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今年农副产品收购决不向农民打“白条”的指示精神,及早帮助收购部门做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组织和筹集,中国农业银行镇江市分行于3月中下旬,对镇江市粮食收购企业的资金营运状况作了一次普查。调查发现,镇江市大量收购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挤占挪用行为普遍。据统计至1992年末,全市农采收购资金挤占挪用额高达36888万元,占年初农行收购贷款的72%。现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掖地区人民银行十分重视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工作。每年在收购旺季之前就早调查、早预测,做好收购资金的各项准备工作。他们千方百计地调度头寸,力保资金供应,在农副产品收购中没有发生过“打白条”和限收、拒收的情况,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众的好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贷款的最显著的特点是,集中大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紧张的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1988年一些农业银行因上半年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下降的部分被用于其它方面(如乡镇企业贷款),收购季节不能及时归位,加上下半年(六月份起)存款又出现较大的滑波,致使收购季节资金空前紧张,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打白条”、告急”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
今年,如何确保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保证收购不打“白条”,是举国上下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务院副总理兼人民银行行长朱镕基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对这个问题做了明确的指示。中国农业银行对此有什么新的举措?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银行副行长何林祥。  相似文献   

5.
一、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打“白条”是现行经济体制下的必然现象,建立收购资金良性循环机制十分必要和迫切。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筹措和供应管理是近几年经济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湖北的实际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收购资金特别是秋季收购资金筹措工作一年比一年重视,一年比一年下的劲大,但“白条”不仅没有消失,相反收购打“白条”的数量几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梧州地区资金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资金紧缺,一些基层商业企业在收购农副产品也出现了向农民“打白条”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群众出卖农副产品的积极性,而且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对农副产品收购的资金供应已引起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的关注。本文就梧州地区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紧张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是一个粮、棉、油主产省,夏季和秋季农副产品收购量都较大,近几年来,收购资金供需矛盾较突出。为了加强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湖北省从1989年起对农副产品收购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经过两年的实践,这个“办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预期目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短缺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经济生活与金融生活,困扰着各级政府、银行与收购部门。尽管各方想了许多办法,作了多种努力,但白条现象仍未消除。要走出收购资金短缺困境,不能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必须从体制上、政策上作深层次分析,从改革中找出路。而改革粮食信贷管理体制,实行农业银行“一条边”管理,是解决收购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白条子”是近几年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词,它是指国家在收购农副产品时,因多种原因不能马上给农民兑付现金,而由收购部门开出的欠条。“白条子”的期限长短不一,少则十几天,多则半年。它不仅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也给商业、粮食、银行等部门带来诸多不便。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视,多渠道筹集资金,防止或杜绝收购打“白条子”,已成为经济工作中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局在一次对某生物有限公司的检查中,发现该公司的生产原料主要是初级农副产品,其中有两笔大金额的原材料收购疑点很多。一是无正规入库手续,一般原材料入库要有初级农副产品收购发票、磅房过磅单、仓库验收单,而这两笔原材料入库仅有初级农副产品收购发票;二是收购之日收购款都未支付,全部挂在“应付帐款”上,事隔4、5个月后才支付,甚至有一笔还是一年后才支付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银行最近向各省、市、自治区分行发出《关于做好今年旺季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当地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做好支持收购农副产品和组织工业品下乡的工作,继续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抓紧做好货币回笼工作和严格控制货币投放的通知》,把农村旺季的货币回笼工作抓紧抓好,同时要热情支持社队和社员发展工副业生产。《通知》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大力支持商业部门收购农副产品。各级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支持商业部门完成收购农副产品计划。旺季收购农副产品的资金供应,仍按历年实行的原则办理:对一、二类农副产品按实际需要供应资金,对三类农副产品按计划供应资金。对应当收购而又一时显得多的农副产品,只要商业部门按照政策继续收购,我们仍要继续供应资金,并协助商业部门开拓销路。  相似文献   

12.
李兴发 《中国金融》1995,(10):17-17
不打“白条” 不挤占挪用──记全国秋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本刊记者李兴发1995年9月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在京联合召开了全国秋季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夏季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的经验,进一步贯彻和落...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执行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专款专用中,碰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主要是:一、计划难掌握.农副产品贷款专项指标(以下简称专项指标)的划分、首先是以粮食部门提供的计划收购数为基础.而粮食部门的数字是以与群众签订的合同定购数为依据的.然而,农户与粮食部门签定的“定购合同”,实际上有一部分不能兑现.一方面是“合同”没有约束力,群众签定后仍可卖可不卖.特别是收获数量不多的中小户有保管贮藏条件和能力的户,看到粮价有上涨的趋势,当自由市场价格高于国家收购价时,他们就拿到市场上出  相似文献   

14.
农副产品收购资金是一种由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对粮食企业的政策补贴资金和农副产品收购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融合在一起的总资金。摆在我们面前的现状是这种总资金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这里的有效供给是指上述部门实际到位真正用于收购的实体资金)。加之组合供给结构的资金流在“输入”、“运转”环节上常常出现空位、梗阻,致使收购资金的供给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管理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1.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不应纳入“紧控”范围。从1985年开始,国家采取了紧缩政策,目的是为了抑制基建规模和消费基金的  相似文献   

16.
充分保证收购资金供应绝对不允许被挤占挪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极为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指出在发展社会王义市场经济中,全党要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日前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  相似文献   

17.
重构政策性收购资金管理机制初探杨祖辉,冯国范确保农副产品收购既不打“白条”,又防止资金流失,是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必须达到的双重目标。然而,由于现行农副产品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机制很不完善,收购资金流失渠道不清,某些认识及管理责任模糊,主要是有些...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地方,个体农副产品收购户5年间增长了2.5倍。农副产品产量逐年递增并不大,为何农副产品收购户且发展如此之快呢?答案很简单:利润丰厚!经抽样调查表明:在农副产品收购期间,也就是2—3个月时间,规模较大的收购户每年平均获利百万元以上,中等规模的收购户每年平均获利40—50万元左右,较小规模收购户每年也能平均获利10万元左右,“游击”收购户每年也能平均获利3—5万元。而生产农副产品的农民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平均每户的收入也就一万元左右。收购户与农民的这种收入反差确实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银行农副产品收购贷款的特征及管理途径探析陈贵江近几年,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银行“一身二任”的格局已经改变。反映在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方面,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收购、初加工和储备资金供应转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但是,农业银行仍承担着原农...  相似文献   

20.
1987年以来,农村信贷资金的循环运动出现了许多异常现象。一些企业得不到贷款支持,储备生产资料不能付款进货,银行汇差长期不能清算,国家收购农副产品向农民“打白条”,银行信用社不能保证支付。在农村信贷资金运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断流的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是现行金融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同农村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不相适应,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