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合伙企业损益分配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固定比例分配法,即各合伙人经协商约定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分配损益并在其合伙协议中加以规定的一种损益分配方法。(2)工资和利息补贴后的余额比例分配法,即根据各合伙人的能力和对企业贡献大小,先支付工资补贴和资本利息,然后再按固定比例进行剩余利润分配。(3)资本比例分配法,指约定按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  相似文献   

2.
目前,合伙企业损益分配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固定比例分配法,即各合伙人经协商约定按一个固定的比例分配损益并在其合伙协议中加以规定的一种损益分配方法。(2)工资和利息补贴后的余额比例分配法,即根据各合伙人的能力和对企业贡献大小,先支付工资补贴和资本利息,然后再按固定比例进行剩余利润分配。(3)资本比例分配法,指约定按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投资比例作为损益的分配比例。(4)平均比例分配法,指合伙企业的损益在各合伙人之间平均分配。  相似文献   

3.
通过合伙人协商并订立合伙协议来约束合伙企业的日常经营、损益分配等活动是合伙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相对公司而言,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方法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0,(11)
<正> 律师先生:去年初,我从单位下岗后,与另外三个人合伙出资开办了一家电器厂。最近,电器市场行情不景气,经营连续亏损。我想退出合伙,另寻他路,但其他三人不同意。请问:合伙人能从合伙企业中退伙吗?需要承担哪些责任?陈建平陈建平:合伙企业是典型的人合企业,各合伙人彼此间具有充分的人身信赖关系。由于合伙人退伙是引起合伙法律关系终止的重要法律事实,因而《合伙企业法》规定了合伙人要求退伙一般须有正当理由。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6条、47条规定,合伙人要求退伙分为两类:一类是合伙协议约定了合伙企业经营期限时的声明退伙;另一类是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企业经营期限时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与其他组织形式的企业相比,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核算。由于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法》对合伙人个人投入资本或撤出资本除规定要经过全体合伙人同意外未加其他约束,对企业利润分配也未作规定和限制,因而所有者权益不照公司那样进行分类。其核算有如下特点:   一、设置“合伙人资…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合伙企业的行为,保护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  相似文献   

7.
有限合伙制这种企业制度具有对风险投资的合理性,但在目前,我国法律并不承认有限合伙。在1997年通过的《合伙企业法》,立法者已明确地把有限合伙这种合伙形式排除在外。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依据本法在小国境内设立的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盈利性组织”。  相似文献   

8.
合伙企业是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组织。在国外,合伙企业大多是以个人服务为主的行业,如律师事务所、医师诊所、执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在我国,合伙企业仅限于私营企业。由于合伙企业具有设立容易,财产共有、利益、风险共享的特点,广泛地被我国城乡个人创业型企业采用。笔者认为,合伙企业的制度建立是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而其中损益分配制度是关键。要使合伙企业这一灵活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显示出鲜活的生命力就必须做到产权清晰、管理科学、核算规范、分配合理。  相似文献   

9.
《财会通讯》2004年第2期刊登了邓丽君《合伙企业损益分配方法探析》一文(以下简称"邓文)。笔者认为,邓文中的一些观点值得进一步商讨,现浅析如下: 第一,关于合伙人入伙和退伙时分别按资本比例与损益分配  相似文献   

10.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常见于法律、医药、注册会计师等行业  相似文献   

11.
王淑敏 《财会月刊》2008,(11):25-26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合伙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常见于法律、医药、注册会计师等行业中。合伙企业的规模通常较小。  相似文献   

12.
新修订的《合伙企业法》第108条规定.“外国企业或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一授权性规定表明已允许外国企业、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或参与设立合伙企业.实际上就创设了一种新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形式——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包括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但是,由于合伙企业最根本的特征是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在我国境内若还没有商业投资的外国企业或个人因其财产主要在国外.  相似文献   

13.
我国1997年施行的《合伙企业法》第九条规定,合伙人应当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多数学者据此认为,原《合伙企业法》只允许自然人充当合伙人,公司等法人不能作为合伙人。  相似文献   

14.
合伙企业:根据合伙人身份确定所得税缴纳我国于2006年公布了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投资主体由原来的自然人扩大到法人和其他组织;组织形式除原来的普通合伙企业外,增加了有限合伙企业。与自然人、公司相比,合伙企业税收具有特殊性。随着合伙企业的迅速发展,合伙企业税收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此,本文对合伙企业所得税问题归纳如下合伙企业纳税主体为合伙人在《合伙企业法》修订前,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只能是自然人,因此,合伙企业的所得税只涉及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财税〔2000〕91号)明确规定,合伙企业以每一个合伙人为纳税人,合伙企业的收入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5%~35%的超额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15.
一、合伙企业的概念及特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乡镇企业出现许多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两人以上按照协议投资,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盈利共享、亏损共负的企业。合伙企业不论它的名称和经营范围,都有如下共同特征:1-合伙人按照协议投入企业的资产,不论是现金还是其他资产,一旦投入,就成为合伙人的共同财产,不可分割。原投入人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退伙,也无权对投入的资产提出要求权。2-任何一个合伙人在企业的业务范围内所执行的业务,其他合伙人都应当承认,并对其承担责任。3-无论哪个合伙人在企业的投资多少,他对…  相似文献   

16.
合伙作为一种在世界各国被长期广泛应用的投资形式,在中国市场中被应用的并不广泛。虽然中。国在1997年颁布并开始实施了《合伙企业法》。由于该适用主体仅限于自然人,且2000年前合伙企业亦被要求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合伙企业在经济领域的活跃程度。2006年8月27日颁布修订后的《合伙企业法》则拓宽了合伙企业的形式、合伙人的范围,并且为外商投资合伙企业预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17.
合伙企业是指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和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人一般是两个以上自然人,但实际也有自然人与法人合伙组成合伙企业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我与一个朋友合伙开办了一个饲料加工厂,厂子由朋友经营。由于近几年饲料市场不景气,加之朋友对企业经营不善,不能按期缴纳所欠税款,而该企业财产又不足以清偿税款。请问,税务机关能否强制执行合伙人的家庭财产?通辽/李志税务机关可以强制执行合伙人的家庭财产,但应保留其家庭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合伙债务应首先由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承担,不足部分才由合伙人负连带无限责任。无限责任即合伙人对合伙债务的承担  相似文献   

19.
一、组织制度缺失。目前民营企业中不少是以合伙的形式存在,这种方式对创业者是不利的,因为《合伙企业法》中没有规定合伙企业的法人资格,但却规定了合伙人的无限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20.
合伙人的加入和退出及其债务承担是合伙企业法中极其重要的问题,因合伙人变更而导致的合伙债务纠纷在合伙纠纷案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入伙债务即新合伙人对其入伙后发生的合伙债务,当然负有清偿责任;对其入伙前已经存在的合伙债务,是否也应负担连带清偿责任,各国法的规定并不相同,大陆法系国家内,法、德规定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内,英、美规则相异.学术界意见也不一致.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在英美法系中,英国自1890年起一直实行新合伙人无需对入伙前合伙债务承担责任的制度.美国自1914年通过了《统一合伙法》后,实行新合伙人以投入合伙的财产为限承担责任的制度.1994年,美国转而实行新合伙人无需对入伙前合伙债务承担责任的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