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服务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其实质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政策制定主体的界定与参与,相关利益诉求渠道,利益的分配与获得,都与政策制定的理念与实施手段有密切关系。提升政府的权威与公信力,解决日益凸显的社会问题与危机,体现制度的公正与公民参与权利,都需要公平公正的评估理念。通过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相关利益方的博弈,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估,及时纠正政策失真与失效,运用合理量化分析手段,实现公共政策的利益表达、综合、认定功能,更好地为公民谋福祉。  相似文献   

2.
公共政策是一定利益的确认形式。近年来,中国各地房价不断飙涨,政府为了抑制房价上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并没有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产生积极影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归根到底是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本文以重庆房地产利益集团为例,分析公共政策——房地产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公共政策作为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政策,它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主体、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对象以及政策手段等方面。然而,红色旅游公共政策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弱化其公共性的倾向。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大政方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强化红色旅游公共政策的公共性观念,建立红色旅游发展利益补偿机制,着力提升红色旅游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公共政策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了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利益格局的非均衡性特征,在非均衡的的社会情景中各利益主体互动并未使情况有所改变,这集中表现为利益诉求方式的非正常化和多样性。公共政策在规范与调节各利益主体互动中发生的冲突与行为发挥着建设性作用,而政府作为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主要主体,需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多层面审视公共政策在实现利益均衡机制构建中的价值与现实路径,为维护公平、正义和实现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政策执行主体素质低、公共政策本身不完善、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冲突及驱使、公共政策体制不完善是公共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因而,应提高政策执行人员素质;建构合理的利益结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提高政策质量,完善政策本身;健全完善政策体制.  相似文献   

6.
公共政策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政府形象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对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协调以及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公共政策执行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扩大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公众参与,提高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畅通公共政策的执行渠道,实现公共政策执行过程的透明化;实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利益整合,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会计准则性质的再思考 --博弈均衡制度观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博弈均衡的制度观作为分析会计准则制定的一个框架,以产权理论作为分析问题的前提,对会计准则的性质进行新的解释:会计准则的本质是产权利益主体进行演进博弈和重复博弈的结果;经过博弈均衡形成和完善的会计准则既能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又能体现会计准则制定的技术性原则,最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8.
公共政策经过合法化程序后,即进入政策周期的政策执行环节。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的中间环节及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也是检验公共政策是否科学合理的标尺。在系统梳理我国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对抗执行行为表现的基础之上,深入分析造成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对抗执行行为发生的原因,并着重从实现政策执行主体公共精神的回归、整合政策执行主体利益诉求、合理控制政策执行裁量权等方面,提出了纾解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对抗执行的建议,有效提高政策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利益博弈长期存在,并影响中央政府利益的实现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必须依靠制度与法制来建立“中央为主导,地方为主体”的政府间新型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0.
会计准则是各利益方博弈的结果。不同的会计准则产生不同会计信息,从而决定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因此会计准则不是一种纯技术过程,而是各利益方多次博弈达成的纳什均衡。运用这一观点,本文指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应该是政府,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应于国际接轨,同时也要积极参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