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诉活动中的人权保障,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权保障外,还要重视对被害人的人权保障。加强被害人人权保障是21世纪初域外刑事诉讼立法的最新发展趋势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司法实践中被害人保护存在一些缺陷,如,在侦查阶段,被害人的控告权得不到保障;在审查起诉阶段,被害人对免予起诉和不起诉的申诉权,因其不享有当事人地位,而使该申诉权得不到保障等。因而需要强化保障被害人权益的意识,保障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2.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体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赋予被害人在诉讼全过程中的一系列权利。本文试就如何保障被害人的诉讼权利略陈浅见。 一、克服畏难情绪 树立保障观念 新刑诉法在保障被害人诉讼权利方面,作了具体而系统的规定,明确被害人享有下列八项权利:1、控告权。2、对不立案提出异议权。3、侦查起诉过程中对证据或者案件处理发表意见权。4、对不起诉决定的申诉  相似文献   

3.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问题是现代各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之一,我国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存在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主观认识存在误区及立法不完善。为更好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提高全民尤其是司法工作者的法律水平、法律意识,强化被害人维权观;同时必须完善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立法机制。  相似文献   

4.
刑事审后程序是指除审判监督程序外刑事判决生效后一系列程序的总称,包括刑事执行程序、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程序以及刑罚被执行完毕人员的前科消灭程序等内容。刑事诉讼法学界除了对作为刑事审后程序重要内容的刑事执行程序研究较为充分外,还没有人对刑事审后程序作过系统的专门研究。对刑事审后程序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建立和完善被害人损害赔偿制度和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建立刑罚被执行完毕人员前科消灭的法律制度,不仅有助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孙会萍  齐新海 《时代经贸》2007,5(12X):233-233
在对佘祥林案件的愤怒震惊之余,笔者一直在思考,侦查阶段,这个收集证据,为打击犯罪可谓立下“汗马功劳”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到底应该如何改革,往哪个方向走。本文从侦查行为的失控化,侦辩双方的失衡化,启动程序不透明,实体要件过于原则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侦查阶段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加强侦查阶段的监督与控制以及加强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与权利等角度提出了对侦查阶段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犯罪嫌疑人在刑事诉讼中有辩护的权利,辩护权可以自行行使,也可以委托律师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虽然规定了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但是对律师“刑事辩护人”的地位并没有明确.立法不利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定位,没有客观体现对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也不符合刑事诉讼法律发展的国际趋势,因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的修改中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体现了诉讼地位,诉讼地位的正确定位又影响着律师的权利大小。目前我国的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过低直接影响着执业的权利及其我国刑事诉讼后续阶段的控辩平衡。因此必须在刑事诉讼法中直接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辩护人”的法律地位和赋予律师相应的执业权利,比如律师在讯问时的在场权和调查取证权。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人权的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刑事证人权利保障是诉讼中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行法律缺乏对证人权利保护的有效机制,导致中国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案件事实的查明,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因此,要化解证人出庭难问题,必须完善对证人权利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黄利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1,(6):234-236,241
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营造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建议,阐析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可行性,并进而提出了建立中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2007年开始,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已经在浙江省检察机关中试行了四年时间,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以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检察院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实践为依托,试图阐明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以利于今后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在对佘祥林案件的愤怒震惊之余,笔者一直在思考,侦查阶段,这个收集证据,为打击犯罪可谓立下"汗马功劳"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到底应该如何改革,往哪个方向走.本文从侦查行为的失控化,侦辩双方的失衡化,启动程序不透明,实体要件过于原则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侦查阶段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加强侦查阶段的监督与控制以及加强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地位与权利等角度提出了对侦查阶段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某些领域具体机制的变革,社会的内在矛盾以及更深层次的矛盾愈加明显和尖锐,刑事犯罪导致社会秩序严重失衡,致使犯罪者与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之间处于尖锐矛盾状态,但在国家垄断刑事追诉权,禁止私人报复性救济的前提下,被害方无法通过自身力量实现对权利的保护。基于公权力保护私权利的义务,国家应该负起保护公民安全和弥补被害人损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刑事被害人应享有获得犯嫌人损失补偿,以维持其正常生活的基本权利,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害人的补偿往往不能得到有效的实现。为了切实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我们应该尽快建立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从而维持社会的安定有序,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文章在分析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基本概念、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建构我国本土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承担犯罪行为、结果的被侵害人,在国际司法潮流的推动下,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各项权利保护日益受到忽视.尤其是在个别民意案件中,被害人往往在承担诉讼不利的结果同时,还要被民意侵入正常的私人领域,承受不该有的非难.本文试图通过"药家鑫"案件、"邓玉娇"案件,分析刑事案件被害人在民意中的不同结果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钦  李正 《时代经贸》2007,(5Z):166-167
尊重和保护人权,在法治框架下行使司法权力,在侦查过程中注意权利维护,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学生在涉及刑事诉讼时,无论是作为嫌疑人、被告人还是被害人,为其提供法律援助非常必要。它可以保障高校学生作为被追诉者的程序主体地位,为不同条件者创造平等的诉讼条件,督促诉讼活动依法进行,促使刑事实体公正实现,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5,(11)
我国技术侦查制度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规定也过于模糊、笼统,立法应在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启动标准、实施主体、审批程序、监督机制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救济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在有效发挥技术侦查的制度功能同时,充分彰显人权保障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包括可以准确认定案件的性质,为侦查划定范围、指明方向,并认定罪犯.但是目前刑事技术仅处于次要的地位,只有在侦查破案出现困难或者重大疑难案件时,才使用技术侦查.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应当提高刑事技术的应用范围,转变思想观念,使刑事技术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相似文献   

19.
徐桂兰 《发展研究》2007,3(10):97-99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是国家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又没有得到充分赔偿的被害人及其家属,通过法律程序给予一定物质补偿的制度.本文试就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述,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对我国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兴技术侦查措施,大数据监控技术在新经济业态下互联网技术发展过程中对网络信息犯罪侦查打击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大数据监控本身的超前性与对象不特定性,导致其在刑事司法过程中存在程序矛盾与权益冲突。因此,本文分析新经济业态下大数据监控措施的立法背景,探讨网络犯罪打击中的数据监控立法现状与困境,提出应针对大数据监控技术本身进行立法完备,做到权利边界明确、程序有效衔接、日常监管到位,由此保障公民网络生活合法权益,保护平台经济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