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失地农民问题,但大部分此类研究都缺乏理论模型的指导。为了使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模型和图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定量分析的方法综述国内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动态.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研究结论:国内文献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就业与教育培训、补偿安置几方面,而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上访及政府的公共政策、行为、责任等一些重要而敏感的问题研究的还不多、不深.但国内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已有较好的学科基础、较宽的学科途径、较浓的研究氛围,研究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和生计不可持续而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和农村稳定.在此背景下,研究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达到课题组预期的研究目标并为其他学者开展类似的课题研究提供经验借鉴,本文通过精心设计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对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农民失去土地是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但是,由于法律、制度的残缺,导致失地农民生活质量降低,生活水平下降,甚至倒退到贫困状态,不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该文在详尽分析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设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绵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践的评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保证其收入稳定 或生计可持续,不仅事关失地农民自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在对失地农民与失地农 民收入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就业、社会保障、财产性收入等方面研究内容进行 归纳、梳理并作了简要评述,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7.
开发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克俊  李瑛 《农村经济》2008,(3):105-108
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不仅关系到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生活来源,而且涉及到社会的稳定,该文对就业为什么是开发区失地农民问题的核心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开发区失农民就业的主要难点,对开发区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归纳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学者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征地制度改革的研究;二是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三是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研究。从研究文献看,目前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实证分析还不够深入,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探讨还不够系统等。提出必须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观点,深入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证性研究;对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要做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对政府提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职能做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适用可持续生计方法,构建了一个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因于分析法建立的农户生计资产评价模型,对西部10县(区)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其生计资产状况及生计策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伴随我国沿海经济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渔民失海问题愈演愈烈,失海渔民成为同失地农民一样的弱势群体,这种弱势地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失海渔民的生计脆弱性决定。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提出失海渔民的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从失海渔民的生计系统外部冲击与压力、生计系统内部风险抵抗、内外部抗衡结果三个视角分析其生计脆弱性,为失海渔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rise in the domestic price of oil products implied by the new import parity pricing policy for domestic crude oil is likely to pose some problems for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quantify the short-run adjustment problems involved, using the ORANI 78 model of the Australian economy.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a range of variables of interest, including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industrial and workforce composition and farm incomes. With fixed real wages, farm incomes are projected to decline by between 6 and 8 per cent.  相似文献   

12.
通过历史分析法,详细分析了日本林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原因。林业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林荒废、森林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导致日本森林资源低效利用的原因是:小规模的森林所有结构、国产木材产业的衰退、向非皆伐方式转变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同时,日本森林经营体制也存在种种问题,例如:林业合作社没能发挥出其应有作用、林业合作社的体制损害了林业体制的健全性、林业合作社没有起到促进扩大国产木材需求的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提出加快林业研究机构和林业合作社的功能变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我国粮食安全政策选择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应该充分认识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加大的问题,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国内基本自给,着重处理好进出口贸易与合理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水产品外贸日趋活跃,水产品的进出口代理已成为我国水产品外贸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在代理过程中,欺诈、违法、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本文指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企业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着信息获得渠道单一、缺乏对项目投资的科学理性评价、国内企业还缺乏合作精神、控制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应采取政府、行业、企业三方面协作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以使我国矿业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运作模式,提高"走出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开发利用海外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化程度低,在开发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根据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情况,构建矿产资源经济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资源和市场,以保障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森林资源非常有限,并非绝大部分都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如何才能够为森林生态效益的提供者给予一定的补偿,实现生态的公平性,建立出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就显得尤为关键,同时这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话题之一。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森林生态补偿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问题出发,通过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制度建设来完善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沟域经济生态景观存在问题和建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近几年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山区发展模式.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沟域经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伴随的生态景观问题,即存在生态景观文化规划欠缺、生态承载力研究不足、生态特色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和景观多样性差四方面问题,并对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石油贸易现状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简述了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中国石油对外贸易的方式、结构及其变化 ,以及中国原油进口来源等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中国石油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石油对外贸易战略对策 :一是提高国内供给能力 ,适当控制国内需求 ;二是根据中国石油供需情况适度进口 ;三是建立以中东原油为主的多元进口原油格局。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extent to whic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rowds in or crowds out domestic investment. The core of the pap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investment that includes a FDI variable and its estimation and testing with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1971–2000 and the three decades involved. The model is run for 12 countries in each of three developing regions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all three developing regions, FDI has, at best, left domestic investment unchanged, and that there are several sub-periods for specific regions where FDI displaces domestic investment. In particular, there seems to be crowding out of domestic investment by FDI in Latin America. If these results are in fact correct, they suggests the need for policies to make FDI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domestic invest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effects of FDI on domestic investment are by no means always favourable, that simplistic policies towards FDI are unlikely to be optimal and, foremost, that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economic policies that foster the domestic component of total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