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一)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演进1.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9年的15849.2元,扣除物价1-.涨指数,按可比价计算的增长幅度为888.3%,年均递增7.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1元增加到2009年的4938元,按可比价计算的增长幅度为671.3%,年均递增6.81%。  相似文献   

2.
一、内蒙古城乡差别的状况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1.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改革开放26年来,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在不断扩大,呈剪刀差状态.如表1所示.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70元,2004年扩大到5517元.2000年至200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共增加726元,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量3430元的21.16%.  相似文献   

3.
张晶 《北方经济》2010,(5):18-20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够协调等问题。一、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状况(一)城镇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2002年以后,我区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  相似文献   

4.
一、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够协调,经济与收入共同增长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城镇居民内部和农牧民内部收入、地区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三是城乡居民收入虽有较大幅度上升,但是不够稳定。  相似文献   

5.
《发展》2013,(10):I0001-I0001
合作市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市),全市辖6乡4个街道办事处,2012年末总人口为9.2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7万人,占总人口的37.6%;贫困人口1.28万人,贫困面达36.9%;2012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702元,较上年3185元增长16.23%,(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82.36%,全国平均水平的58.6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867元(为全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81%,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6.49%)。按照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藏区扶贫规划要求,以中央和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为指导,全市扶贫开发坚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大幅度下降,说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然而,内蒙古农牧民增收面临的问题也比较严峻,实现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达到超越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目标,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扎实有序地实践。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对于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实现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居全国第10位,比2005年增加8561.21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8.
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23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71.1元,比上年增加1300元,增长15.4%,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第二。如果折算成美元,则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256美元。这是自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也是1996年以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最快的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表示,从今年起,江苏将实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2010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93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9118元。也就是说,居民每年收入要增长10%左右,七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5872元,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为18236元。  相似文献   

10.
一、我区农村牧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难点 (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增收难。在农村全面小康综合评价指标中,农牧民收入占20%的权重,是头等重要的指标。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农牧民收入的发展轨迹呈稳步提高态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1元提高到2002年的20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递增6.07%。然而,从近几年农牧民增收形势看,2000年农牧民收入增长1.3%,2001年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和2009年一样,都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年份。从图中可看出,2007年以来,由于城乡统筹发展、农产品价格稳步提高、惠农政策持续有效等因素,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逐渐改变以前大大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开始快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年来,伴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山东省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14-56元增加到1997年的2292元,净增2177-44元,年均增长114-60元,名义增长率高达年均16-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为年均9-1%。与此同时,在全省农村居民收入高速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或隐含着一系列需要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日趋扩张,便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鉴于此,本文拟从规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城乡收入鸿沟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城乡收入比为衡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指标,选取2010-2014年全国31个省居民收入数据,比较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的城乡间和城乡内的收入比.研究发现,中国城乡间居民人均收入差距较城镇和农村内部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更为显著,但是2010-2014年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14.
《天津经济》2005,(11):14-16
一、我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迅速。从1978年到2003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88元和153元分别增至10313元和5861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5%和17%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的背景下,财产性收入将成为居民收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虽然基数小,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但增长势头非常迅猛。随着居民投资、理财渠道的拓宽,财产性收入将呈现出更快增长的趋势。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  相似文献   

16.
陕西城乡居民收入低制约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消息说,今年.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9075元.较去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长9%。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期待的好消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金秋九月,我有机会第一次到浙江宁波,参加全国党委办公系统的一个工作会议。宁波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改革开放以来,543万宁波人民在93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的业迹。从1978年到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从20亿元增长到1310亿元,人均GDP近3000美元;财政收入从5亿元增长到194亿元,人均财政收入近3600元。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1911元和5362元。  相似文献   

18.
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关系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已成为当今社会引人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才可带来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因此,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也必须研究经济增长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内蒙古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一直在全国各省市间居于后位,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内蒙古经济力争快于全国平均速度增长,实现“走进前列”的  相似文献   

19.
《老区建设》2014,(3):6-7
北京2月13日电2013年我国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张俊卿 《北方经济》2004,(11):41-43
据内蒙古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3年内蒙古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4.6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2%,已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农村牧区劳动力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状态以及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都很低的现状,使得内蒙古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同全国相比,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上,严重制约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只有真正解决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和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问题,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内蒙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