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方生 《特区经济》1997,(3):10-13
<正> 香港回归与港台经贸关系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将是世纪之交世界上最重大、最引入关注的事件。香港作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中心,历来与台湾保持着较为密切的经贸关系。当然,由于台湾当局仍然拒绝“三通”,只允许两岸进行间接的经贸往来,台商投资大陆必须通过第三地进行,两岸间的贸易也必须通过第三地。这“第三地”主要是香港。这样,香港就成为两岸发展经贸关系的桥梁和中介,港台经贸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1993年,台湾是香港第三大进口地,第七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转口地;香港则是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贸易伙伴。金融方面,迄今已有超过七家台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及办事处,随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台湾的证券界近年也有进军香港的举动。据估计,当前与大陆有贸易往来的台商中,有38%在香港  相似文献   

2.
江洁 《沪港经济》2004,(6):23-25
“真是感谢《沪港经济》提供的采访机会。平时,每天都是工作、工作,身为领导,总是不断地做选择、决策,只知道带领一队人往前冲,很难有机会静下心来想想过去。所以,今天早上处理完公司的事情后,我就跟同事说,给我一些时间,我要好好地回顾一下这二十多年的心路历程。”赵新华一见记,说激情洋溢地掏出了肺腑之言。在香港出生,去台湾读大学,到美国深造,来中国发展……赵新华的履历绝对是“国际化”。葛兰素(中国)有限公司引导他进入中国内地,罗氏制药给厂他最宝贵的10年职业经理人生涯,如今的房地产公司又给了他一片新的天空。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8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和自己投入党的怀抱30多年来的心理路程真是不胜感慨。 我是与新中国一起长大的农民的儿子,17岁那年踏进了绿色军营。我所在的部队驻守在厦门岛上。当时大陆与台湾的关系还挺紧张的,时不时还会出现相互炮击。1970年,在党旗前,我许下了自己的誓言。转业后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对党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党性无小事。在这一点上,“一分钱”基金的创立给了我最深的体验。 1996年我到余江县当县长。1958年余江人民在送走“瘟神”、树起了全国血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台湾所需的石化燃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燃料能源进口由台湾“中油”公司垄断,近期台塑集团才获准成为岛内第2家燃料能源进口商。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制造业,需要生产衣服、鞋子和玩具的原料,为此,加快了石化工业的发展。随着海峡两岸先后入世,这些制造商己逐步转移到祖国大陆。近年来,祖国大陆企业和台商合资经营办厂已取得一些成功经验。台湾奇美公司于1985年开始进入祖国大陆发展石化业务,首批供货合同于1987年在香港签订。该公司在祖国大陆的第1家合资企业是位于江苏省的1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5.
邪恶轴心   台湾老人王庆中是台资进人内地的先驱,也是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最早的投资者.为了能来祖国内地办厂,王庆中与合伙人、日本人仲忠幸,先在香港成立仲幸公司,再以香港仲幸公司的名义转投资设立珠海仲幸公司(台湾当局当时规定,企业不得直接投资内地),王庆中同时担任台湾仲幸、香港仲幸和珠海仲幸公司董事长,常驻台湾负责公司整体运作.日本人仲忠幸则担任3个公司的总经理,常驻珠海负责工厂营运.……  相似文献   

6.
邪恶轴心 台湾老人王庆中是台资进人内地的先驱,也是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最早的投资者.为了能来祖国内地办厂,王庆中与合伙人、日本人仲忠幸,先在香港成立仲幸公司,再以香港仲幸公司的名义转投资设立珠海仲幸公司(台湾当局当时规定,企业不得直接投资内地),王庆中同时担任台湾仲幸、香港仲幸和珠海仲幸公司董事长,常驻台湾负责公司整体运作.日本人仲忠幸则担任3个公司的总经理,常驻珠海负责工厂营运.  相似文献   

7.
邪恶轴心 台湾老人王庆中是台资进入内地的先驱,也是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最早的投资者。为了能来祖国内地办厂,王庆中与合伙人、日本人仲忠幸,先在香港成立仲幸公司,再以香港仲幸公司的名义转投资设立珠海仲幸公司(台湾当局当时规定,企业不得直接投资内地),王庆中同时担任台湾仲幸、香港仲幸和珠海仲幸公司董事长,常驻台湾负责公司整体  相似文献   

8.
说起来,还真有点巧。隆兴控股公司执行主席曾炳庆所领导的员工,不多不少,正好108人,而他加入公司的经过,也很有一点“逼上梁山”的无奈。虽然是传统的华人家庭,但是曾炳庆父亲的想法却相当“反传统”,他认为儿子读一点书后就应尽快帮家里做生意,而女儿因与家庭...  相似文献   

9.
“1929年秋天,我母亲怀我的时候正赶上股票市场崩溃,”巴菲特这样说道。“我非常喜欢1929年,因为那是我生命开始的时候。我的父亲当时是一位股票经纪人,1929年秋天股票市场崩溃之后,他不敢给所有那些遭受损失的人打电话。所以,每天下午他不得不呆在家里,当时家里还没有电视机……情况非常不妙。我是在1929年11月30日左右受孕的(九个月后出生,也就是1930年8月30日),所以,在我的内心深处对于1929年的股票市场崩溃始终都有一种亲切感。”如果当时他的父亲业务繁忙,不得不经常打电话的话,巴菲特说随后发生的一切将无法预料。  相似文献   

10.
“你有好的文化项目,我就能给你贷款”——这就是为众多文化中小企业津津乐道的“创意贷”。早几年,北京某动漫公司制作动画影片四处融资濒临绝望之时,没想到凭借没有完成的作品版权,就获得了北京银行数百万的贷款;而另一家当时尚处于起步的微小型电视制作公司,也在“创意贷”和担保公司的帮助下,顺利拿到贷款,度过了发展最困难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祖国要过六十岁生日了,这是我今年最高兴也最期待的事。香港回归这十几年是我人生最有意义的一段日子。在香港生活了整整41年,我亲眼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兴衰更替和风云变幻,而最令我刻骨铭心和感怀的片段,却都与香港回归有关。我今天已经75岁了,我一直坚持,就是想为国家、为香港多作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作为一名香港研究工作者早已盼望有一本好的工具书,作为研究的向导。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又多么希望我从事香港问题学习和研究的研究生们有一本好辞书,引导他们入门。现在,由于《香港大辞典》(经济卷)的出版,我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用“爱不释手”来形容我当时手捧着常务副主编刘泽生送来的这本大辞典时的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这部大辞典之所以令人赞赏,我认为主要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相似文献   

13.
香港茶餐厅     
早前,跟几位内地的朋友说起,香港的餐厅总有一些菜式,称扬州炒饭、厦门炒米等等。他们说,扬州、厦门并没有所谓特色的炒饭、炒米——很可能是随便说说而已。我问,那么内地有没有“香港一”呢?他们想了一会,有人说,有“香港茶餐厅”。也许,对内地来说,“茶餐厅”三个字,就代表“香港”了。  相似文献   

14.
台湾恩德实业公司从一年5万元营业额起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年营业额已达20亿元,成为名列全球木工机械制造业前7位的大公司。白手起家构筑木工机械“王国”台湾恩德实业公司创立于1972年刚开始时,谢于仁单枪匹马,从五金买卖做起,后来引进比较专业性的木工刀具到台湾销售,逐渐发展到机械进口,一直坚持到现在。当时谢子仁考虑只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单靠做买卖没有根,决定多方面发展,所以才有今天横跨买卖业、制造业、塑胶业、航空业及电子业的恩德实业。1976年,创业5年的恩德打破同行中家族经营的传统,实行…  相似文献   

15.
ECHO 《沪港经济》2012,(10):34-35
8月11日,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创意品牌诚品书店,在岛外的第一间分店——香港铜锣湾店盛大开幕。当香港本土实体书店哀鸿遍野之际,“诚品”的到来究竟是香港书店业的救星,还是大敌?  相似文献   

16.
台湾素食者日益增多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时代,世界各国许多人考虑到健康长寿问题,素食者越来越多,并且还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我国近来素食者也呈上升趋势。人们普遍认为吃多了大鱼大肉之后,吃素食往往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许多大中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素食餐馆,一些上档次的大酒店也增设了素食餐厅,并且均呈人满为患之势。资料表明,在香港600万人口中,经常吃素的人有20%以上,然而,其中属于全素食的较少,多数是转换胃口以求健康长寿者。有资料表明,我国更盛行素食的地区应该是台湾。鉴于宗教、健康长寿和环境保护等诸多原因,素…  相似文献   

17.
想开店快速回本赚钱,就要先知道最热门行业是什么。许多有心创业者总以为,市场上流行什么,就去开什么店,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其实,“流行”并不等于趋势。   翻开台湾“创业史”,像葡式蛋塔这样掀起短暂风潮,又快速没落的例子可真不少,创业者想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掌握趋势,选择有“钱景”,也有“前景”的行业。以下是五位专家预测的台湾十大热门赚钱行业。   行业之一:咖啡店。根据台湾加盟促进协会今年度预测的 10大潜力行业中,咖啡店高居第一名,而各创业专家也不约而同认可这一点。随着星巴克 STARBUCKS、伊是 IS …  相似文献   

18.
(九)我知道“作客要有礼貌”,我知道我“不是香港人,所以不懂香港”。我完全承认“你们台湾更糟糕”。所以,讲这个题目还真的“我有压力”,套一句“巴士阿叔”的真情告白。但是,我也相信香港人的开阔,容得了善意的坦白。(《谁的添马舰——我看香港文化的主体性,2006年6月2日于香港大学的演讲》P76)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6,(3):23-23
据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你的城市理想”调查,有2946%的人最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建筑具有的品质是“外观很美、有艺术感的”;在“你希望居住的城市的历史年龄”一项中。38.38%的人希望居住城市的历史年龄在200年以上;多数人表示,除去经济因素。最受不了的一点是“生活缺少变化”。由此可见,丰富多彩、有历史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城市“魅力”,已经成为当今许多人的城市理想。  相似文献   

20.
刘武 《中国报道》2008,(5):70-71
一个贪玩、马虎的香港少年,曾经只把当打字员、司机作为梦想的青年,后来居然纵横商场三十余年,在香港两家大英资机构中当上高层管理者,更被当时的港督卫奕信委任为中央政策组成员,成为香港人非常熟悉的“打工皇帝”。他就是现任香港大学校董会成员、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董事会主席张永霖先生。据悉,张永霖的“打工秘籍”近期将在内地推出,这又引起了业界许多人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