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品或准公共品范畴,政府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责无旁贷,是公共财政应该大力支持的重点领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尊重农民意愿,不断提升农民的参与度.本文以河南省新密市、荥阳县为例,考察了农民对农村道路、生活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满意度和意愿,提出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要尊重农民意愿,构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互动的利益表达及公共决策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界定了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的内涵与价值取向,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规模逐年增长,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总量与农村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较为相称。效率分析表明,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产量增长、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在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治理农村环境等方面仍需要多元主体投资,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与农民纯收入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灰色关联理论, 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全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结构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增加农民纯收入的角度来看,当前首先是搞好与农民纯收入关联度最高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科教基础设施建设,最后是交通、能源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应侧重于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4.
阐述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和特点,在全面分析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市经济不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差、信息网络人才缺乏、基础设施差、政府主导不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意识、加强信息素质培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信息平台、建立基于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培养农业息化人才等一系列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河北省农村环境的调查,旨在对河北省农村环境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文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到河北省农村存在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差、污染严重、环境基础设施缺乏和环境管理缺失等问题,并针对问题运用列联分析法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经济收入水平、环境意识、生产生活方式、政府管理和资金等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最终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生活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足,尤其是与农民自身发展紧密相关的公路、水利、通信、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极度缺乏,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状况严重滞后于农业发展,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阐释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实现农村经济质量型增长。  相似文献   

7.
运用区域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选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38个行政村,走访298户农户,通过收回的861份调查问卷来考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农民需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民筹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筹资意愿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但不同区域农民对设施具体项目的需求程度不同,由此带来设施建设的农民筹资意愿不同;(2)地方政府应尊重农民筹资意愿,强调农民"受益人"角色,搭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筹资的操作平台,构建"上下互动"的公共决策机制;(3)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多元投入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筹资体系,并以此实现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经济与管理》2006,20(8):23-25
当前,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构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露机制等,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为基础,分区域对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政府供给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公正、农民生活和谐等方面的价值取向进行评估。分析表明,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同带来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价值取向的区域差异。指出要统筹城乡、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互相促进,以基础设施供给加快实现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西部地区扶贫解困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性的社会服务,不具备物质形态,而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产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剩余劳动力就业、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乡镇经济的基本特征。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理论,对1978—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建立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原因,并从研究结论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路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促进作用的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许多学者将农村公路形象的称为"毛细血管",强调了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然而,目前为止,很少运用定量化的方法进行描述。通过试运用某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相关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农村公路关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促进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采用一个农业大省的农户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在农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结论表明,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劳动力接受过相关技术培训的家庭,人均纯收入显著高于没有劳动力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家庭;家庭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劳动力数量增加可以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李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接近;城镇化中居民权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医疗、交通等支出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84-2013年全国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研究农村经济、物价变动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期来看,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这说明农村经济的增长会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物价的变化则会反向影响农村居民收入。而短期来看,物价的上涨会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农村经济的增长则不会对农村居民收入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苏春江 《技术经济》2009,28(5):76-80,91
本文在测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比值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等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很大,现存问题是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且呈下降趋势,总量水平也较低。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whether there is regional convergence of per capita consumption, inequality and poverty across various states in India. Using panel unit root tests that are robust to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 we find that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dicators converge at both rural and urban levels. Further, per capita consumption converges at urban level but not at rural level.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we find two groups of states for rural sectors, viz., low-growth and high-growth states, for each of which per capita consumption converges. We also attempt at identifying the responsible entities — central or state governments or both in cases where convergence is not achieved.  相似文献   

18.
以海南省统计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揭示农民纯收入的基本特征,并提出提高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的收入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洪庆 《经济经纬》2007,(1):129-132
通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结论表明,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河南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匮乏且结构不合理,河南省农村人均收入和人均累计公共物品投资的地区差距在逐渐拉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20.
长沙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长沙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表明人均GDP、人均社会固定投资、人均城乡储蓄存款余额、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外贸进口总额、人均利用外资是促进长沙城市化的重要因子,进而认为长沙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对外开放中外资的充分利用和教育科技四个指标。最后,提出了推动长沙城市更好更快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