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充分挖掘池塘生产力,提高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根据黄颡鱼与河蟹的生物学特性,江苏省泗洪县龙集镇于2001年在18亩蟹池进行套养黄颡鱼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起捕销售后核算,与同期单养河蟹相比,每亩水面增收233元;2002年又在600亩蟹池套养黄颡鱼,黄颡鱼平均售价每公斤15元,同比增收238元;2003年在全县万亩蟹池成功推广了这一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为优化品种结构,推广名、优、特水产品的养殖,甘肃省永靖县渔业站于2007年引进黄颡鱼鱼种2万尾,在太极镇大川村靠黄河边进、排水方便的2个6亩的池塘进行黄颡鱼的主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黄颡鱼的池塘主养技术总结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为探索峡江当地黄颡鱼养殖经验,笔者于2015年在江西省峡江县鱼种场进行了池塘黄颡鱼健康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1.1池塘条件:试验塘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电力配套。池塘面积为8亩,,水深  相似文献   

4.
正黄颡鱼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腊丁、黄骨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市场价格高而备受养殖户青睐。笔者于2019年利用山区闲置养鳗土池微流水生态养殖黄颡鱼,养殖面积8亩,亩利润4940元,取得较好的示范效果和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池塘为1996年双  相似文献   

5.
<正>"14121",系指黄颡鱼与中华鳖池塘混养,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黄颡鱼400千克,中华鳖100千克,产值2万元,养殖纯利1万元的池塘健康高效养殖模式。黄颡鱼与中华鳖混养"14121"模式,来源于黄颡鱼及甲鱼池塘主养和鱼鳖混养的生产实践。我们在主养中华鳖的池塘干塘起捕时发现池中套养的黄颡鱼生长速度快、成活  相似文献   

6.
<正> 我县大溪河水产开发公司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开发”项目,经过两年的实施,2001年池塘主养面积112亩,亩平产量162千克,亩效益1410元。混养面积308亩,亩平产量36.8千克,亩平效益468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2年6月13日,顺利通过了由省、市水产主管局组织的水产专家的验收鉴定。总结两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黄颡鱼池塘主(混)养技术主要应掌握以下几点: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黄颡鱼对池塘的要求不严,  相似文献   

7.
<正>黄颡鱼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江河中该种鱼类已日见稀少。2010年,我们利用科技入户这一契机,在沿江鱼场示范户江国林40亩河蟹池塘中套养黄颡鱼养殖试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池试验池塘选择在靠近沿江渔  相似文献   

8.
一、池塘主养黄颡鱼池塘主养是近二年才兴起的新型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1、池塘条件(1)水源和水质池塘主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河道、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2)鱼池面积、水深和底质黄颡鱼成鱼对饲养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每个池塘都须有可控制的进、排水口。一般主养池塘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光下摄…  相似文献   

9.
黄颡鱼池塘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金湖县自2009年开始进行了黄颡鱼养殖技术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要求不高,面积3~10亩的零星小塘均可用来饲养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用水标准;池塘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水深1.5m,并每5亩左右配备一台2.0kW增氧机,以保证不发生缺氧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成鱼池混养技术成鱼池混养黄颡鱼,对池塘主养的鱼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养殖四大家鱼的鱼池和主养吃食性鱼类(如鲤鲫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等鱼池均可混养黄颡鱼。鱼池面积20~30亩,水深2~2.5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一般亩放黄颡鱼40~50尾,规格3~4厘米/尾,可亩增收黄颡鱼5~8公斤。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河蟹价格回落,养殖纵比效益下降,而黄颡鱼价格较高且平稳,为20-30元/公斤,因此,2000-2001年我们在河蟹养殖池塘套放黄颡鱼,进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亩产河蟹50-60公斤,黄颡鱼15—20公斤,亩增效300-400元,为河蟹养殖走出低谷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河蟹池套养黄颡鱼关键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是各地近几年来大力开发养殖的优良鱼类,尤其是前者比后者生长快,个快大,具有更好的养殖生产性能。2002年,我们与仙桃市五湖渔场一养殖户开展了瓦氏黄颡鱼与黄颡鱼池塘混养高产试验,取得亩产成鱼725kg的好成绩。现将养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一口,长方形,东西向,面积6亩,池深约2m,池底淤泥20—30cm。池旁有水渠与外河相连,进排水方便,水质较好。池中还配备一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2.鱼种放养放种时间2002年1月下旬。瓦氏黄颡鱼种600kg,10000尾,平均规格60g/尾。黄颡鱼种400kg,20000尾,平均…  相似文献   

13.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黄颡鱼作为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养殖品种,养殖形势看好,但要取得池塘养黄颡高产高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选择条件较好的池塘池塘面积以3-5亩为宜,以利操作管理。水深保持1.5-2m,有独立进排水设施。  相似文献   

14.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适度发展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笔者现就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条件黄颡鱼对于池塘条件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我所于2002年5至12月份在徐州市铜山县大庙镇朱庄村特种水产养殖场选择了两口面积分别为6亩和8亩的池塘,进行了池塘养殖黄颡鱼的高产高效试验,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1999年,我们在沅江市七子浃乡五四渔场的300亩成鱼塘中进行了黄颡鱼的套养,共产黄颡鱼3630kg,新增产值72600元,平均每667m~2产量、产值分别为12.1kg和242.0元。为便于分析,现对该场具有代表性的3口黄颡鱼套养池塘进行具体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根据养殖实践总结出一套黄颡鱼养殖经验,现将其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池塘条件1.1水源和水质要求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不含对鱼类有害的物质,最好选择靠近水库、湖泊、沟渠的鱼池,或配有增氧机和抽水机等机械设备的鱼塘进行主养黄颡鱼。1.2池塘面积、水深黄颡鱼对鱼塘面积要求不太严格,大小鱼池都可用于养殖成鱼。一般主养面积为3-5亩或10亩以下,水深以1.5-2.0m较为理想,池塘较浅,光照度较强,不利于黄颡鱼喜弱  相似文献   

18.
<正>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属优质水产品,深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作为淡水性鱼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养殖技术成熟,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具有很好的养殖前景。现将黄颡鱼的高产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黄颡鱼喜欢清澈洁净的水质,因此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坦、水深1.5~1.8m,池塘进水口用30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黄颡鱼市场的不断扩大,利用池塘养殖黄颡鱼不失为一条稳妥的好门路。本文总结了黄颡鱼池塘养殖的关键技术,希望为养殖人士提供有利参考。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并不是很高,主要保证具备充足和优质的水源,在排换水使有一定的便利,池塘底部的淤泥不要太多,最好以泥沙质地,池塘水源的高度确定在两米左  相似文献   

20.
<正>黄颡鱼肉质鲜美,备受人们喜爱,作为重要的鱼类产品,其高产养殖技术需要不断研究,从而才能提高养殖水平,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优质的黄颡鱼产品。一、黄颡鱼种养殖准备1.池塘条件:黄颡鱼养殖过程中,池塘条件要求并不高,因此可以选择面积较小的池塘养殖黄颡鱼,但此过程中要保持水质达标、水源充足,池底平坦、便于排水,一般情况下养殖水深1.5m 左右,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