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14年10月,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量为29.575亿元,较上月微降1.6%,其中同业存单买卖交易373亿元,创单月交易量历史新高。银行间货币市场运行平稳,资金利率稳中趋升;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普遍大幅走低,信用利差整体略有缩小;在经济数据偏弓弓和资金面平稳预期带动下,互换利率继续大幅下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市场》2018,(3):70-72
2018年2月,银行间本币市场成交较少,当月交易总量为56.6万亿元,日均成交3.33万亿元,日均交易量环比减少11.37%。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总体中性宽松,货币市场利率低位震荡;春节前后交投清淡,银行间市场现券日均交易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中国货币市场》2009,(3):52-63
2009年2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主要期限品种利率走势平稳;债券综指调整后出现反弹,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保持稳定;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微幅下降,报价升水幅度继续下降;外汇远期交易量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4.
2018年1月,银行间本币市场交易活跃,当月交易总量为82.7万亿元,日均成交3.76万亿元,日均交易量环比增加5.26%。银行间货币市场资金面中性趋宽,货币市场利率下行;现券交投清淡,日均交易量下降,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信用利差走阔;互换利率价格长短期分化,交易规模下降。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市场》2009,(9):56-67
2009年8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回落,主要期限品种利率大幅下降;银行间国债指数微弱上升,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美元中间价略有下降,成交价波幅微降;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环比大幅上升,境内外差价继续缩小。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市场》2014,(5):F0002-F0002
2013年,银行间本外币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发展,市场创新和开放继续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基准利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交易效率的提高和参与主体的丰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创造了条件。全年银行间市场交易量285万亿元,截至2013年末,银行间本币市场成员共计6362家,外汇市场会员共计405家。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大会员机构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量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短期利率全线大涨;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主要汇率趋稳,交投活跃,非美货币中间价波动剧烈;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显著增长,短期化特征依然明显;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放大,外汇衍生品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市场》2009,(5):54-65
2009年4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小幅回升,主要期限品种利率走势平稳;债券综指先抑后扬,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不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小幅下滑,成交价波幅缩小;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大幅增长,报价升水幅度继续下降且一度出现贴水;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量与上月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2013,(11):59-65
2013年10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总体平稳,交易量同比增长;债券市场弱势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年内新高;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上移,中短期交易量占比增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续走强,即期成交量逐周放大;外汇掉期点大幅下挫后回升,远期价格向即期价格靠拢;贷款基础利率(简称LPR)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正式对外发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市场》2013,(9):60-66
2013年8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平稳,交易量环比略有增长;债券市场收益率继续推高近历史高位,交易量环比小幅增长;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上移,交易量环比小幅下降;新兴市场汇率普遍下挫,人民币汇率相对坚挺,衍生品汇率与现货汇差收窄,人民币对澳元直接交易活跃。  相似文献   

11.
2014年9月,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整体宽松,主要期限品种利率稳步下行;现券市场到期收益率整体走低,信用利差整体略有扩大;在经济数据偏弱和资金面供给充足影响下,互换利率整体显著下行,期限结构趋于平坦化。9月末货币市场波动显著降低,尝试做市业务运行良好,参与机构做市积极。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市场》2012,(12):62-69
2012年11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随货币政策转向净回笼,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市场降息降准预期减弱,银行间债券收益率曲线下移;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市场成交价连续涨停,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延续并创历史新高,但市场流动性下降;利率互换成交大增,短期限交易活跃,利率互换曲线全线上行;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投继续活跃,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14,(6):59-65
5月,银行间市场的整体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状况平稳,短期利率有所波动;债券市场强势上攻,收益率整体下行;人民币中间价持续小幅贬值,私人部门持汇意愿逐渐上升;人民币互换利率震荡下行,曲线形态趋于陡峭;汇率衍生品曲线整体略有上移,汇率贬值预期加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市场》2014,(12):77-82
11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格局,长期利率继续走低、短期利率升而不高;债券市场交投活跃,国债收益率曲线继续下移;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月度走弱,对非美货币汇率普遍继续走强,直接交易明显活跃;人民币利率互换收盘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易连续超越即期,期权交易涨势突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货币市场》2014,(11):76-81
10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维持宽松,长期利率走低、短期利率升而不高;债券市场维持暧势,国债收益率曲线显著下移;人民币交易汇率持续走强,相对中间价偏离继续温和扩大;人民币利率互换收盘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投活跃,外汇掉期曲线与上月持平,期权波动率继续小幅上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12,(6):53-60
2012年5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市场资金面宽松,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利率互换成交曲线也出现明显下移;国际市场美元指数飙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显著走§5,人民币对欧元汇率破八,汇率盘中波动和升贬预期较为稳定;外汇衍生品成交活跃,市场份额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货币市场》2012,(8):56-63
2012年7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本币市场资金面呈现阶段性趋紧局面,货币市场利率高开低收;银行间债券市场延续慢牛行情,但上涨势头趋缓;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首次触及1%的波幅限制,但盘中波动温和,欧元汇率创十年来新低;利率互换交易量收缩,汇率衍生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汇率贬值预期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国内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平稳增长,狭义货币M1增速明显回升;社会融资规模保持适度,融资结构多元发展;全年人民币贷款接近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企业存款资金较为充足,居民储蓄意愿有所降低;银行间人民币市场成交额低于上年,市场流动性总体保持充裕;与上年末比,年末人民币汇率升值3.09%,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2014,(4):60-67
2014年1季度,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资金利率以下跌为主;债券市场显著回暖,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利率互换市场明显走低,FR007利率互换成交量市场占比超8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贬值走势,交投活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波幅扩大至2%,日内波动加大;人民币对新西兰元开展直接交易,成交相对活跃;汇率衍生品价格走低,期权波动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