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7月1日】正如俗话所说,“当中国打喷嚏时,世界其他地方就会患……”且慢,这难道不是用来形容美国时常用的陈词滥调吗?或许就是,但对于全球经济增长来说,这些天来中国经济减速几乎同美国经济衰退一样重要。北京能够驾驭其飞速增长的经济实现软着陆吗?或者说,世界将遭受美国、欧洲和中国经济虚弱表现的三重打击吗?  相似文献   

2.
王小剑 《宁波经济》2001,(7):8-10,46
伴随21世纪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新经济的兴起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世界经济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当我们步入新世纪之时,一连串的消息却成为这些耀眼的光芒之下的阴影:美国经济增长突然连续下滑;日本经济依然低迷不振,回天乏力,欧盟经济增长趋缓,起色不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经济之路似乎层峦叠嶂,迷雾重重,那么,如何看待,把握这些现象,并采取有效对策,从而实现宁波经济的稳步发展呢?不久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宁波市社科院院长,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余钟夫博士。  相似文献   

3.
一 几个世纪以来,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中心,随着世界各地区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也在变动着。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意大利港口由于远离世界商路,失去了独占东方贸易和欧洲商业中心的地位,世界航路中心转移到葡萄牙和西班牙。16世纪里斯本成了欧洲最大商港之一,西班牙成为欧洲最大的殖民帝国。随着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国衰落,17世纪荷兰成了欧洲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4.
SMEIF:现在世界经济不景气,欧洲债务危机、美国经济萧务,请问世界银行是否有制定一些货币政策以挽救经济?  相似文献   

5.
“世界工厂”是对“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这个概念的通俗叫法,来源于对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摇篮兰开夏郡的美称。当时英格兰东北部的兰开夏郡拥有大量失业的农民和来自非洲、欧洲其它国家的廉价劳动力,第一次产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大大促进了英国在纺织、钢铁、机械、采煤等产业上的崛起,并带动整体制造业的发展。于是英国以其占世界30%-50%的制造产量、20%-25%的贸易量而主宰了世界经济,成为第一个“世界工厂”。其后美国、日本先后于19世一、“世界工厂”的原意产业走纪9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纵观三大世界工厂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之音3月2日】自从中国股市2月27日暴跌以来,包括亚洲、欧洲和美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地区的股市发生连锁反应,连连下跌。世界股市连日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股市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相似文献   

7.
从目前国际形势看,在国际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欧盟成员国都无法单独同日本、美国抗衡。因此实行单一货币的最大动力就是欧洲各国结成一个整体同日本、美国相抗衡,加强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所以欧盟单一货币的实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欧洲统一的货币——欧元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货币之一。1.对国际经济和国际全融市场的影响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已从以美国为中心的一极体制过渡到美国、欧盟、日本之间基本保持平衡的三极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欧元诞生后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有竞…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失衡的今昔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生了六次世界经济失衡。历史上的几次世界经济失衡调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或多或少都会引起经济衰退。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对世界经济失衡做出综述,通过当今世界经济失衡与历史上五次失衡的纵向对比,以及当今美国经济失衡与近三十年世界各国失衡的横向对比,找出世界经济失衡的一般规律,以及对当今世界经济失衡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如何评估中国崛起的经济基础呢?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日本经济学家正村公宏在《东洋经济》上发表的文章中声称:虽然现在美国世纪还没有结束,但21世纪将成为日本世纪。的确,80年代末期,日本经济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国民殷富,百业昌隆,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一举确立,巨型企业的触手向全球探伸,“东洋奇迹”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当时序演进到达21世纪的前夜,我们能够轻松地断言:美国世纪还远未结束,日本世纪还远未到来,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西欧经济稳步回升,在冷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三足鼎立”的格局中,只有日本成了“软足”,自90年代初,日本经济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状态,连续几年维持在“零增长”水平,1998年预计出现1%的负增长。日本经济缘何风光不再?日本经济将何去何从?本文将对日本经济现状的背景进行分析,并对其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海外经济评论》2006,(50):23-23
【英国《泰晤士报》12月3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世界经济明年不会因为美国经济的下滑而骤然减速,欧洲和亚洲将取代美国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8,(4):17-19
我们生活在一个正和世界经济中,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了大约两个世纪。我相信,之所以民主成为政治规范、帝国基本消亡、合法的奴隶制度和农奴制度不再存在、几乎世界各地的幸福指标都已上升,原因正在于此。那么,我说的正和经济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这样一种经济——在这种经济中,每个人都能变得更加富裕,人均实际收入能够无限增长。  相似文献   

13.
许扬 《特区经济》1991,(2):51-52
<正> 前一时期,我去集团公司驻海外企业了解情况,先后到过一些国家和地区,做过一些考察,现对去年世界经济形势和今年的展望谈点看法,对今年投资发展、开拓国际贸易谈点意见。回顾(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几个资本主义工业国的情况。据经济学专家分析,当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4个成员国中,其经济脚步不一,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陷入衰退或濒临衰退,如美国、加拿大、英国;一类是仍有较强劲增长的,如日本、德国和比利时:另一类是处于经济增长放缓的类型。美国经济去年已临近衰退。美国政府公布的一系列经济统计数字表明,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出现负增长已成定局。这次美国经济衰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14.
【印度《商业旗帜报》1月13日】世界经济带着比近代记忆中任何时候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焦虑)步入了2009年。尽管金融危机似乎在美国和欧洲受到了遏制,但其所带来的全面影响还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变得清晰。发达国家陷入了自大萧条以后最糟糕的低迷时期。但这次经济衰退究竟有多深多长,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些朋友很关心美国与伊拉克开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问题,要我谈点看法,下面就以朋友问我回答的形式谈些意见。问:一打起来,中国的油价会涨吗?答:一打仗的话,中国石油价格是会涨的,但是国家是在做一个调节。通过政府的作用进行调节,能够防止油价过大的波动。问:请具体谈谈美伊战争对中国期市,尤其是对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品种的影响。答:这个问题我没有研究,做国际期货的人预计到这个战争发生,会首先把期货价格抬高。问:一旦战争爆发对美国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是对军火有比较大的刺激?答:美国的战争目的就是要刺激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属于西方。21世纪又将是谁的呢?美国和欧洲已经大势不再,只有45%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将继续执世界经济之牛耳。社会发展并非遵循着线性的规律,现在作出预测还为时过早。然而,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与欧洲传达出的印象是他们缺乏战略眼光,并且在世界的变化中坐井观天。如果没有一个根本的变化,欧元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正在向萧条经济回归 21世纪伊始,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近三分之二的美欧日经济同时减速.美国从2000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9·11"恐怖袭击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2001年第三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为-0.4%.日本和欧洲经济也呈衰退或减速迹象.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前瞻世界经济,财经界一个占优的看法是,2015年世界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国怎么做。客观地看,无论短期还是“后危机”以来的长期态势,这个判断都没错。短期来看,在全球大经济体中,时下除了印度经济而外,唯有美国经济在走强。别的要么在徘徊甚至在收缩,要么在减速。由此强化着美国引领世界经济与政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角度看世界经济失衡: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对世界经济失衡做出综述,通过当今世界经济失衡与历史上五次失衡的纵向对比,以及当今美国经济失衡与近三十年世界各国失衡的横向对比,找出世界经济失衡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失衡形成了两种观点:崩溃论、调整论。笔者认为,当今失衡能否维持取决于美国能否保持快速的经济增长。如果美国经济出现下滑、世界各国不能协调解决失衡,必然会引起世界经济动荡,在危机来临之前需要中国做好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以来,西方舆论对中国经济的评论很多,有许多言论一反过去大谈中国威胁论的态度,为中国经济大唱赞歌。法国《回声报》副主编伊兹拉莱维奇2月份发表了一部《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的著作,立即上了畅销书排名榜,法国的主要报刊都刊登了这本书的摘要、书评和相关辩论。美国《新闻周刊》5月份发表了一组有关中国的文章,称21世纪为“中国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杂志8月份发表了几篇有关中国的文章,称中国掌握着世界经济的关键。中国经济真会决定世界经济的未来吗?这一片赞扬之声中有多少是中国经济的实际影响,有多少是夸张成份?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