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意产业的含义与特征 (一)创意产业定义与范围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如下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富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但是,在实际的政策运用或政府的产业统计中。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创意产业内涵与外延界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的国家。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占其GDP比重已超过8%,增长速度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速的两倍。目前英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1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入口总数8%以上。英国政府在融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成为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内涵和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内涵 文化创意产业有时又称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已成为近年来各国经济中一个炙手可热的新概念.英国创意产业工作组给出的定义是"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2006年12月,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制定发布<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艺术和古董市场、手工艺品、设计、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和广播等.此外,文化遗产、旅游和博物馆行业也被认为与创意产业关系密切,尤其是在服务方式方面适合于创意产业的定义.  相似文献   

4.
创意产业的概念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专责小组首先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 定义,“源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和取用,具有创造财并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并根据该定义,英国人界定了休闲游戏软件、电视与广播、出版、表演艺术、音乐、电影与录音带、时尚设计、工艺、广告、建筑、时装设计、软件、古董等 13个行业为创意产业。1990年美国等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创意产业理念的国家。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占其GDP比重已超过8%,增长速度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速的两倍。目前英国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1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占英国就业人口总数8%以上。英国政府在融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成为世界的典范。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已成为伦敦的核心产业2001年,伦敦创意产业的总产出大约为210亿英镑,约占英国创意产业总产出的1/4。伦敦人均创意产业产出2500英镑,高出全英国的人均创意产业产出一倍以上。伦敦创意产业的产出仅次于商业服务业(320亿英镑),成为伦敦缔造财富的第二大产业。1995年-2000年5年间,创意产业产出年均增速达8.5%,超过了其他各个产业。此外,高度多样性的创意产业还取得了生产率年增4%,就业量年增5%的优异表现。创意产业成为伦敦经济根本转变的组成部分。在商业  相似文献   

7.
创意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它在发达国家提出不过7年, 已经每天为世界创造高达220 亿美元的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美国和英国等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其增长速度已分别达到14%和12%。“创意时代已经来临”,“从信息经济到创意经  相似文献   

8.
《科学投资》2007,(12):72-72
2007年10月31日,是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推出“展业通”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周年的日子。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正式推出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版权保证贷款,并与北京天星际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首笔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版权保证贷款借款合同,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中小企业以其自主版权实现融资创立了重要的范例。首笔版权保证贷款标志着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在知识产权融资方面创新探索又向前迈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从开放经济下,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创新可以在多个阶段为创新企业、创意产业带来超额利润,形成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创意产业强调“创造性”对价值创造的作用,通过改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创意产业自从诞生就对所在国、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的正向影响。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国外和香港特区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经验总结 自英国1998年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这一概念以来,创意产业已超过其老牌金融业,跃升为一个有强劲上升趋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曾经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痛苦挣扎的韩国,在短短几年内.经济重新崛起,其背后最活跃的因素,恰恰是文化精神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1.
张画录 《时代金融》2012,(35):197+200
<正>近年来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在目前极不景气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意经济更是一枝独秀。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起源于二十世纪末的英国,它强调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创造巨额财富,增加就业人数。英国藉此很快摆脱了当时的经济困境。在英国示范效应下,创意理念很快被全球广泛接受,诸如澳大利亚、芬兰、新加坡、德国、日本、韩国等,美国更是宣称"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2.
苑菲 《青海金融》2023,(5):52-56
银行业反洗钱监管模式正在由“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化,规范的监管程序、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合理的监管资源分配均是构成有效、成熟监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第四轮反洗钱国际互评估中,英国、美国和俄罗斯在有效性指标3“监管”和指标4“预防措施”的评级均为“一般”,但在合规性指标建议26、建议27的评级中体现出差异。本文从互评估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国、美国、俄罗斯银行业反洗钱监管模式的不同特点,并得出相关经验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其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以及经典案例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主论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发展论坛”上,专家和学者再次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贸促会承办,北京贝都因资讯责任有限公司特别公关合作。  相似文献   

14.
恰逢《十月围城》、《刺陵》、《三枪拍案惊奇》等国产大片在贺岁档期“厮杀”一片之时,截至2009年12月20日,62.06亿元的2009年度总票房数字被披露出来,同比增幅达到42.96%。当然,影视制作只是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朝阳产业”的小小缩影。纵观整个文化创意产业,它不是一叶孤舟,其发展的背后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及金融业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海淀科技园区作为全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园区,具有促进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在2005年5月28 日就建成了全市第一个创意产业基地——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在近一年的实践中,探索了“孵化器 基金池”的发展模式,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证明以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推进产业发展的模式不失为发展北京创意产业的一种较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在2006年开局后,2007年进入了开拓年。影视、动漫、艺术品交易、出版、演出这些行业在2007年将“创意”出什么样的果实?文化创意怎样“创意”出新型的创意经济,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柯希正 《云南金融》2012,(6X):320-320
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社会网络的分析日益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构建为基点,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进化的规律和过程进行分析,旨在缓解和规避当前中部二线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悖理"现象,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建设实践与理论的相契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成为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范式,特别是高新科技产业社会网络的分析日益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构建为基点,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进化的规律和过程进行分析,旨在缓解和规避当前中部二线城市在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构建过程中出现的"悖理"现象,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社会网络建设实践与理论的相契合,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际社会在反洗钱实践中,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风险为本的方法”原则体系。目前,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在金融业反洗钱制度设计和实践中已经贯彻该原则。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也于2007年6月颁布了“基于风险的反洗钱/反恐融资方法指引”。如何适应当前国际国内反洗钱形势需要,探索建立基于风险的反洗钱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文化生产力被激活,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进入了快速成长期。然而,资金往往是制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鼓励金融业为文化创意产业输血、扩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解资源能源瓶颈的重要举措。金融与文化的结合,不仅能有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也将引领金融企业驶向一片蓝海。自2008年起,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为支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和完善专业化服务机制,改进管理模式,加大产品创新,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发展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北京分行怎样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市场发展不完善、风险高的问题?银行如何才能与文化创意产业顺利对接?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北京分行王珍军行长进行了专访,梳理回顾了北京分行为助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绩,并具体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金融产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