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1300点 2004年9月9日,沪指于上午9点跌破1300点关口创5年新低,最后以1284.31点收盘.1300点在中国股民心目中是一道防线,股市的不断下跌凸显了边缘化危机,那一时刻,中国股市宣告5年来的市场大底失守."端正股市的功能,解决股市的问题"已成为证监会、政府当务之急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刚刚过去的1996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异常火爆的大牛市行情:从1月2日至12月11日,深沪股票市场共进行了233天交易,深圳成份指数从924点狂升至4522点,涨幅约500%;上海综合指数从512点涨升至1258点,升幅达250%。两市股指均创出近年新高,深市更是牛气冲天,连续刷新股指,创下历史新纪录;伴随着股价上扬,两市成交也创下日成交300多亿的历史天量;股民队伍急剧扩大,由1995年末的975万户增至2100万户,超过了新中国开辟股市以来的总和。1996年,中国股市升幅之巨被公认为"全球第一股市"。然而,透过股市外在的火爆,我们可以而且应该提出以下三问:  相似文献   

3.
凯恩斯 《英才》2010,(2):87-87
2010年的股市会怎么走呢? 从技术指标来看,目前沪指的反弹是对6124点下跌以来的一个回抽确认,因此沪指的重要阻力位在(6124+1664)/2=3894点,所以2010年可以达到的点位是3894点附近。到时能否冲过4000点,要看当时的政策和资金的避孕药况。  相似文献   

4.
胡伟凡 《英才》2012,(9):86-87
在如今哀鸿遍野、泥沙俱下的中国股市里,或许那些被大股东增持的股票还能给予投资者些许信心。在挣扎了许久之后,上证指数还是在全体股民的注视下跌破了2132"钻石底"——截至7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最低触及2107.63点,创下了中国股市近三年来的新低,而当天沪深两市的成交量合计为867.41亿元。两市总成交量不足千亿元,似乎快成了一种习惯。纵然有股民发起"万人签名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9日,长假后的第二天,沪深股指全天走势呈现大"V"形.沪指一天之内上下振荡高达140余点,最终突破4000点大关,收盘报4013.09点,创造中国股市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6.
齐夜 《企业导报》2002,(8):7-10
6月23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在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第二天,股市全线飘红,股民信心大增。《停止国有股减持意味着什么》一文,对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出笼"到"废止",进行了分析和全面阐述,对股市的走向,做了建设性预测。该文资料详实,论证充分,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7.
十问创业板     
2009年3月31日,即中国证监会发布《办法》的当天,走势强劲的中国股市沪指大幅低开45个点,满盘皆绿,一路下行至下跌56点,让投资人心惊肉跳。尽管当天股市的大幅低开是受到了周边股市暴跌的影响,不过创业板的推出似乎也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随后,股指慢慢止跌,并在下午翻红,到收盘时股指上涨16点——  相似文献   

8.
金融     
股市过山车A股从1600点一路涨到3600点,用了4个月时间。但从3600点掉到2700点,仅用了12个工作日。进入9月,股市仍是涨跌互现,截止9月21日,沪指收盘报  相似文献   

9.
浅析中国的股票市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重廷 《民营科技》2011,(12):76-76,200
自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以来,中国股市风风雨雨、一路颠簸了22年。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数次的牛市、熊市。在市场的反复上下中,中国股民挺身而出,纷纷加入了炒股的大潮之中。就是在中国股民这种劈波斩浪的精神之下,上证指数一路摸高知道历史高点———6124点;而后,又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上证指数一路下行,从2007年12月到2008年6月半年的时间里,大跌70%。这些,都是中国股民一路跌跌撞撞所遇到的事实,这里旨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期对中国股民起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回望中国股市,曾几何时,股市一路飘红,股价一路飙涨。2007年10月,上证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的6124.04点,无数股民欢欣鼓舞。随后,上证指数大幅跳水,直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又引来无数股民扼腕叹息,颇有一种"是非成败转头空"的萧索与无奈。自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认识到对投资者保护的不足,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先后成立了  相似文献   

11.
股民老刘在奥运前夕兴冲冲全仓杀入股市。那时,他预期跌到2500点以下的大盘能掀起一次反弹。然而事与愿违,截止到9月8日,A股沪深两市分别以2143.42、7004点收盘,再次创下新低。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一年来,中国股市"牛气冲天"令人瞠目结舌,成为全球主要股市里表现最好的。此轮牛市大约从2014年7月开始,沪指从约2000点开始出现"疯牛"行情,几乎在没大的调整情况下,至2015年6月初沪指超过了5000点,1年不到的时间涨幅超过150%。个股更是疯狂大涨,有研究统计,截至2015年5月底,80%股票的股价已超过了2007年沪指6124点历史大顶时的股价。同时,大牛市中又蕴藏着极大风险。2015年6月中下旬甚至开始"股灾"行情,沪市狂跌1700多点,投资者损失惨重。本轮牛市的开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本轮牛市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李"新政之下启动的,是  相似文献   

13.
资讯     
《经营者》2007,(1)
【关注】沪指突破历史最高点2006年12月14日股市继续上涨,上证综合指数于13:41突破2245.44点,为中国股市创立16年以来的历史最高。全天上证综指最高达到2250.32点,收盘于2249.11点,涨25.66点或1.15%,深圳成指收于6044.28点,涨71.80点或1.20%,两市成交额合计485亿元。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A股市场从2005年底开始逐渐走强,2006年股市经历一次波澜壮阔的大牛市,用一年时间即收复4年的跌幅,全年涨幅为亚洲第二(第一为越南股市)。除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外,上市公司业绩好转、人民币升值和市场资金充裕都是今年大牛市的重要原因。【动态】柯…  相似文献   

14.
图片新闻     
《山东企业管理》2012,(11):15-15
2012年12月14日,股民在江西省九江市一证券营业大厅查看股市行情。当日收盘,沪指上涨89.15点,涨幅4.32%,报2150.63点;创三年来单日最大涨幅。深成指上涨359.55点,涨幅44%,报8530.90。盘面上,板块无一下跌,即便是饱受塑化剂风险的酿酒板块也放量大涨,涨逾2%。  相似文献   

15.
月度事件     
中国股市“黄金元年”2006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冲破2245.55点,刷新了中国股市创立16年来的最高点。业内人士指出,沪指新纪录诞生,仅仅是中国股市“黄金元年”的圆满收官。在许多技术分析人士的眼中,攻克历史大顶才能叫反转行情,否则,只能把行情级别定为反弹。尽管如此,由于5年来市场已经发生天翻地覆般的巨变,因此在更多机构的眼中,2245点的攻克,只不过是牛市行情中的一个小站,象征意味重于实质意义。将2006年称为中国股市的“元年”,并将未来的十年称为“黄金十年”——这个响亮的口号得到市场各方的强烈反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6.
明星炒股记     
喻恩泰 《中国企业家》2007,(22):126-126,128
一部电影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浪潮爆发的全过程,是不是意味着现在中国股市已经遇到了一个完美高峰的阶段性终结呢?很多人以为电影《大话股神》是股市火爆的应景之作,其实制作方筹备它的时候,中国股市萧条得很,沪指在一千点以下。拍摄完成沪指到达了1500点,今年参加上海电影节宣传时,刚刚经历过"5·30",将近  相似文献   

17.
股市十年     
从1997年的1500点到2007年突破3000点,迎来一亿股民的中国股市正在质变。中国股市充分显现出了新兴市场的巨大动荡和无限潜力。一年零九个月以前,它还在千点之前,还让人们惊呼,市场已经推倒,但重来的速度超过所有人的预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股市现在的时刻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难得时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97年5月15日,国家计委、国务院证券委宣布,1997年股票发行规模为300亿股。次日,沪深股市作出强烈反应,分别下跌102点和497点,给高热的股市再泼一桶冰水。这是继1996年12月中旬《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以来,调控股市的又一次重大举措。此举一出,股民和股评界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9.
王思宁 《英才》2012,(12):106-107
新的一年中,哪些与中国股市息息相关的重大政策可能出台?郭树清该不该道歉?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1月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股市的下跌,监管部门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但不是等于完全的责任和绝大部分的责任。理论上讲,股市的上涨和下跌都属于市场行为引发的现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中国股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历来有"政策市"之称。资深股民都知道,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股市自2007年以来至今日已经历长达五年的熊市,9月26日更是创下历史新低1998.48点,股市的每一次新低都是对广大股民投资热情的沉痛打击,更触痛监管层的神经,为了提振股民信心,为实体经济继续输送新鲜血液,监管层在每一次股市新低后忙不迭地出台新政救市,然而究竟效果如何有待分析。本文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对此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