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深入探讨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对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能源强度、单位能耗碳排放、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口、城市化率、国际贸易分工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不显著;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单位能耗碳排放影响最小;人均GDP持续增长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最大,产业结构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负向贡献率较小;而能源强度下降是导致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其正向贡献率较大,能源消费结构变动和单位能耗碳排放变动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正向贡献率较小。  相似文献   

2.
中部省份处于快速崛起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而能源需求特征使得碳减排相对困难。基于中部六省1996—2008的数据,引入出口、城市化等因素,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出口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具有正效应,人均收入和能源价格为负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出口和延缓城市化速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同时设置中间变量构造因果链,将交通碳排放脱钩弹性分解为交通减排脱钩弹性、交通节能脱钩弹性和交通业发展脱钩弹性,剖析造成交通碳排放脱钩的原因;进一步对交通碳排放进行LMDI分解,深入探析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仅1996年处于强脱钩状态,其他年份的脱钩弹性指数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变化而波动,且整体上脱钩效应不强.(2)因果链的分解表明交通节能弹性对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弹性影响最大.(3)在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中,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最大;交通节能效应是促使交通碳排放减少的第二大影响因素但驱动效应不够稳定,而交通减排效应作用最为有限.  相似文献   

4.
用EKC模型、STIRPAT模型和SS-STIRPAT模型分别对1980-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驱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SS-STIRPAT模型不仅能够分析动态特征而且模型预测性质更好。研究发现,我国的碳排放EKC曲线并非倒U型,我国人均碳排放对人均GDP的弹性系数在111到115范围内波动,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改革、宏观经济刺激政策和环境保护力度是影响该弹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2020年的减排目标,每年由技术进步带来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比率必须达到4%。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收入分配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测算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均碳排放量,选用1995—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和验证了经济增长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均存在碳排放库兹涅茨曲线,而西部地区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呈现"正U型"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为正,这样会进一步加重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6.
“双碳”战略背景下,推进碳排放脱钩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的必然之举。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研究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基于全国层面对制造业整体行业进行碳排放脱钩分析,缺乏分区域、分行业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不够具体。文章从区域与行业层次双重视角出发,采用Tapio脱钩模型与LMDI、Kaya恒等式融合方法,考察中国制造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分解效应。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制造业的碳排放脱钩效应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上要好于快速发展阶段;高端和低端制造业相比中端制造业更容易实现碳排放脱钩。此外,在脱钩效应分解方面,碳排放强度对东、中、西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作用总体为正,产出规模为负,产业结构作用方向不明确。在行业层次视角上,产出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等因素对中端制造业碳排放脱钩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高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受影响最小。这一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性的制造业降碳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能源使用和污染物排放现状,首先通过区域碳排放测算、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并最终得出城市化率、对外贸易依存度、人均GDP指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大的结论,然后通过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建立了“压力—状态—响应(PSR)评价模型”,并选取了中国东、中、西部五个省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行评价分区研究,并最终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以新疆县域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的区域经济效应,同时检验了对口援疆政策的区域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对新疆经济总体规模效应和人均规模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而产业结构协同的地区性差异并不显著;另外对口援疆的政策效应也存在地区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关键。本文以新疆县域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新疆产业结构的区域经济效应,同时检验了对口援疆政策的区域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对新疆经济总体规模效应和人均规模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而产业结构协同的地区性差异并不显著;另外对口援疆的政策效应也存在地区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能够明确界定和严格保护碳排放权的条件下,以省为单位分配和下放碳排放权,充分考虑各省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差距,以人均碳排放总量平衡为公平原则,以资源充分流动为前提,以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利益为动力,通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多重机制的协调配合,提出一条适用于中国的市场化节能减排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测算新疆碳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拓展STIRPAT模型,测算了城市化对新疆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同时还测算了新疆城市化过程中是否存在“污染天堂”、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及相关U型特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新疆高收入地区碳排放有直接的缓解作用,而城市化却加剧了低收入地区碳排放水平。新疆不存在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然而高收入地区与碳排放存在U型特征,而低收入地区与碳排放存在倒U型结构。间接效应显示,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收入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政策在新疆对节能减排是适合的,不论是对外贸易还是FDI高收入地区均存在“污染天堂假说”,而低收入地区却显著不存在。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人口政策以及老龄化的背景下,人口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运用STIRPAT扩展模型考察人口规模、城乡结构、年龄结构、人均财富和技术进步等五类因素对江西省能源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和城镇化对江西省能源碳排放的影响最为明显;人均GDP的影响表现得也极为强势;而人口年龄结构和技术进步则作用较弱;人口规模、城乡结构、年龄结构、人均财富对江西省碳排放均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则表现为抑制作用.政府应该密切关注人口增长态势,同时采取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建设、提高人均GDP和推动能源技术革命等措施来应对人口变动对江西省碳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法,建立广西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对1995—2009年间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广西人均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促进广西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成指数增长,然而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抑制广西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并不显著。最后提出相应的减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VAR模型对中国低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碳排放强度、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碳排放强度和经济增长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是碳排放强度的格兰杰原因;产业结构升级可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不过具有滞后性;碳排放强度与产业结构调整在长期内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经济增长对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影响,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测算1980—2011年河北省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强度、人均排放量和单位面积排放量,分析河北省碳排放与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碳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但碳排放强度呈现递减的趋势。河北省的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主要受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河北省的能源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唐山、石家庄和邯郸三个城市,应在这三个城市中最先进行节能减排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 66亿人,城市化率达到49.68%.但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东、中、西部之间较大的不平衡.2008年,中部工业化率比东部低2.g个百分点.比西部高3.72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365.64美元,同期城市化率为55.90%;中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303.32美元,同期城市化率为40.90%;西部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08.83美元,同期城市化率为41.50%.  相似文献   

17.
应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碳排放之间的长短期相互关系。发现在长短期内,FDI的流入增加了碳排放,说明FDI在产业转移的同时,也转移了相当部分的碳排放。而我国高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吸引FDI进入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主要动因。虽然外资也带来了更加清洁与低碳的技术,但是FDI的技术效应为高碳的产业结构效应所抵消。研究还发现经济增长在长短期内增加了我国的碳排放,且短期系数高于长期系数。  相似文献   

18.
2016年~ 2025年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午,也是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检验的十年,因而预测制造业的碳排放并做好阶段性控制工作,是我国制造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基于Kaya恒等式,引入能源结构、高碳产业比例、人民币汇率、加入WTO等变量,构建制造业碳排放协整方程,发现我国制造业的碳排放增长与人均增加值、能源强度、能源碳强度、高碳产业比例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再预测出2025年制造业在积极情景、消极情景、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水平及2020年~ 2025年制造业碳排放的平均增速;然后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2025年碳排放可能的取值范围进行模拟,得出我国制造业2025年的碳排放水平值;最后依据产业结构失衡度倒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发展,得出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碳排放构成比例,为制造业、进而为中国经济2020年~2025年碳减排目标的实现勾勒出碳排放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两个途径: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本文从碳排放强度的视角,运用因素分解法,将碳排放强度分解为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测算了1996 ~2011年产业结构变动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技术进步是推动中国碳排放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变动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作用较小;在各个产业部门中,对整个国民经济碳排放强度降低贡献最大的部门是工业,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因此,将来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还有很大的空间,通过技术进步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袁方 《西部金融》2022,(6):75-81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及生态屏障。本文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重大战略为背景,选取2005-2018年该流域内城市群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与碳排放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该流域内城市群金融集聚对碳排放显著抑制;分城市群看,流域内城市群的传统能源产业结构占比普遍较重,金融集聚规模效应对碳排放抑制并非普适,金融集聚对碳排放的技术效应在能源利用率提升的城市群发挥作用。本文提出了优化布局金融产业、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促进黄河全流域一体化发展与流域内差异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