟹,主养河蟹套养鱼、青虾,养殖总产量及经济效益喜人。现将其养殖新技术模式详细介绍如下,供参考:一、养殖条件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长方形,东西向,池塘面积共36亩,分为4个塘口。面积3~10亩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提高养殖效益,2010年阜宁县水产站在罗桥镇推广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取得明显成效,该模式以河蟹为主,可根据池塘水质状况及池塘原初生产力,结合青虾、花鲢、鳜鱼等养殖品种各自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盐城市御品大闸蟹养殖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太湖1号’青虾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重大推广项目的支持下,在大纵湖镇胥仇村"太湖1号"青虾苗种繁育基地进行了F0代亲本繁殖青虾苗获得了成功,现将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虾池为新开挖池塘,面积16亩,坡比1∶2.5,池深1.5m,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符合NY5051标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随着对青虾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颗粒饲料研究的深入,青虾养殖已发展成为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养殖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示范推广效果。但由于我市与苏、浙等地相比起步迟,技术不够成熟,单产低,严重影响了养殖者的效益。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单产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造成青虾单产低的原因 (一)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不合理,池水深度过浅或过深;  相似文献   

8.
<正>池塘虾蟹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就是采用河蟹、青虾、鳜鱼混养,池塘内种植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水草,移植螺蛳,控制放养密度,合理混养,利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等为核心技术的养殖模式。我镇太湖沿岸有1  相似文献   

9.
<正>推行南美白对虾套放轮养青虾模式,可结合两虾生物特点以及全年养殖时段与池塘空间,充分运用对虾塘的闲置期,达到对水体与易得青虾种苗等基础性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提高养殖综合利用率、增加其池塘有效产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我市主攻池塘主养青虾技术,经多年探索和推广,取得了亩产值4200元的成绩,经济效益显著。池塘双季青虾养殖秋季产量占60%以上,产值占70%。秋季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2015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青虾池塘套养沙塘鳢新模式开发与应用"项目。项目采用在青虾池塘里,放养3种不同密度的沙塘鳢苗种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寻找出消除青虾过繁的办法,增收沙塘鳢产量,并总结得出套养沙塘鳢水花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县1999年实施的省5万亩“池塘混养青虾技术”推广项目,经测产获得平均亩产鱼310.3kg、蟹18.9kg、虾20.5kg,亩效益1372.1元的好收成。我们初步摸索和掌握的池塘混养青虾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渔业发展迅速。为了适应该趋势的蓬勃发展,我镇积极推广池塘栽植伊乐藻养殖青虾,这样利于充分发挥伊乐藻耐低温的生态优势,使其生长提前并尽早形成优势种群,实行青虾池塘两茬养殖新法,改革习惯于传统的囤养、套养和放养抱卵虾育苗,进行一年一季养殖成虾模式。一般第一茬亩产青虾50—60公斤、第二茬亩产青虾80—100公斤。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是渔业生产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池塘养殖中简单易行的一  相似文献   

14.
<正>青虾从上世纪90代初江浙地区已从事池塘养殖,由于受经济效益驱动,养殖面积得到迅猛发展。但随着养殖面积的扩大与产量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青虾养殖水质恶化、种质退化及病害多发等不利因素的产生。笔者自1999年从事青虾养殖与技术服务,结合自己操作的经历,就如何控制青虾在养殖过程中水体富营养化浅谈如下。一、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表面特征每年7-10月期间,在青虾养殖池塘中,  相似文献   

15.
<正>河蟹与青虾混养是我县池塘养殖中推广的一种主要养殖模式,该模式省工省料,经济效益显著。进入夏季、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虾蟹进入快速生长期,其养殖池塘的管理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因此,  相似文献   

16.
<正> 一、青虾健康养殖的主要技术措施 1.改善养殖环境 放养前池塘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塘,然后晒硬池底,既可杀菌除野,增加青虾栖息面积.又能使钙质沉积于底,在养殖过程中陆续释放出来,适合青虾蜕壳生长所需,这是青虾养殖获得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养殖区域应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并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塘水位  相似文献   

17.
<正>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由于青虾具有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湖泊、河沟、池塘、稻田等都可养殖。根据笔者近几年推广青虾养殖的体会,认为有几个技术问题应引起重视。1、青虾苗种来源。目前养殖青虾的苗种有三个途  相似文献   

18.
<正> 进入九十年代,江苏海门市青虾养殖发展迅速,靠天然虾苗不能满足养殖生产发展的需要。每年养殖户都要到外地采购,为满足生产发展,我们从一九九六年起分别利用小池塘、网箱、水泥地进行青虾人工育苗试验。通过对养殖技术、投资成本、幼虾成活率等方面的比较,利用小池塘、水泥池繁育青虾幼苗的技术加以推广,逐步满足了养殖的需要,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利用河蟹养殖池塘混放套养青虾,可以在不影响河蟹规格、产量的情况下,增加效益。蟹池中套放青虾,是近年来成功推广应用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培育栖息生物,而且也能获得  相似文献   

20.
<正>绍兴县陶堰镇南湖村渔业科技示范户陶和川,池塘养殖面积45亩。2013年,通过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项目渔技指导员的精心指导,采取双季青虾养殖模式,获得亩产青虾50kg,亩效益2300多元的好收成,成为了周边青虾养殖户的领头雁。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