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广东等九省提出“珠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构想,为我国东、中、西部路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形式。文章在总结分析“泛珠三角经济圈”路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路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一体化发展现状,提出了路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沈静  陈烈  孙海燕 《经济地理》2004,24(4):494-498
全球化加速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湛江市周边区域环境发生着变化,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文章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湛江市的区域地位(包括区位条件、区域优势和区域地位),对湛江市域发展战略进行了思考,提出战略目标和重点,主要在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以及实施点轴带动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正楚  张良桥 《经济地理》2006,26(6):912-914
通过政府牵头,泛珠三角经济圈的“9 2”[1]个地区形成了区域经济圈,但这种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推动的区域经济圈是否具有长期稳定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建立一个泛珠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长期稳定合作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地区在选择区域内主导产业时应充分考虑到产业的互补性,得出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冬平  杨友孝 《经济地理》2005,25(2):169-172
随着珠三角以城市为主体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战略应运而生。建设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泛珠三角构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在于:①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经济圈概念;②以制度整合为突破口,扫清体制障碍。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是组织创新、机制整合和框架重构。  相似文献   

5.
李继东 《经济地理》2008,28(2):250-254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已由地缘政治时代两极化转向区域化、多极化、一体化混合成长互相影响的地缘经济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是实施中国南向战略的关键与前提之一,应高度重视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与整合。在地缘上,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构建将对环南海经济圈的经济合作,东亚走廊的形成,珠江大都会带的兴起及点轴开发形成的南向"桥头堡"效应,海洋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成中国南向地缘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6.
当前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开始面临困境,内部的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态势有增无减。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整合模式相比,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整合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烙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效应是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与东部开放结合起来,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对外经济战略融合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建立“泛珠三角” 发展对外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湘滇 《经济师》2004,(6):222-222,224
广东“珠三角”经济排头兵的地位日益受到“长三角”的威胁 ,区域统一大市场对经济的巨大作用 ,使广东和周边八省份及港澳准备联系起来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 ,从而提升广东及周边地区的国际竞争力。文章从各地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及对外贸易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说明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对该区域对外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珠港澳大桥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资源整合,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中山作为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着珠三角城市群新的竞争与合作形势,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立足珠澳经济圈,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主动参与区域合作与发展,努力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促进中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已经付诸实施的“十一五”规划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打破省级行政区划的界限,首次提出区域规划的概念。随着规划在实践中的展开,我国正由省份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区域经济一体化将迅猛发展。就目前看,区域经济合作形式主要体现在行政区相连或相近的两个或多个独立经济单元之间的合作,如“泛珠三角合作”、“长三角合作”、“环渤海经济圈合作”等。作为这一重要战略思路的延伸,近两年来,各省区也开始从大区域、大产业的角度出发,跳出传统行政区经济的思维模式,进行区域空间形态的整合,其特点就是点线布局、带状思维。例如,安徽省把皖江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产业转移与金融服务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宝熙 《发展研究》2009,(11):41-43
产业转移作为产业在地区间流动的经济现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全面推进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打造,福建省在进行产业转出与承接产业转移时,必然带来大规模的项目融资及其他新的金融需求。为此应抓住海西建设契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闽台金融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唐经济圈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现了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强大的拉动力,城市圈已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武汉城市圈从2002年开始规划并逐步实施,经过几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  相似文献   

12.
本通过对湖南的区域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分析,阐述湖南在泛珠三角经济圈中的竞争优势,以及提高湖南经济竞争力的资源优势与经济条件,并从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及制度等方面对如何提高湖南在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竞争力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是一个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步入提速阶段,关系全局的协议性战略。一个功能齐全、分工明确、高度开放的超大经济区——泛珠三角正蓄势待发。CEPA的实施,充分体现了逐级扩散区域经济圈的原理,充分体现了“善用一国优势,实现两制互补”的特色,使我国处于东、中、西部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优势互补,构建现代物流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4.
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范围内将形成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大都会带。腹地是经济中心城市高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珠江大都会带与其腹地的联系是整个经济区域实现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中的广武经济走廊正是珠江大都会带腹地拓展的北向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对泛珠三角经济区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分析,珠江大都会带北向经济腹地应在广武经济走廊轴线上拓展:韶关轴线—衡郴轴线—长沙—株洲—湘潭轴线—岳阳轴线—武昌轴线。广武经济走廊将成为珠江大都会带进一步联通和整合华中经济的战略通道。最后,提出了广武经济走廊的经济整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信息产业合作是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十一五”期间,在信息产业合作中,泛珠三角地区应从信息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整合、信息化合作体系建设、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协调合作机制构建等三个方面来推进区域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合作进程。本文在分析云南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参与泛珠三角区域信息产业合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探讨三大都市经济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对明确旅游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三大都市经济圈旅游经济增长的因素,发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是影响其旅游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三大都市圈旅游经济增长的战略构想,即确定旅游为新经济增长点,推进旅游业技术进步,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产业集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因此,我们要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合作领域,与中原经济区、太原城市圈等合作发展,积极融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8.
踏入2004年,大珠江三角洲(广东、香港、澳门)区域合作又一番新景象,恰如“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备受瞩目的内地与港澳更紧密经贸安排正式启动,粤港、粤澳联席会议就合作的新架构、新机制,发展总体思路及近期合作的重点达成共识,按照“前瞻、全局、务实、互利”的指导原则,在CEPA的总体框架下,争取经过10-20年,将大珠三角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中心之一,这些都标志着大珠三角经济融合和一体化的发展迈向了新的台阶。同时,泛珠三角经济圈(即9+2, 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海南、四川、云南、贵州加港澳)的联动风帆正扬,这不仅为大珠三角地区经济拓深腹地,扩展空间,更能通过大珠三角的辐射力为西南、华南、中南等区域经济走向世界提供起飞的引擎。而处于“一国两制”交汇区的澳门,在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京津冀,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圈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从产业经济角度,服务业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提升经济圈的综合产业竞争力;从区域经济角度,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能有效促进京津冀经济圈各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从而优化经济圈的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实力。一、京津冀经济圈服务业协调发展状况1.京津冀服务业初步呈现协调发展的良好迹象。京津冀服务业的产业合作方兴未艾。旅游业方面,京津冀三地正酝酿建立无障碍旅游的合作机制,力求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区域旅游业的品牌;软件业方面,北京和天津的软…  相似文献   

20.
自从“9+2”这一中国目前最大的区域经济区的合作启动后,截止2005年一月底为止,先后有“9+2”省区的三十多个政府部门、机构和民间团体对口举行了一系列会议,签定了相关的协议,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全面启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为把泛珠三角经济区共同建设成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广阔、充满活力的区域经济体系”,逐步打造泛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国际品牌,树立区域经济的特殊形象,提高泛珠三角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搞好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的合作互动发展无疑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泛珠三角省区GDP及其三次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