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的山东省临沂市农村信用社,立足“三农”,服务“三户”(农户、个体工商户、专业户),实现了信贷支农与经营效益的双赢。四年来,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农户由25.9万户增加到现在的79.4万户,增长306%,农户贷款面也由不足20%提高到42%,农村信用社已累计向农业投入299.5亿元,占全市农业信贷总投放的80%以上。去年,临沂市农村信用社实现利润2170万元,同比减亏增盈1.51亿元,全辖有157个信用社实现盈利,盈利面达67.5%。 端正方向 服务“三农” 前些年,临沂市200多家农村信…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修武县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行小额信贷业务,自1996年初以来,累计直接向农户发放贷款56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5%,惠及了全县1/6的万余户农民,有力地支持了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的振兴。这种小额信贷主要以农户为对象,以种植、养殖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等涉农产业为主,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期限根据农户所从事的产业而定,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化,修武县从事高效种植、养殖业的农户愈来愈多。对此,该县农村信用社在信贷资金投放上坚持“面向三农、小额为主”的贷款原则,提出了“万户…  相似文献   

3.
人行河北省霸州市支行协同霸州市农村信用联社在确保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前提下,坚持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方向,积极推进小额农户贷款工作。截至目前,霸州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11927笔,金额20460万元,共支持种植户3658户,金额13299万元,支持专业养殖户512户,金额6053万元,发放范围涉及了霸州市的所有乡镇。小额农户贷款措施的有效实施既满足了农民的信贷需求,又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实质意义上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色农业初具规模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按照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立足农村,以农为本,在改进支农服务方式,大力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创建信用户、村、镇活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特别是通过颁发“农户贷款证”,实行“一证通”、“一联三送”等便民措施,简化了贷款手续,使农户贷款更加便捷,不仅大大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而且增加了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投放总量,扩大了农户贷款面,帮助农民解决了很多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日益显现,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农贷,是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农村信用社获得自身发展、化解风险的需要。去年以来,河北省三河市人行、农村信用联社把贯彻《指导意见》当作信用社发展的大事,不断探索、完善、创新小额农贷发放和管理工作。经过多方努力,两年来信用社已发放小额农户贷款9200户,金额3.2亿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约4600万元,效果显著。●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前移信贷调查,简化贷款手续,提高贷款发放速度。农户贷款一般需求比较急,且种养等纯农业贷款与农时关联度大,平时农民不需要贷…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海阳市农村信用社以加大农户贷款投入为突破口,积极实施“富民工程”,以创新支农服务水平为着力点,积极强化市场定位,以富农强社为落脚点,积极开拓双赢之路,从而加快了农民的富裕步伐,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截至去年末,各项贷款余额为84146万元,比年初增加24019万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40760万元,比年初增加24833万元。全年累计为77621户农户发放小额贷款55482万元,占农户总数的54%,全社贷款利息收入增加800万元。整个经营进入良性循环态势,去年末,实现减亏2000万元。一、…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大连市农村信用社结合本地实际,在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积极转变经营观念,改善支农服务水平,加大对农户、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为促进大连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大连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截至2月末,大连市农村信用社已建立农户经济信贷档案41万户,评定信用户38万户,发放农户贷款证(卡)16.7万本。已经建立信用村83个,信用乡镇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增强为“三农”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位于鄂西北贫困山区的丹江口市所辖丹江口和武当山两家县级联社,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实现了贷款投向由注重集体企业向农户转变,由注重一般加工工业向农业转变,由注重大额贷款向注重小额信用贷款转变,不仅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户,而且有多重的社会效应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至2002年6月底,他们先后向332个村的6.8万户农民进行了评审授信,向农民承诺小额信用贷款达14408万元…  相似文献   

9.
信息传真     
●3月11日召开的北京市农村信用联社2004年度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在去年农产贷款余额突破1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北京市农村信用社将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工作力度,择优扶持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切实带动一方经济快速发展的龙头型涉农项目,建立专职机构及人员具体推动农户贷款的投放,大幅增加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投放总额,为实现农民增收,信用社增效奠定基础。(董永红) ●四川省德阳市农村信用社,2003年通过信贷支农“十百千万”工程,到去年末,共投放专项贷款66648万元,1661家种养业大户实现纯收入6103万元,56575户致富奔小康带头农产实现纯收入75926万元,种养业大户和带头农户户均收入达1.4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4024元,高于全辖农民人均纯收入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莱阳市农联社在服务“三农”过程中,立足沿海开放地区的农业经济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小额农户贷款为切入点,大刀阔斧地调整信贷投向,在支持当地农民发展创汇农业,走上致富之路的同时,靠安全高效的小额农户贷款,开拓了农村信用社广阔的发展空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去年以来,莱阳市联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8980万元,比年初增加23176万元,小额农贷本息到期收回率达到100%。贷款受惠农户达到32836户,支持全市新发展出口创汇蔬菜基地4万亩,发展干杂果2万亩,特色蔬菜3000亩,发展塑料大棚1.5…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临朐县农村信用社为解决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村信用社收贷难、农民贷款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扩大农业信贷投放,以提高农民信用意识为出发点,推行了资金需求调查、信用约定、联户联保、信贷联络员、信用户为一体的支农新模式,在支农中营造“大信用”氛围,在支农中锻打农村信用“大品牌”。(一)开展资金需求调查,和农民搞信用约定,采集农村信用资源。为摸清农民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以合理安排信贷资金,每年春天,县联社都印发十几万份资金需求调查问卷,组织人员深入农户,对全县农户情况进行全面…  相似文献   

12.
太和县双庙乡共辖19个行政村,107个自然村,1.04万户农户,4.22万农业人口,5.04万亩可耕地,是一个以大豆、小麦为主,兼有一定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的传统农业乡。位于该乡的双庙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地方党政、村委班子和优秀社员代表既熟悉农村工作和农户情况,又可以监督贷款发放、协助贷款催收的积极作用,不仅进一步密切了与乡、村两级党政班子和农民群众的关系,而且使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益。至今年3月末,该信用社已建立农户经济档案10009份,核发贷款证4294本,分别占总农户数的…  相似文献   

13.
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建信用村镇能有效地解决家庭承包土地耕作经营农户资金需求,是解决贫困山区农民贷款难、又能保证信用社资金安全的一条有效途径,为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奠定了基础。农户联保贷款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农村信用社支农贷款的必然产物,标志着农村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质的飞跃,是金融部门服务“三农”的创新。但就贫困地区农村推行农户联保贷款来说,应该是择时机而行动。2000年7月16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农村信用联社在所辖双龙农村信用社进行农户联保贷款试点。通过宣传动员,6户农…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浙江省温岭市以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精心打造特色优势农业品牌,促进了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经济收入的显著提高,也扩大了农民消费,开拓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目前,全市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入社农户1269户,带动22755户农户进市场。2002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推销当地农产品26多万吨,销售收入13851万元,帮助农户增收1750万元,户均增收1100多元;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5368510万元,比上年增长8…  相似文献   

15.
判断当前农民贷款供求状况,已不再是用“难”或“不难”所能简单回答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的经济身份、经营方式和农村金融管理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民贷款供求矛盾已开始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移,并在不同经济身份的农民之间表现出此松彼紧的供求格局。一、结构性供求紧张是当前农民贷款中最突出的问题据廊坊市人民银行近日对辖内八个行政村的典型调查,2000年以来,有826个农户向当地农村信用社提出1261.3万元贷款申请(其中纯农户申请额占比仅为3.7%),农村信用社已对其中的616户发放贷款830…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2002年以来,贵阳市农村信用社把扶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抽调大量人员对全市各村、组、户进行摸底调查和评定信用等级,目前已对农户摸底调查达70%,评定信用户达50%。同时,全市各农村信用社不断改变工作作风,走村进寨把小额信用贷款发放到农户手中,简化贷款手续,农户凭身份证和小额农贷资信卡就可在当地信用社借到贷款,使农户借贷就向取存款一样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借贷难问题。截止目前,全市已发放小额贷款4.5亿元,获贷农户达27.5万多户,占全市农户的63%。据悉,2003年贵阳市农村信用社将进一步加大发放小额信贷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重庆市农村信用社始终牢记服务。三农”宗旨,加大信贷支农投入,增强支农服务功能,全市已有占总农户35%左右的350多万农户、7万多农村个体工商户、7000多农村中小企业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近三年来,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三农”贷款445.5亿元,年均增幅25%,余额占全市各金融机构农贷总额的93.8%,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为促进重庆市县域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东阳市农村信用社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投放农贷4.66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农业信贷投入的85.83%,全市16%的农户得到了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受惠农户达42761户,成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力后盾,对东阳市成为全国百强县(市)作出了贡献。一、实施小额农贷“自报公议”的贷款方式,解决农户的小额贷款难问题,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面对广阔的农村市场,如何着手做好“千家万户”农民的金融服务工作?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被广大农民兄弟誉为“家门口小银行”的信用服务站最贴近群众,最了解农民,是联结信…  相似文献   

19.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杜是主要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为适应新时期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逐步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小额信用贷款方式和联户担保贷款方式。这是我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对解决农民贷款难、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改进信用社业务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2年6月末,全国共有31446个农村信用社开办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占农村信用社总数的90%。1-6月,累计发放农户  相似文献   

20.
东阳市农村信用社端正经营方向,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农村信贷支农功能,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开拓市场,增加收入,成为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截至2000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投放农贷3.84亿元,占全市农业信贷投入的84.02%,受惠农户达21761户,支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东阳市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全市农村信用社也得到较快发展,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2.70亿元和18.80亿元,分别增长13.4%和21.68%。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8.88%和33.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