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道"景观     
道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内在体现,在中国,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其的思想内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思想、社会、政治等各个方面.在中国古代."道"是核心之一,社会伦理上,我们崇尚道德,而道教的理念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同归自然.所以,在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江河山岳、祖先亡灵等等的万物都有信仰的习惯.春秋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足以见得"道"对于人民生活起着多么重要的思想作用.  相似文献   

2.
畅销书     
《于丹<论语>感悟》中华书局22.00元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  相似文献   

3.
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关于“忠恕之道”,在《论语&#183;里仁》有具体的说明。大意如下:有一天,孔子对曾子说:“曾子呵,我的思想始终有一个核心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4.
彭书雄 《商业时代》2006,(15):92-92,57
“经济”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较多的一个词语。然而,人们对其本质含义的理解比较模糊。本文从文字学角度,从汉字构形入手,对“经济”一词的本质含义作出探讨,并揭示了“经济”一词所蕴含的人文经济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四个自信"是深入理解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需要,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决定着未来中国的价值走向.青年大学生只有坚定树立"四个自信"的价值理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同,才能成为社会栋梁.要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践行...  相似文献   

6.
林家阳  赵明 《中国广告》2003,(12):142-147
孔子说道:"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老先生原指学习之道,细细品味,与创意一道颇为相近,创意强调的"进身"途径:知晓——兴趣——欲望,从信息概念的表达到消费意境的塑造,从知识化的注入式传达给受众到受众自我投入智慧性理解,这样的过程正是无数广告创作者的追求,也是品牌忠诚度的递升途径。创意充满诱惑,创意是我们生活  相似文献   

7.
杜爽 《农机市场》2004,(2):34-35
商业战争与军事战争有极多相似之处,企业经营管理们一样可以从一些战争战略思想中学到很多有关成功管理、经营企业之道。为了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战略思想是如何具体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我们将众多学和企业家对此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前夜的雇主伦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具有个体行为特征的雇主伦理及其实践是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萌芽.本文从中国历史上的商业雇主、经营地主和近代企业主的个体仁慈管理行为.以及西方的雇主父道主义等角度,揭示了雇主伦理实践的概貌,有利于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之前的企业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解读企业文化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文化的理解最为深刻。文化被他们理解为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道”,“道”的最简单和最基本的含义就是道路:人们修道路的根本目的是减少社会运输的成本;有了道路,就加快了社会物质流动和思想交流速度。“道”还有其他含义,例如还有“道理”的含义,文化的社会含义就在于此;社会有了道理,人们遵循道理进行社会活动,就可以降低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0.
何雅萍 《现代商业》2013,(26):150-151
外圆内方指的是为人处世之道,表面随和,内心却恪守其固有的原则。这种思想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对提升我国的管理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管理的决策、计划、指导与领导、创新四个方面浅析"外圆内方"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联邦家具"到"联邦家私"再到"联邦家居",世界上早已形成"瑞典有宜家,中国有联邦"的品牌影响力.22年来,联邦六位创始人风雨同舟、不离不弃,以"追求原创设计"的精神共同打造自主品牌的企业成长之道.  相似文献   

12.
奢靡之风是一个涉及到如何理解人、理解人的社会性的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都需要警醒的问题.人是具体现实的物质性存在,也是能够运用理性的精神性存在,并且因其对物质性力量的超越而凸显人作为人的品格与价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保证.只有消除奢靡之风,才能筑牢思想防线,人生才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家思想的现代管理之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从根  陆鹏 《北方经贸》2008,(2):107-108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管理文化长久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法家管理文化对现代管理具有指导作用。韩非子的"法"思想为我们提供企业制度建设之道;"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制度执行之道;"势"思想,对我们形成卓越的领导风格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肯定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新社会因素的存在并认识到其实质。马克思着重从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探讨了新社会因素;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新社会因素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对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同时使新社会因素研究拓展到思想文化领域和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不能简单地把新社会因素看作是社会主义因素,对此还应辩证地理解。  相似文献   

15.
先秦诸子对于"节俭"的论述充满生态智慧和理性消费思想。他们崇尚精神的圆满和充实,反对无限度的物质欲望。他们将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从而主张建立在感恩基础上的节用爱物。他们将消费这种生活方式上升到社会伦理道德的高度,主张用一定制度规范人们的消费,并将社会的和谐纳入到消费的范畴中。这些思想理念,放置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分析理解消费与社会错综复杂的关联,在思想和方法上提供借鉴,有益于建立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新型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从德制、德政和德主刑辅三个方面阐述了儒家德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内涵。儒家的民本主义思想和德主刑辅所推崇的德治精神虽然和我们现在实行的制度有些出入,但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正确审视这些思想,为我们现在实行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之道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商》2015,(52)
<正>在春秋战国时期,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一直存在斗争。荀子批判地继承孔子的学说并吸收道、墨、名诸家之长,形成一个体系庞大精湛的儒家社会思想体系。韩非作为荀子的学生,却成为法家社会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对荀子与韩非的社会思想的梳理比较,找出在两种思想影响下提出不同社会治理手段的根本原因,并诠释"礼""法"之关系。一、论社会运行(一)论人性与社会关系荀子把人性论作为社会思想的基础,强调人性本恶。人的本性——  相似文献   

18.
诚信,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关于诚信的思想极为丰富:孔子训导:民无信不立;孟子教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商鞅变法,以身作则,徙木为信……到  相似文献   

19.
吴巧凤 《商场现代化》2005,(33):388-389
后现代主义是个极其复杂而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产生于西方,影响到东方.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对一个有共同本质的理论思潮的概括,而是对处于特定时空中的充满实验和冒险的各种思想的描述.它既无概念统一的理论,也无一致公认的解释,所以有关后现代的理论话题就永远处于生成和开放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如何提升企业家的自身修养?企业家应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本文引用老子《道德经》中“清静无为”的思想,从一种独特的、与时俱进的角度探讨现代企业家的修身之道,以丰富老子思想的现代运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