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已经实施和拟实施规范类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的特征,探寻影响我国上市公司采取股权激励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股权激励的资本收益情况,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方向及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朱林祥 《北方经贸》2013,(4):121-122
股权激励计划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股权激励环境不完善。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运行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改善我国股权激励环境提出建议,以提高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权激励机制被当作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近年来,我国多家上市公司也开始实施股权激励,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在充分考虑股权激励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就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计划所采用的各种模式,着重分析了在证监会制订颁布了相应管理办法之后,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所采用的两种模式,其各自的特点和方案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我国2014年首次公布股权激励计划草案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前和实施后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倾向于在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布前一年进行负向盈余管理;且股权激励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同向变化,股权激励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提倡自主创新的背景下,股权激励被视为调动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而我国上市公司已于2005年开始了实施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对已实施的股权激励计划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年份、激励方式、股票来源以及与业绩的关系进行分析,为自主创新背景下股权激励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施股票来源、激励方式可多样化,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相关的政策法规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部分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芳 《商业会计》2011,(3):50-52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6-2009年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数据,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的企业构成、股票来源构成、激励比例和有效期构成,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因素,归纳总结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模式的特点和优势,拟为我国即将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在选择激励模式时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股权激励由于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因此能够在现代企业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十年之前。股权激励已经存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当中。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自2006年以来至2013年上市公司进行年度统计,分别从激励模式、激励水平和行业分布等方面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对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统计,自2006年以来,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使股权激励实施得到了支持,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日渐增多,股权激励必将在我国得到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郭启 《现代商业》2012,(10):197-198
股权激励制度作为现代公司一种重要的激励机制,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介绍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出发以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为样本,跟踪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前后业绩和股价的变化,提出股权激励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价值提升具有积极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股权激励使得公司高管获得了公司代理人和股东的双重角色,使高管的利益和公司其他股东的利益趋向一致。以我国2012年公布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样本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一年与实施后一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探讨股权激励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以及不同股权激励模式下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可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股票期权模式的激励效果优于限制性股票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平 《上海商业》2006,(10):18-21
股权激励是资本市场和公司制度安排中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重要员工进行激励与约束的重要工具,是企业员工全面薪酬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激励已在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上市公司中广泛实施,并被认为达到了优化激励约束机制的效果.在我国,随着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1月1日发布施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的下达,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已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14.
史芳娟 《现代商业》2014,(3):165-166
股权激励作为长期激励机制的一种重要方式,被认为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本文首先选取自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截至2012年末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全面了解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总结归纳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基本特征。并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商》2016,(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表明,股权激励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和增加企业价值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由其引发的盈余管理问题也备受关注。因此,本文从股权激励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股权激励计划、规避盈余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叶映红 《价格月刊》2009,(7):85-86,94
股权激励曾经被视为高级人才的"金手铐",国内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方式主要有期权、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三种.熊市下曾经风靡一时的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大面积失效,凸显了股权激励计划尤其是股票期权计划的缺陷,对企业和受激励者本身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在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时,不但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还要注意选择激励方案的出台时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法规,部分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但在实践探索中发现,一些因素严重制约着股权激励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郝洁 《北方经贸》2006,(10):77-79
本文首先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得出股权激励适合于成长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结论。在总结了实施股权激励的基本条件之后,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具体实施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波 《商界领袖》2003,(12):96-97
据粗略统计,中国上市公司当中正在或已经实施了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计划的已有近100家。其中不乏一些通过股权激励这一制度创新真正激发管理层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改善经营业绩,增加投资者回报的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