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面对国际环境深刻巨变和国内发展阶段演变,都市圈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中承上启下的空间单元,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参与国际竞争、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地域单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高质量推进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分析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内在机理和现实诉求的基础上,提出南京都市圈协同创新存在创新主体发展不均衡、创新要素流动性不足和协同创新网络尚未形成等问题,应从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共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协作、共促要素自由流动等方面采取一致行动,促进南京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南京都市圈地跨江苏安徽,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和巢湖,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确定了都市圈旅游发展中心城市及各层级,并着力分析以中心城市为起、止点的旅游流及其影响因子,以及中心城市目标市场层级划分.研究表明,南京都市圈各城市,从旅游业综合现状和旅游流集散能力来看,其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性.造成这一不平衡性的主要因素是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资源状况以及客源接待和盈利能力等.  相似文献   

3.
崔红军  姜楠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115-116
都市圈及其规划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目前,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以下简称长三角都市圈)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的首位经济核心区,也将成为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率先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区域。以美国纽约都市圈和日本东京都市圈为例,分析我国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问题及瓶颈,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物流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涉及众多单位与部门,其显著特点是信息集成与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其有效运作离不开物流信息平台的支撑。而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构建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成功物流信息平台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南京都市圈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迫在眉睫,必将推动南京都市圈现代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都市圈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妍君 《中国市场》2011,(48):96-97
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域之一,但发展中存在着产业、社会、生态等诸多问题,制约了京津冀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协调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角度,提出促进京津冀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的发展使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成为备受瞩目的研究课题,本文阐述了滁州旅游形象设计的重要意义,对旅游现状进行调研及分析后,找出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滁州城市旅游形象设计系统的建议,以期能为滁州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进一步夯实双循环基础,打通沈阳都市圈内“政、经、商、贸”梗阻,需要构建圈内城市在交通、行政、服务、市场和产业方面的一体化与协同化发展新格局。因此,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及其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成为关键。本文以辽阳市为例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沈阳副中心城市建设和主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的问题,具体阐述了辽阳市如何抓住矛盾,突出重点,打通堵点,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以实现区域供求动态均衡。结果发现,辽阳在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方面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应当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以特色功能型副中心城市为建设目标,主动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  相似文献   

8.
"东向发展"中的安徽旅游开发与整合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旅游业在“东向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在深度剖析安徽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整合营销的理念,成立“东向发展协调委员会”,精心策划和打造安徽旅游品牌新形象,统一开发、包装旅游产品与线路,加大以旅行社为主力军的营销力度,促进安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京都市圈从规划至今,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城市特色、加强经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都市圈实质性建设的关键问题--要素整合依然举步维艰.本文在对目前南京都市圈要素整合的主要障碍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归纳了都市圈内要素整合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要素整合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三大都市圈的飞速发展外,南京、江苏、安徽以及哈尔滨等地也都在积极推动都市圈的建设。都市圈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各地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京津冀都市圈是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区域同样面临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区域性问题,如产业结构雷同、市场机制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协调、地方保护主义等。发展情况与一体化进程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伊始,中央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正式打造中国东部除长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12.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仅能极大推进滁州市新农村建设,而且对推进滁州承接转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滁州在保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明显的金融服务“三农”不够充分的问题,文章对滁州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强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都市圈总部经济形成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总部经济及其产业价值链与空间价值链为纽带的都市圈生产系统,正在成为都市圈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为提升都市圈的产业竞争力与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方式。长三角都市圈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都市圈之一,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南京为副中心的总部经济,应继续加强与长三角都市圈的联动发展,从长三角都市圈的自身优势出发,明确发展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政府部门要加大都市圈内各种区域资源的开发立法力度,为总部经济与都市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长三角各级政府之间要加强合作,重视政府在总部经济和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引导,避免盲目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了滁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环境和自身产业优势后,透析了当前滁州在产业营销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滁州在未来电子信息产业营销策划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与腹地是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中心城市既为腹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又依托腹地经济的滋养而发展壮大。"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倡导及实践,既是南京发展经济以及拓展腹地的内在需求,也是南京克服城市腹地软肋的重要机遇。如何借助"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契机,扩大南京城市腹地范围,实现南京中心城市与腹地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南京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归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做强哈尔滨都市圈对于拉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区振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优化都市圈产业布局,是做强哈尔滨都市圈的关键性环节。因此,研究哈尔滨都市圈的范围及其产业布局现状,弄清哈尔滨都市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哈尔滨都市圈产业布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推动南京都市圈发展,加快区域一体化、同城化进程,1月28日下午,南京、镇江、扬州三市领导会聚一堂举行座谈,共商宁镇扬区域战略合作。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主持座谈会,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南京市市长季建业,镇江市委书记许津荣,扬州市委书记王燕文,镇江市市长刘捍东,扬州市市长谢正义,南京市副市长陈刚以及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  相似文献   

18.
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江苏省政府于2002年12月30日正式批准了《徐州都市圈规划》,并由此确定了徐州作为江苏省三大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核心城市之一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对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区域差异问题进行SWOT分析,研究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差距,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不高,都市圈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状况较差且呈下降趋势。促进乌鲁木齐都市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争取自治区和中央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一带一路"战略给辽宁老工业基地带来了新的经贸发展机遇,如何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并发挥辽宁老工业基地应有的作用,是辽宁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归纳总结了"一带一路"战略给辽宁老工业基地发展所带来的四方面新的发展机遇,概括了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提出了辽宁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五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