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高等院校艺术类教材的发行量也在不断的激增,高校艺术类的教材也逐渐成为了畅销书籍。书籍具有审美功能,是一个立体的、多侧面的动态整体。本文通过对高校教材书籍设计的现状分析,主要探讨了高校教材书籍设计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在调研分析婴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婴幼儿书籍设计的现状和设计原则,进而从合理的书籍内容、形态设计、材质应用、音效介入这四个方面出发,详细地根据促进婴幼儿认知发展的角度描述了婴幼儿书籍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进而得出认知发展对于婴幼儿书籍设计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古典文学书籍装帧设计,看起来简单随意的线装书,并非恣意妄为,而是通过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经过深思熟虑,从色彩线条,主体材料,到总体艺术性,经过精心设计,无不沉淀了厚实的文化底蕴。现代装帧设计,随着技术进步,材料科学的发展,大量推陈出新,却未免能够达到古典美效果。如何兼顾古典书籍装帧文学气韵与现代书籍装帧审美情趣,实现书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必然需要对古典文学书籍装帧设计理念与形式有深入而广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书籍并不等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它有着立体的延展空间和精神内涵,相对其它种类的包装设计来说,它与本体的结合更紧密,更深刻。书籍本身,书籍设计以及书籍中所凝聚的精神内涵,展现的无际空间,此三者构成了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人们在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人与书之间会共同构成一种气场,营造一种气氛。这需要书籍设计师具备四种在设计一本书时所应持有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书脊是一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人形象地称为"书籍之眼"。当今的书籍设计强调设计的整体性,书脊与书的关系本身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书脊作为书的一部分,会影响到"书"这一有机整体的各方面。书脊不仅是连接封面封底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整合了封面、封底、内页。从这一角度讲,书脊设计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本书的效果。书籍设计家吕敬人先生提到过:"书脊——书在表示空间中的主角",可见书脊的重要性。书脊的空间虽然很小,但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媒体的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强大的载体,社会大众已经站在了信息时代的顶端。这无疑也给书籍装帧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儿童书籍面临特殊的读者,其设计形式也有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更新。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这个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书籍包装要求的不断提高已经使得现代书籍包装设计逐渐成为艺术领域中重要研究范畴,要想使现代书籍包装在数码技术以及影像技术构成的虚拟世界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且尽最大可能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就必须通过现代书籍的包装设计来体现书籍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书籍设计的思路,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设计语言,生产出不但能准确传达书籍的内容和信息,而且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符合文化性和商品性的现代书籍。  相似文献   

9.
设计院校中的书籍设计课程多数为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综合编辑设计,这样的自拟课题实际上给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难度。不仅要求学生们了解与书籍设计联系紧密的诸多常识,还需要学生们具备文学、历史、自然、科学及人文等各方面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这些传统文化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朝代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而消逝的。笔者通过比较现代的审美和传统的手工工艺做一套能让人眼前一亮并为之震撼的设计。这个毕业设计是以北京的中轴线作为创意,设计并完成名为《北京的线》的书籍设计,以当时的建筑艺术风格与现在速写元素相结合,制作出来的一套既复古又特色的设计。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北京是一座历经金、元、明、清四朝的古城,至今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中轴线即子午线,好比北京的"脊梁",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建筑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北京中轴线不仅是这座城市布局空间的线索,也是城市历史的一条线索,北京城的城墙、坛庙、集市、街道,都以严谨的对称表明了中轴线的重要性[1]。整个作品都是从北京中轴线的角度出发,通过书籍来呈现具有特色的创意书籍设计。本次毕设用了以手绘图画为主、文字介绍为辅的方式来做。希望通过此次设计及推广,可以把手绘这种渐渐被人淡忘的能力,重新带回当今我们生活中。希望人们能够通过了解北京元明清建造的中轴线,并通过线上的建筑,进一步感受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传统文化与魅力。  相似文献   

11.
书籍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提供给人们知识,还提供了一种感受,这是一种与读者情感上的交流。本文着重从书籍设计中的封面、内容板式以及材质这三个方面对读者产生的情感吸引力。从而说明书籍设计要重视情感表达,是书籍设计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当前,书籍的装帧设计在整个书籍包括销售书籍在内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书籍的装帧设计与读者的消费心理之间的关系也成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将主要研究的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将会对读者的消费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是我国古代文化内涵和现代审美观的融合与传承.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它利于书籍的保存和使用;作为一种艺术工具,它与书籍的其他部分构成良好的互动,以传达书籍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则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论意境创作理念在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书籍是一种特定的书籍类别,有着独特的文学内涵以及艺术品位。因此,对于文学书籍封面的设计一定要细心琢磨,设计出文学类书籍特有的意境美。设计文学书籍封面特有的意境美,能够更好的展现书籍深层次的审美和内涵。本文重点探讨了意境创作理念在文学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书籍本质属性决定其既属富含知识内容的一般实用性质的消费品,又属予人审美感受的艺术品.书籍设计者要面对的任务就体现在书籍的实用与审美这种双重属性之中.实用需求通常反映于书籍的题材内容上,而艺术需求则除书籍的题材内容外,主要体现于书籍艺术形式——即书籍形态之中.题材内容决定着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烘托着题材内容,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书籍艺术的整体.若从书籍后一属性来看,既然它属一种艺术品,就可归入艺术形态学范畴,本文试图从形态学入手,研究书籍外在表现形式与其内在组织结构在形态上所呈现的关系,以探讨书籍形态发展及其结构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6.
音乐CD包装设计是一个包含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的独特设计形式,而创意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却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音乐CD包装的设计理念和形态也越来越多,但这里笔者认为音乐CD包装结合书籍形态的设计可以赋予音乐更丰富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其更加富有艺术的色彩和内涵,不仅从视觉上能够更好地体现音乐的优雅气质和文化底蕴,而且还可以不断丰富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版式设计中主要设计元素之一,文字版式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人们书籍的阅读和有效的视觉传达。如何经营书籍版式中的汉字是本文着重论述的内容,通过汉字在书籍中的应用特点、文字结构造型的特点和不同字体之间的相互内在联系,以及留白在文字版式当中的运用,促进汉字计在书籍装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元素被应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时代的产物,成为了设计师思考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需认识到中国传统元素的重要意义,明确中国传统元素的类别,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到服饰、书籍、标志、包装上面,以给予大众强烈的直观感受,增加视觉传达效果,提升设计作品的传播范围,提高设计作品的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19.
漫话藏书票     
藏书票是粘贴在书籍上的一种小小票证,上面印着图案、花纹以及姓名,表明物主的所有权,同时表示珍贵和对书籍的热爱。西方的藏书票一般写有拉丁文EXLIBRIS(某人所藏书籍),我国的藏书票一般用汉字某某藏书加拉丁文标识,所以EXLIBRIS已经约定成为藏书票的专用词。  相似文献   

20.
本子的设计与书的设计有着许多的相通性,然而由于人们对于书籍和本子使用功能的理解不同,本子的设计没有向书的设计那样,独立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科学——装帧设计。纵观笔记本的设计历史,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就又被时代卷入信息化的大背景中去,传统的书写方式受到前所未有颠覆。如何创新笔记本设计呢?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利用装帧概念所开发的笔记本产品,对笔记本产品的新设计思维从技术的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