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千元手机,维修价格却赶上了手机价格,消费者遭遇到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统计,2014年1月至5月,共收到消费者手机问题投诉5834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00多件。在手机厂家快速出机率以及产品更新迅速的环境下,手机维修率也在不断攀升。  相似文献   

2.
<正>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大专及以上的手机消费者数量为6764万人,同时大学生手机人均拥有率超过70%,且更换频率较高,消费价格大多在1000~2000元之间。如何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充分获得他们的消费支持以及顾客满意,这对每一位手机厂家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很多消费者习惯将旧手机卖到二手市场。但手机内有大量个人信息,如果出手前没有妥善处理,个人隐私极有可能泄露,最终被他人利用。信息被盗用订阅收费业务2012年12月,河北石家庄消费者郭先生无意中发现,他的手机话费单上突然多了一笔三十多元的信息费。他到信营业厅查询后才知道,这笔收费是订阅手机报和下载图片、铃声产生的。但令郭先生不解的是,自从更换了新手机,自己从未使用它订阅或下载过东西。在营业厅,客服人员告诉郭先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北京、天津、上海等38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杜绝维修欺诈,手机厂家售后服务调查报告》,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维修费用偏高、找不到维修点、收费标准不透明等问题泛滥,令消费者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5.
手机作为销量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其售后服务质量尤其是保修或维修方面的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头痛不已。近日,记者调查了重庆维修市场。维修摊点起“串串”在歇台子、大坪、上清寺等地,记者发现,不少收售二手机的小商贩也经营着副业———维修手机。在歇台子,当记者假借修手机之名接近其中一个小商贩时,这名青年男子在没有看到记者的手机的情况下,就一口咬定记者要“修”的那部手机必须更换后盖,开价80元。而记者随后向专业人士咨询时得知,这种更换后盖的价格一般在40元左右。在上清寺,记者看到了一个维修摊点。一张矮凳上摆放着电烙…  相似文献   

6.
最近,中国质量万里行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HTC T328D手机,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把消费者的相关情况反馈到HTC那里,HTC也相应处理了一些用户的手机情况。根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的统计结果,在已解决的消费者投诉共有42例(截止到11月21日统计)中,只有唐先生的手机是更换的,其他用户的手机大多数是因为解锁不予保修,但有的也同意进行维修。在HTC给出的42例消费者的回复中,还有很多消费者的手机并没有解决,大部分仍在维修当中,或者只是在沟通当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关空调加氟和收费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往往是各自为"政",收费价格更是天地悬殊、混乱不堪。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广大消费者,家用空调一般不需加氟,若需加氟也要谨防空调维修店暗藏的"氟暴利"。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用户量的不断攀升和手机行业由制售机阶段向维修阶段过渡,手机维修问题成了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消费者手中的手机大致可分为三类:有证号、序号的正品;无证号、序号的真品;假货。后两类虽均为水货,可实质上差异很大,真品虽在国内无“通行证”,使用起来效果却不亚于正品。而假货则纯属坑害用户之流。用手机难免有出故障的一天,无论什么货,修好了能用是用户最关心的。  相似文献   

9.
近日,陆续有消费者投诉称,把车送到4S店维修保养,遭遇机油更换偷工减料、配件以次充好等黑幕。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汽车4S店存在维保"黑洞",吞噬着车主利益,如偷工减料,截留机油;修理工巧言忽悠,让车主高价购买添加剂、清洗剂等保养产品;保险杠、水箱、水箱支架及装潢装饰  相似文献   

10.
手机“三包”实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然而手机投诉率不降反升,手机售后服务可能是最大祸源。笔者近日暗访这一市场,发现商家坑害消费者实在太狠。品牌店“一言堂”手机出了毛病谁负责,特别是“三包”期内的手机?按理说消费者可以要求免费维修或者更换手机。但是,这样的好事儿可没有,你只能无条件接受他们的“检测”结果。修理中心的第一黑招就是:不管什么原因,硬要说你的手机是人为损坏。就是会“较真儿”的人,也会陷入他们无穷无尽的推诿和扯皮中,直到你已经没有力量再往维修中心跑了为止。对各品牌通用的“免责故障类型”,手机维修业内人士…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随着空调入户率的不断提高,空调加氟在困内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各种加氟公司和空调维修站点应运而生、比比皆是。然而,存市场繁荣的背后,由于维修人员与消费者的信息严重不对称,价格欺诈、以次充好、虚报故障等乱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目前,有关空调加氟和收费因没有统一的标准规定,往往是各自为政,收费价格更是天地悬殊、混乱不堪。  相似文献   

12.
质监动态     
上半年消费投诉显示质量问题堪忧中消协近日公布的上半年消费者投诉统计显示,全国消协组织受理的质量投诉,占总投诉量的63%,其中商品类质量投诉增幅最大的是照摄像类产品。中消协的分析认为,许多数码产品进入市场势头迅猛,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而国家没有相关的“三包”规定来进行约束,一些企业趁机钻空,声称没有配件,服务滞后,不愿意对零部件进行维修,或者把零部件价格定得很高,对产品只换不修,反倒要求消费者填补差价。上半年手机质量投诉占手机投诉量的82.5%。中消协分析手机投诉近几年持续增长的原因时指出,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一些必要的技术试验过程被人为省略,造成手机本身质量不过关,存在各种缺陷。消费者已经发出了“功能越多越容易出现毛病”的不满声音。同时,厂家售后服务不规范,不能严格执行手机“三包”规定。中消协呼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修改手机“三包”规定,明确容易产生歧义和令人误解的内容,删除或修改比如折旧费等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同时对在执行“三包”规定中偷换概念、人为设置障碍、欺骗消费者的不法经销者和修理者予以重点打击。中消协分析对汽车质量的投诉时指出,汽车销售市场供需两旺,汽车生产厂家基本无库存,形成“只要...  相似文献   

13.
潘明军 《经营者》2013,(9):32-33
或许只有等厂家完全放开对4S店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之后才能够解决,但是80.2%的消费者对此毫无信心"价格比4S店便宜很多"是很多车主选择路边维修店的主要原因,围绕4S店生存的路边店也成为中国特有的"零部件生产商、区域代理商、汽配城、小维修门脸"汽车维修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中旬,消息传来——发改委正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重要内容便是针对"车企是否对经销  相似文献   

14.
随着手机市场的逐步放开,经营渠道日渐增多,价格也相差很大,有的小店手机零售价格与电信局相差1000-2000元以上。这对部分消费者的吸引力相当大。但正像俗话所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在一些小店价格下降的同时,到各级“消协”和新闻单位投诉手机质量的用户人数却在上升。记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跟踪采访。通过实地采访发现,目前手机市场的假冒伪劣情况确实相当严重,归纳起来主要有五大手法。销售水货水货就是通过各种非法渠道走私进口的手机。这类手机价格是便宜一些,便消费者不知道,每台手机都有自己唯一的电子串号,手机厂…  相似文献   

15.
比起动辙几十万元、数百万元的天价医疗费来说,数码产品维修天价的数字并不是那么直观地令人触目惊心。但是,比新机价格相差无几甚至更高的维修费用,让许多消费者不得不喟叹“数码产品已经成为买得起,修不起的一次性产品”。那么,名目繁多的数码产品维修天价到底从何而来?如此收费的依据到底何在呢?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手机用户已超过8000万户。而与之相配套的维修业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全国中等以上城市有大大小小的手机维修几十至几百家不等,其规模大小相差悬殊。既有拥有先进的检测和修理设备、具备高超的技术人员以及一整套完善规范的管理体系的,但也有仅一两个人却挂着所谓的“维修中心”招牌的手机维修店。这些企业维修人员大多无证上岗,维修配件以次充好,技术欺诈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因此维修质量让消费者成了雾里看花,消费者对此反映较为强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手机用户迅猛发展,目前已有6000多万户。据分析,要不了几年,我国就将成为世界第一移动通讯大国。然而,随着手机消费的急剧增加,手机产品的质量纠纷也日益增多。 江苏某市消费者协会最近就手机用户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不少手机消费者的权益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过侵犯。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维修难。手机质量出问题后,厂家和商家互相推诿,谁也不肯承担维彦责任。尽管消费者花了不少钱,但仍难将手机修好。特别是一些个体手机经营门市,对售出手机的维修更是不闻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原材料的上涨,皮鞋价格也一路高升,几年前卖300多元的鞋,如今的价格翻了一倍。然而,价格的上涨并没有带动鞋子质量的提高,消费者买来几百元的鞋,穿了几次坏了,只能维修。维修不了的,就只能放在家里当摆设了。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王先生手机电池充不上电,想换一块新的,但由于他的那款型号的手机厂家早已不再生产,原装电池也就没的卖了。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一家个体手机维修店看看,结果老板告诉他:换电池太容易了,根本不用原厂的,他的店里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手机电池都可以订做,价格便宜,立等可取。这让王先生很是惊喜。  相似文献   

20.
《经营者》2013,(18):32-33
或许只有等厂家完全放开对4S店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之后才能够解决,但是80.2%的消费者对此毫无信心 “价格比4S店便宜很多”是很多车主选择路边维修店的主要原因,围绕4S店生存的路边店也成为中国特有的“零部件生产商、区域代理商、汽配城、小维修门脸”汽车维修产业链条的重要组成部分。8月中旬,消息传来——发改委正对汽车生产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