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研究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应该解决管理会计的本质及其与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融合财务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理论,形成一体化的会计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在会计理论体系指引下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
正确选择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助于科学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充分发挥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践的功能。本从选择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意义入手,分析了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具备的条件,阐明了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理由,并提出在我国现阶段应当以受托责任目标为起点建立会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韩淼 《会计之友》2004,(9):37-38
本从会计平衡理论出发,着重讨论变动状态下各会计要素的平衡关系.在分析各会计要素的特性及其变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存量基本会计等式和变量基本会计等式,两并列反映会计对象,以完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4.
罗勇 《四川会计》1997,(8):12-14
从会计目的研究会计本质——兼论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理论体系○重庆商学院罗勇我国学术界对会计的本质一直争论不休,可谓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本文拟从会计目的角度出发对会计本质进行探析。一、会计目的: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会计是人们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人类之所...  相似文献   

5.
破产清算会计含义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界定破产清算会计的含义,对构建破产清算会计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关于破产清算会计含义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从会计行为主体与会计期间两个方面阐述了破产清算会计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会计理论的各种要素相关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是会计理论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选择正确的逻辑起点,对会计理论体系的成功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会计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中国会计理论体系有多种表现形式,按其构成要素标志不同,而分为会计理论性质体系、会计理论作用体系、会计理论逻辑体系、会计理论概念体系和会计理论学科体系等。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要依据总体性、结构性、分类性、相关性和实用性等原则。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点是对于会计的认识。通过对中西方会计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揭示其共性即相同的方面和特殊性即不相同的方面,分析原因,以便借鉴、学习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该文认为,FASB在其构建的会计概念框架中不再提及会计基本假设,IASC只提及从属于会计目标的基本假定,而忽略会计基本假设的现象。这主要因为,在以目标为研究起点的理论构建模式下,人们难以理顺会计目标与会计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若想确切地解释这一现象,进而构建一个更为完整的会计理论体系,有必要从会计理论的构建方式及会计假设的性质入手,弄清会计目标与会计假设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9.
准确界定破产清算会计的含义,对构建破产清算会计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目前关于破产清算会计含义不同观点的基础上,从会计行为主体与会计期间两个方面阐述了破产清算会计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构建为研究重心,围绕企业管理会计理论创新和企业管理会计实践提升两方面予以展开:(1)构建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其概念框架予以创新;(2)以理论体系为基础,从实务焦点、全球管理会计原则和媒介舆情导向三方面探讨管理会计实践提升,以期为我国营理合计应用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不同,会计制度理应体现这些差异。本文试图以此为出发点,构建一个主要以准则规范上市公司,制度规范非上市公司的新模式,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今后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回顾我国关于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以会计假设、会计本质、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的缺陷及新的研究趋向--双起点论的不足,认为应将会计对象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于同样以会计对象作为逻辑起点的观点,由于各学者对会计对象内涵定义的不同,其构建的理论体系是存在偏差的。笔者认为以价值增值运动为会计对象是合理的选择,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构建了会计理论体系的粗略框架。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相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变迁主体、变迁动力、变迁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评述。认为会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包括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二者不应偏颇;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需求诱致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变迁,这一特征表明了变迁的主体是政府,变迁的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管理会计所涉及的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问题,即预测、决策、规划、控制等,要解决的是企业不同时期、不同经济环境下发生的问题,因而其方法灵活多样,因地、因时、因事而异。基于管理对象和生产经营过程构建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有利于加强管理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能有效促使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在企业管理过中得到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透明度——一种理论分析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一种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新的分析视角:(1)从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角度来认识会计信息透明度;(2)把经典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运用于会计信息供求双方行为的解释;(3)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一般状况及变化情况进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会计标准的概念出发,通过与会计国际化的定义进行对比,阐述了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内涵以及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在需求性,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要求以及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内在决定性和资本计量功效与节约经济资源,说明了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存在的主要差异,并从资本市场、法律体系、职业界与会计队伍、经济后果等方面揭示了上述差异的形成原因。最后,对进一步推进中国会计标准的建设、改善会计标准国际化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会计标准国际化进程、我国会计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原则导向或规则导向,我国当前环境下会计标准国际化的现实选择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会计监管国际发展趋势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证券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协调活动的加强,对会计监管科学认识的不断清晰,导致会计监管的英美模式和德法模式的相互靠拢。本文认为,我国会计监管的优化,关键是调整方向和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使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会计改革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从会计管理制度、会计信息含量与质量、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会计法规体系等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会计法律为中小企业会计活动提供了强制性的规范。要保证中小企业会计活动的正常开展,最有效的途径则是依靠法律。本文针对目前我国会计监管存在的政府监管分散、社会监管乏力、内部监管薄弱问题及中小企业会计法律建设的现状,结合中小企业的具体特点,提出具体的建议及措施,以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监管的法律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会计监管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0.
会计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会计实验教学是强化实践环节的基本形式,将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机制引入会计教学,从不同角度寻求会计现象在实质上的共同特性,结合现有会计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弊端,建立为会计教育培养目标服务的会计实验教学体系,探讨会计实验教学体系的条件,对于提高会计高等教育效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