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带动了黑龙江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黑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黑龙江民营企业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民营企业比较差距非常大。而且,黑龙江民营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快速发展之后,遇到了很多问题,很多民营企业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倒闭。本文认为阻碍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家族制管理企业太多,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只有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才能使黑龙江民营经济冲破束缚,进一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正呈现出数量的飞速扩张和质量飞跃的良好势头,但是在民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也纷纷浮出水面.尤其是在他们自身在管理体系中存在企业产权不清,家族式管理与现代企业制度不协调,企业文化短缺,管理人员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的这些问题成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冯艳芳 《经济问题》2006,(10):34-35
一、辽宁省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1.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够宽松。民营经济的发展,从来没有一帆风顺过,尽管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地位,但人们认识上仍有误区,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还不够宽松。诚然,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个别企业偷漏税、民营企业诚信问题等。因此,曾一度使人们对发展民营经济持怀疑态度,总觉得民营经济靠不住,水分太多,是“另类”,人们对在民营企业就业还有顾虑,怕不牢靠,总觉得不是正规单位;因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遭到随意侵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名目繁多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家民营经济政策方针的演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在区域经济成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融资难的问题还是限制了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上市无疑成为缓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的思路和战略选择。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民营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中最活跃、最有优势的经济成分,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的民营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李敏 《经济论坛》2006,(3):59-60
过去二十多年,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民营企业正承受着来自跨国企业、“国家队”等方面的竞争压力。并面临诸多内部问题。如企业缺乏长远规划,运作不规范,内部管理无序等,而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是严重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战咯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7.
民营经济占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半壁江山,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通过多地调研访谈,了解当前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赵淑英  鞠耀绩 《技术经济》2004,23(12):11-12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黑龙江振兴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黑龙江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分散;主要分布在第三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工业增加值小;从业人员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分析借鉴民营经济发展最好的广东省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发展民营经济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体系。通过良好的环境、优惠的政策、热情高效的服务,创造出地方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民营企业的发展向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中部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受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而发展民营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本文就对我国中部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江苏的民营经济经历了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其中作为民营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便人民生活、吸纳就业方面有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江苏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发现,江苏省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中遇到诸如融资困难、企业经营人员素质不高等一般问题,还遇到诸如其外部法律风险较大等新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浩林  李永峰 《经济师》2004,(11):83-8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但进一步发展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只有理顺了企业发展的内、外关系 ,解决了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才能保证民营企业的良性发展。文章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探索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症结。  相似文献   

12.
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成长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民营企业的成长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反映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的成长状况及有关问题,本文从认识和界定民营经济与民营企业入手,提出了如何利用现有统计资料反映民营经济的方法,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比较年轻,正处在成长壮大期或平稳发展期;民营企业的发展存在融资难、从业人员文化低、员工大多没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3.
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各海 《经济师》2009,(1):180-182
目前民营经济融通资金仍然十分困难,无论是间接融资体系还是资本市场,都未能对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供给,这与民营经济的贡献和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是不相符的。文章针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对其进行成因分析,探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邹红娜 《经济师》2005,(11):185-185
文章通过分析制约民营经济二次创业的内在问题,提出民营企业要着力从企业人才的培养、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并为民营经济的再发展提出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实践证明,哪个地区对民营经济积极支持,哪个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就快,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就快。政府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首先应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门槛,同时加强监管,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利用社会资本创办民营企业的积极意义人人皆知,但目前我国仍有很多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介入,仍存在明显的对民营企业的歧视。今后,应消除这种歧视,除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行业和特殊产品外,应允许民营企业自由进入。为避免社会财富的低效耗费和重复建设,对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制定较高的标准进行监管。政府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受旧体制和观念的限制,在现时经济生活中,民营经济还是受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平等待遇,其合法权益也受到侵犯。主要表现在市场主体地位不平等,很难实现公平竞争;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不够宽松;民营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措施为加强立法保护;加强司法保护;放宽民营企业的市场加大改革挟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湖北民营经济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实现途径,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率.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民营经济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必须通过实行平等市场准入原则、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加强政策协调服务功能、培养产业集群、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等措施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宏观经济与制度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为我国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经济增长,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为大多教民营企业首选的组织形式.民营企业在选择公司制度并按<公司法>改制的过程中,其治理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民营经济中的家族制企业.以下是本文探讨的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四大治理问题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该地区的民营经济也逐渐发展成为对外贸易领域中的经济亮点。然而伴随着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长三角地区民营企业也面临国际市场萎缩、利润大幅下降和资金短缺等重大问题。对此长三角民营企业应根据当前状况制定应对方案,以抵御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冲击;同时,解决自身内部存在的老问题,以减轻其对企业长久发展的影响;并在危机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为企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然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差。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分析,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认为这些制约因素不但与民营企业的制度创新有关,而且与政府政策措施的滞后性有一定的关系。因此不能过分依赖宏观制度创新求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微观制度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家族企业的旺盛生命力是来源于企业制度的自我调整,必须从宏观上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必须在民营企业融资难,法制环境不成熟等问题的解决上,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