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5,(9):36-37
如何满足用户的刚性需求,达到每大都必须用到的依赖度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能否留住用户的关键,从这个角度出发,逆向追溯可穿戴设备能提供的价值和服务更加有际可循。运动、睡眠、膳食监督管理这些对用户的吸引力比较有限.自律能力较强的人根本不需要这些玩意儿的提醒,仅提供相关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存在价值也可由可无。然而,随着移动支付从手机转向智能可穿戴设备趋势的到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移动支付的功能被挖掘的同时也迎来了可穿戴设备的“第二春”。  相似文献   

2.
日前,盛大旗下的果壳电子在北京发布了全新品牌GEAK,同时还发布了智能手表、智能戒指以及智能手机等四款最新产品,这是国内IT企业在可穿戴的个人消费领域的"先声夺人". 回顾一下近期被热炒的可穿戴设备,关注度最高的可能是谷歌眼镜和苹果的iWatch,而包括三星、英特尔在内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抢滩这一市场.在医疗保健领域,可穿戴计步器等产品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3.
正10月9日,据透露,百度正着手研发智能自行车OS(操作系统),以百度大脑为核心引擎,实现自行车的导航和社交等功能。同时,具有多项智能的百度智能自行车Du Bike样车已进入测试,有望于年底面世。点评:以百度大脑为核心,百度确实正往智能硬件领域发力。除了可穿戴设备,这款Du Bike又将是一款高大上的智能产品。但与目前大部分可穿戴智能设备  相似文献   

4.
《金卡工程》2014,(11):51-51
正11月4日,北京——全球领先的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商握奇在法国巴黎"智能卡身份识别工业展"暨"巴黎卡展"(CARTES)上正式为其首款智能可穿戴支付设备Sharkey~(TM)揭幕,新加坡Ez-Link、法国EMKA集团、中国银联等客户也出席了此次发布仪式并参与了新品揭幕仪式。Sharkey~(TM)是握奇推出的首款具备近场支付功能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有手表和手环两种形态,通过蓝牙连接  相似文献   

5.
它们或是凹了一个很酷的造型,或是在帮你获得健康生活上颇有建树,或是使你平时不怎么注意的身体部位大放异彩.没错,它们就是可穿戴设备. 在上一期中,我们介绍的可穿戴设备都是上肢的——手腕与指尖.在这一期里,我们再来看看身体其他部位与智能设备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3月19日,谷歌发布了针对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智能手表)的专属系统AndroidWear,凑巧的是,苹果公司代号为Heahhbook的健身与健康追踪应用程序此前也被泄露,具体这个应用是用在iPhone还是传闻中未来的iWatch上尚不得而知。加上早些时候三星之前两款运行Tizen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Gear2和Gear2Neo开发下具包(SDK)的正式推出,苹果、谷歌、三星这3家代表3个不同生态系统厂商在可穿戴设备的绞杀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7.
正智能手机是过去几年全球半导体产业增长的主要引擎,从今年起智能手机增速有所趋缓,然而增长远未结束,4G普及有望延续手机芯片强劲增长2-3年。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的快速崛起,带来的芯片需求空间亦不逊于PC和手机,潜在市场规模均为数百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中国智能终端芯片产业面临三大机会:3G智能手机到4G-LTE技术演进所带来的芯片变化需求;4G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  相似文献   

8.
作为可穿戴设备元年,半年过去了,至今没有一款能具有苹果iPhone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力的产品。名气大如谷歌眼镜,也只是科技范的试验产品,而非销售品。而就中国市场而言,普通用户可能听说过一些手环、手表的名字,但绝对无法留下清晰烙印,而在个别产品跳票、质量差的负面影响下,整个可穿戴设备仍处于“行业叫好不叫座、产品更是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局面。大家翘首以待新的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其悲观的情绪开始在业界蔓延。  相似文献   

9.
陈贤 《上海保险》2018,(3):26-27
近日,记者从一家寿险公司获悉,该公司正在与张江高科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洽谈,尝试利用该公司研发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开发可变动保额的保险产品。  相似文献   

10.
《金卡工程》2015,(9):37-39
2015中国智能穿戴产业高峰论坛汇集了近干名行业精荚。在深圳威斯汀酒店隆重拉开了惟幕。本届论坛邀清到了来自可穿戴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的芯片商、技术提供商、产品制造商、廊用服务商、渠道商等大咖,在这个破冰的关键时刻,共同商讨如何打造百万级智能可穿戴产品。  相似文献   

11.
《金卡工程》2014,(11):42-43
正左右移动支付命运的最大问题是能否让那些习惯用现金进行支付的消费者感受到真正的便利,通过智能手机进行支付很显然还难以激励消费者抛弃现金支付方式,而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支付看起来要更加便捷,反过来说,如果可穿戴支付足够方便的话,还能刺激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可穿戴设备。在为可穿戴设备加上与支付相关的功能之后,人们将会逐渐认识到可穿戴设备的优势所在,比如随时使用、方便快捷以及安全度更高等。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可穿戴设备正在快速发展,保险公司也在一定领域进行了应用.本文介绍了可穿戴设备在保险行业的应用与作用,对保险行业的带来的挑战,并对可穿戴时代“互联网+保险”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迅速发展,基于其易携带、可监测的特点,该类设备在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价值也备受关注.可穿戴设备可对被保险人实现多种健康指标的实时监测,鼓励被保险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可以捕捉早期疾病信号,提醒被保险人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诊疗成本.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可以促使用户参与带有经济激励的运动计划之中,以有效的健康管理手段降低被保险人的索赔率和索赔金额,从而改善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可以说,可穿戴设备在健康保险领域的应用极具潜力.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典型的商业案例,分析可穿戴设备的应用价值,并对国内如何推动可穿戴在健康保险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可穿戴设备与银行的关系,开始变得与智能手机一样了。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成熟与可穿戴设备的逐渐普及,可穿戴设备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一个制高点,同时也是金融领域版图再拓延的好时机。没有人怀疑,可穿戴设备会是2014年最热门的趋势之一。据Juniper网络公司统计,今年可穿戴市场销售额达15亿美元,将超过去年8亿美元的销售额。从移动互联网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带来划时代的意义,引领了一个新的市场生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两年,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是一个热点话题,各界纷纷讨论这一新兴的领域将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巨大变化,这其中以智能手表最具有代表性。智能手表作为一种先进科技的代表,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拥有计算功能的手表始终局限于专业领域。那么智能手表它到底“智能”在哪里?这种新产品的创新能真正带领行业走向未来吗?  相似文献   

16.
有研究认为,全球仅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到2018年将达190亿美元。这一鲜明的数据,都强烈地预示着全球智能硬件大潮正向我们袭来。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科学家已经设计出可以通过人体热量产生电能的设备。这种小而灵活的发电器是由玻璃和织物制成,可用于心脏监测器、智能眼镜和其他可穿戴设备。据该发电器制造商表示,目前正对其再开发,以实现给智能手机充电,并期待这一技术可用于更为广阔的范围,如汽车、工厂、飞机等。  相似文献   

18.
李焱 《投资北京》2014,(6):80-82
小米智能路由器、智能可穿戴设备、“万能芯片”、大数据可视化、国内首个行人导航地图、家用远程健康服务系统、骨传导助听器……5月14日,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110多家中关村智慧企业携500多项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集体亮相,共同打造了中关村智慧方阵。  相似文献   

19.
《金卡工程》2015,(10):47-47
到了2015年底,NFC与可穿戴智能设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它们对生活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预想中的画面,很大程度上仍局限在近场支付领域。而事实上,几乎所有新上市的Windows电脑与Android设备都支持NFC功能,包括iPhone也有,不过暂时没有开放接口。但是我们生活中很多场景仍显得不够智能,也许Apple Watch带来了一些改变,但仍然不够。  相似文献   

20.
PC下滑,移动终端错失先机,英特尔在挽回这两个市场的同时,目光已经放在了可穿戴式设备。4月2日,英特尔全球CEO科再奇在2014年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宣布,鉴于深圳智能硬件整体的创新环境,英特尔将在深圳设立智能设备创新中心,并且战略投资1亿美元设立"英特尔中国智能设备创新基金",用于拓展新的市场机会。英特尔对深圳硬件生态圈寄托了厚望,英特尔将春季IDF从北京搬到了深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英特尔在平板领域正在与深圳产业链开始大规模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