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懂科技、用科技的新型农民是一项重要工作,今年8月22日,我省首家“农民夜校”在二道区劝农山镇同心村正式成立。目前这所“农民夜校”已经成为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好场所。二道区劝农山镇同心村“农民夜校”成立后,经常邀请长春农大的教授培训农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俞学文.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浙江农民企业家.武义更香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更香有机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北京更香茶叶销售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而俞学文却更愿意如此形容自己的身份--我是全国两会人大代表中"新型"农民的代表.他解释这个名词:农民出身,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相似文献   

3.
余银成站在村委会前的院坝里,皱巴巴的衬衫,卷到膝盖的蓝布裤子,黝黑的皮肤,典型的农民模样.61岁的余银成是重庆市长寿区石堰镇麒麟村的农民.从去年3月起,他有了一个新身份:重庆宗胜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家里的3亩多承包地,是他的"本钱".  相似文献   

4.
6月初以来,射阳县洋马镇青年农民肖建东忙得不可开交,作为洋马镇“品牌农民”,他先后同兴化市戴南镇、竹泓镇以及张家港市悦来镇签定技术指导合同,今年他将负责这三处500余亩中药材种管加工技术的指导。打“品牌农民”牌子输出农民是药乡洋马近年来出现的新鲜事。 在指导农民走出去闯市场上,洋马镇有自己的新思维。该镇是中国药材之乡,对掌握了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的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包装,这样的农民也会产生“品牌”效应,身价自高。从1998年起,洋马镇就利用成人学校、党校以及农民夜校,对农民开展系统学历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素质农民群体进入大众视野。高素质农民是现代农业的生力军,高素质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到底"高"在哪里?"高"在有文化在美丽的三江平原,有一位有着高学历的农民,他结合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理论,在水稻种植上不断探索,种出了"博士水平"。他就是博士农民——赵光明。  相似文献   

6.
9月26日,在苏州一家企业打工的安徽省芜湖县农民汤金松回芜湖参加成人高考报名,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县农村人才劳务交流中心的主任陶贤林亲自陪同他报名,为他做一些服务工作.一次普通的成人考试报名,却惊动劳务中心的主任,小汤很荣幸.但对安徽省芜湖县农村人才劳务交流中心来说,这只是他们对已输出的劳务人员进行后续服务的一件平常的小事.  相似文献   

7.
他经常被人当成农民,即使在出国的时候,与国外的一些政要交谈,也会被称为“像农民”。他是我国“三农”问题资深专家,现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日前,他走进央视“对话”栏目,就“三农”问题作了精辟阐述。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怀来县土木镇农民刘金宝,潜心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科学养乌鸡,上网找市场,他生产的金宝牌乌鸡蛋火爆京城,自己率先富裕起来,成了全国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栗战书最近点名批评了一些地方领导迎来送往、安排检查的做法.他曾经轻车简从地深入农村调研,没想到刚到村委会,发现市、县、乡级领导早已满满地挤在院子里,安排座谈的"农民"竟然大部分是乡镇干部.  相似文献   

10.
宁夏永宁县红星村的青年农民王祥.是他们那儿的“大能人”。农民朋友把他当作上宾,只要王祥去了他们家,总是拿出最好吃好喝的招待他。  相似文献   

11.
案例:崔某是一名进城打工的农民,在一家私人建筑公司干了9个月,可老板邓某只发给他4个月的工资(都有工资条),还欠他5个月的工资计3000元,至今未发.为此崔某多次找邓某讨要,但邓某总是推三推四,就是不兑现.崔某怕他在工程完工后开溜,想现在起诉他,但又考虑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怕邓某不承认劳动关系而打不赢官司.最近崔某听说工资条可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的凭证,不知是否属实.  相似文献   

12.
高文忠是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民乐村的一名普通农民,这个普通的农民却有着不普通的经历。到民乐村打听高文忠也许有人不知道,但一提起“高大肚子”家喻户晓。肚子是随着他发家致富逐渐涨起来时,这肚子是他财富的象征,更是他显示奋斗历程的骄傲,他也乐得人们称呼他这个绰号。  相似文献   

13.
牛军是华亭县东峡村人,今年村子成了社区.他的身份也就从农民转变成了市民。失去土地后,他进了社区办的公司,做起了基层管理人员,一个月收入600多元。牛军是在华亭县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受益的农民之一。  相似文献   

14.
报载,某公司发展一种野菜,单方写好合同,与有关方面"勾兑"后,让农民稀里糊涂画了押.订单写的是保证农民每亩收入不低于两千元,结果每亩收入连两百元都没有兑现.农民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相似文献   

15.
"老唐"卖牛这是秋日里一个星期六的清晨,这是美国衣阿华州的一个美国农民家。52岁的男主人叫唐纳德,一个很普通的美国名字,我们像他的家人一样,叫他"唐"。这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农业区的农民,短发、健壮,一身黑红的皮肤展示着终年室外劳动的印记。我们一大早来到他家,这一天是他卖牛的日子。早晨的太阳一露头,给万亩良田披上一层金光。唐像往日一样,给牛喂了第一顿早餐后,便把它们放到远处的山坡上散步去了。今天,他特地留下160头牛,准备今天把它们卖到300英里外的屠宰场。"这批小牛犊半年前买来时才500磅,现在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出路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简要分析了农民下岗的现状和原因,讨论了农民下岗后的去处,并对小城镇的部分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应该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7.
凭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他像“候鸟”一样迁飞于湖南与海南之间,30年如一日执着于科研,守候于田野,育成了15个杂交水稻新组合,为农民创造出了25亿元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失地农民"三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法征收了大量的耕地建设公路、厂房等,城市改造过程中还有部分农民的房屋被拆迁.过去农民土地被征用,大部分都是货币补偿,多数农民都很满足,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种现金交易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病.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工作中,有少数乡镇干部角色错位,对农村工作不留心、不热心、不关心.指导农业生产是"遥控指挥",处理农村问题是"高压政策",做农民的思想工作是"隔靴搔痒".身为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民领而无力,对农业导而无方.农民群众把这种现象叫做"农盲症".  相似文献   

20.
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文湘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要求干部改变按上级计划安排生产为以市场需求指导农民生产,要求农民树立“农业就是企业、生产就是经营”的市场观念。在新旧体制转换、新旧思想交错的时期,有着许多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