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榆社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到1988年末,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033个,从业人员9283人,占农村总劳力的26.5%;完成总产值2640万元,按可比口径衡量,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多,比1978年增长4.3倍;实现利润332万元,比1978年增长4.5倍;上缴税金98万元,比1978年增长4.8倍;全县农民人均从事乡镇企业纯收入76.9元,  相似文献   

2.
徐翔 《经济纵横》1990,(7):40-4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社会总产值有较大增长。1980年吉林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为64.03亿元,1988年增长到245.73亿元,增长了2.84倍。(二)农业总产值有明显提高。1980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48.27亿元,到1988年达到140.91亿元,增长了1.92倍。(三)粮食产量获得了空前的增长。1980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仅有859.5万吨,198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1984年又突破1500万吨,1988年粮食产量再创1693.2万吨新纪录。1988年粮食产量比1980年提高了97%。主要农产品每亩产量从1980年的163公斤,提到1988年的330公斤,增长102%,平均每一人口占有粮食722公斤,居全国首位。(四)农村中非农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吉林省农村工业总产值1988年达到61.89亿元,比1980的8.22亿元增长了6.53倍;农村建筑业总产值1988年为17.66亿元,比1980年的3.4亿元增长4.19倍;农村运输业总产值1988年为11.69亿元,比1980年的1.35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3.
东水妹 《发展研究》1996,(5):33-34,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高速发展,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现在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省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乡镇企业总产值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省涌现出2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乡镇企业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十四年来,泉州市从实际出发,重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侨乡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199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8.2亿元、国民收入95.70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84.98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5.59倍、5.20倍和7.01倍,提前八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目前,泉州市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5.
一、福建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17年来,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统计,1978—1994年,全省农业增加值由 1978年的 73.63亿元增加到238亿元,16年年均增长 7.6%,而同期全国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1994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735亿元,16年平均增长38.2%。水产品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我省财力日益壮大.1991年全省财政收入53.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198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1.2%;财政支出71.7亿元,比1988年增长1倍,年均增长10.7%,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尽管如此,仍是财政实力的壮大与财政困难并存.如何正确认识财政困难,探讨解决的对策,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如何转,这是当前理论上和实践中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无锡农村的探索和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关键在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无锡农村,历来以精耕细作闻名于世。过去“以粮为纲”,集中力量搞农业,亩产年年超千斤,结果是“高产穷队”,1978年,农民人均分配仅165元。无锡农民不甘心在温饱线上过日子,求富求发展的冲动,使他们充分发挥了创造精神,尽管一无资金、二无资源,又处于城乡分割体制下,但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了一条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以其利润,反哺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经过长期的努力拚搏,乡办、村办企业双翼齐飞。到1992年,乡办、村办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42.39亿元和340.23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46.58倍和65.18倍。1992年,无锡农村非农经济占到农村经济总量的94.73%。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急剧增长。1983年比1978年增加681.9亿元,平均每年增加136.4亿元,相当于1952年至1978年期间平均每年增加8.1亿元的16.8倍,尤其1983年一年就增加217.1亿元,比1952年至1978年二十六年增加的总和202亿元还多15亿元以上。储蓄为什么会如此高速增长?它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将有什么影响?今后的对策应当如何?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9.
60年风雨历程中,黑龙江省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建设成果丰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比1952年增长55.7倍,年均增长7.5%;人均GDP达到21727元,比1952年增长22.6倍,年均增长5.8%;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比1952年增长162.2倍,年均增长9.5%。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坚定不移地执行改革开放路线和按照客观实际调整产业结构,是广州市天河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一九九五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3.2亿元(现价),比建区的一九八五年增长15倍,农村已达到小康水平;财政收入4.85亿元,比90年增长4.46倍。我区提前五年实现了中央确定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九五”末期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比95年再翻一番,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995年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达105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29,创倍,年递增22.3%。但是,江苏农村经济增长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大宗农产品生产能力提高缓慢、乡镇企业速度与效益逆向运行、农业比较利益下降和资源流失严重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从江苏农村经济增长轨迹看,虽然集约因素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但总体上实行的仍是一条高投入、低集约、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路子(一)投资报酬递…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概况四川素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拥有一亿人口,具备发展轻工业的良好条件。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轻工业已有很大发展。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达到39.65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8.4倍,平均每年递增8.07%。1979年比1978年又增长8.45%。二十九年共为国家提供积累83.3亿元。相当于同时期国家给轻工业投资7.1亿元的11.7倍。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8.5%,积累占18.6%,出口产品产值占30.67%。可见,四川省轻工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为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增强产业关联度 再造吉林农业新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的农村经济改革,创造了吉林农业的辉煌。在1978—1998年的20年间,全省粮食产量从90亿公斤增长到250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960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吉林省成为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可以说,此间的农业辉煌以数量型扩张为基本特征。而面对农产品相对...  相似文献   

14.
我们绸缪乡是一个只有万余人口的小乡,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实践中,努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结合本乡实际,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初步走出了一条效益增长大于销售增长,销售增长大于产值增长的“效益速度型”发展路子.1995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8300万元,人均7280元,均比上年增长34%,比1991年增3.3倍;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比1991年增长2.9倍,其中工业总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增58.8%,比1991年增长3.1倍;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增138.1%,比1991年增长4.9倍;实现利税1060万元,比上年增108%,全乡企业无一亏损;财政收入160万元,比上年翻一番,比1991年增4.9倍;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长45.5%.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央1号文件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狠抓农民增收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全市农村合作经济总收入实现30.98亿元,比上年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3354.5元,比上年增长6.7%,农业增加值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畜牧业增加值实现3.9亿元,同比增12%。  相似文献   

16.
贫困和发展是困绕当代中国农村的两大难题,广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农村经济发展很快。1994年,我省农村社会总产值4712亿元,比1990年增长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182元,比1978年增长10.3倍,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每年实际递增8.4%。我省农民收入仅次于上海、北京和浙江,在全国排第四位。但是,平均数掩盖了一些矛盾,热火朝天的南粤大地也有“寒极”。我省山区和丘陵地区仍有部份贫困农民,他们衣只可以御寒,食仅可以裹腹,生活十分困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20年来,深圳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为繁荣农村经济、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到1998年底,深圳市乡镇企业己发展到12154家;职工人数109.5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1亿元;年上交税金6.9亿元,税后利润净额27.2亿元.深圳市农村经济收入80%来自乡镇企业,农民收入也是来自乡镇企业.1998年深圳市农民人均分配收入6967元.比1979年创办特区前增41倍,年平均递增22.9%;收入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实践证明,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正>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计,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近几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盐城市各级领导也把农业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在政策、投入、科技上强化农业基础,突出抓好多种经营、乡镇工业、百村扶贫三项工作,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94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480元,比1990年增长1倍;农业总产值153亿元,比1990年增长82%;乡镇工业实现216亿元,比1990年增长218%。进一步加强农业、发展农业,关键是要把中央的决策真正落到实处。回顾近几年来加强农业基础的实践,我们觉得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注重在领导力量上抓落实,以“一把手挂帅农业工程”强化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关键要看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看领导力量的投放力度,尤其要看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就盐城市来说,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1%,乡镇工业产值又占工业总产值的58.2%,农业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头戏。对此,市、县各级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把农业和农村工诈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抓实、抓牢。市、县党委、政府中除  相似文献   

19.
“七五”期间,闽北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年均27.8%的速度发展。199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0.05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出口交货总值9358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21倍、2.1倍、9.43倍。乡镇企业已成为闽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解决长期困扰闽北地区,特别是闽北农村的一些严重社会问题,开拓了路子,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幅度大的年份,将会导致下一年工业生产的更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尽管今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农业总产值,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渐趋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至今,已有14年,其间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有7年分别达3200万吨和3300万吨以上,1984─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6年超过千斤。1992年粮食总产量3320.5万吨,棉花52.7万吨,肉类221.7万吨,禽蛋111.7万吨,水产134.7万吨,蔬菜1900万吨,除粮棉外,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4倍。与此同时干鲜果生产量也成倍增长。1992年人均食物占有量,粮、肉、蛋、奶、鱼类、蔬菜及水果分别达到491公斤、33公斤、16公斤、1.7公斤、19公斤、281公斤和8.3公斤。目前我省农副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达到200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标准。 由于农业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农业产值672亿元。乡镇企业2463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含建筑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4%,上升到1992年的44.4%。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3%,下降到199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