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全球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 ,同时会给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过程中 ,全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不同利益集团之间 ,在各领域中既相互依赖和融合 ,又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其中 ,经济全球化是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基础 ,政治全球化是经济、文化全球化的集中表现 ,文化全球化是经济、政治全球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我们只有全面理解全球化的内涵 ,把握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多重影响及其相互关系 ,才能更好地制定出相应的全方位对策 ,以利于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2.
于桂芝  张志环 《宁波经济》2004,(10):20-21,25
全球化越来越在文化领域显示出它的特殊效应,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构成了全球化时代特有的文化景观。笔者认为,单一性的全球文化体系的提法是错误的,在全球化进程中长期存在的全球文化,实质上是一个多元化的全球文化系统,既有与人类命运相关的普遍性的文化观,又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  相似文献   

3.
杨伟雪 《魅力中国》2010,(20):56-57
全球化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全球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语言交流。要提高商务英语运用能力,掌握商务英语的听、说、写作基本要求十分必要,但还需有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作支撑,同时要注意文化意识在商务环境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显,各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实践也愈发普遍,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经营型企业逐渐成为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从事跨国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的经营者来说,在跨国经营过程中最大的困扰莫过于来自于各东道国的文化间的差异。要想使得跨国文化管理成功实现,就应走尊重他国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进而整合为本企业文化的文化融合之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下几点应成为跨国公司经营者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世界遗产公约》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产生是人们在全球化时代对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的认可和实践。文化全球化蕴涵着文化的同质化和多样性,世界文化遗产所要保护和强调的核心正是这些遗产中包含的普世人类文化价值和文化多样性。当前,对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评估、保护和管理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全球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同时,世界文化遗产治理的内涵与外延正在不断地深化与拓展,世界文化遗产通过与全球治理的其他领域相融合衍生出大量新的治理项目。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的全球化。是世界文化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文化交流和融合是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中外文化交流进行分析,对存在于中外文化中的一般规律,还有我国的国情,以及我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怎样将国外的文化借鉴成我国自己的文化。由于文化间相互的交流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国民健康还可以推动我国国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与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三大文化发展趋势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彼此融合,共同构成影响文化形态、文化格局及其演变的重要力量。我国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应当而且必须高度关注当代文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应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在这样的新经济时期,企业文化呈现出速度文化、创新文化、学习文化、融合文化的新特征,决定了新经济时期企业文化发展战略的重点。本文对新经济时期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晶 《理论观察》2014,(2):21-22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与沉淀,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和文明的象征。然而,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殖民者的破坏。到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一过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全球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机遇、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形成一定的挑战。本文在讨论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一定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又创新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通常是指,由于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的跨国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  相似文献   

11.
深圳公共文化包括公共文化设施、文化场所、文化活动,它具有文化性、公益性、社会性、地域性。目前准确把握公共文化的基本特性,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深圳公共文化建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各种数量指标来看,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如何融入全球化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中国融入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着如何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保留中国芯的两难困境,基于此,中国需要选择"并电"模式的全球化方式,建立起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的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刘军  余开静 《乡镇经济》2010,1(4):40-46
政府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公共组织,是面向大众的服务窗口,处于社会公共管理的核心地位。现实状况表明,政府组织环境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迁,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信息化、全球化、民主化和市场化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政府的组织发展,使政府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更强,使政府对环境的依赖度也更加凸显。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进行组织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府。建设学习型政府是政府对组织环境变迁的主动性适应过程,主要包括三条构建路径:文化重塑、组织创新、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稂艳玲 《改革与战略》2014,(3):104-108,124
世界旅游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但旅游业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产生很多文化和社会问题。文章认为,要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不能单独发展旅游业,应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基于文化本身价值,结合当地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多种产业的互补开发,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当地人的文化自觉和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实践经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构建多种产业发展和文化自觉良性循环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有着深刻的历史因素。本文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从一宗走向多元,又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规律和现实影响。文章回顾了人类历史进程,特别是21世纪后世界进入了深度全球化,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暖、资源短缺等难题越来越突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等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基于此,本文提出,适应社会变化和趋势,与时俱进,在坚持自我特质的同时融合不同文化,培养与不同民族打交道的建设性能力,妥善与自然互动、与人互动,勇于开拓,共同发展,是人类在全球化过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动力,也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动力。  相似文献   

16.
国际意识是相对民族意识而言的,是个人世界观的一种体现,大学生是社会人群中思想最为活跃的一族,他们的世界观、情感和价值取向,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取向。借助政治课教学这个有力的武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成为当前政治课教学不可回避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provides for the first tim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bank efficiency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Using th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we compu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banking sector during 2000–2007.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Chinese banking sector stems largely from scale rather than pure technical inefficiencies. Examining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e find that greater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higher trade flows, cultural proximity and political globalization have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bank efficiency level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liberalization (restrictions) of the capital account exerts a negati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bank efficiency level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孙亚东 《改革与战略》2010,26(5):172-17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重中之重。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要进一步认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很多跨国并购的企业最后都以失败告终,究其深层次的原因都与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整合不成功有关。文章从企业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内涵出发,分析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通过对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核心员工的保留以及重构员工心理契约等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