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当今社会,产品创新是企业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企业拥有与众不同的产品,在同类企业竞争中就会脱颖而出,获得更大的利益,文章通过对产品创新的含义及重要性的理解与分析,来探究企业如何进行产品创新。  相似文献   

2.
张婉露 《价值工程》2019,38(6):38-41
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利用互联网大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优化生产要素、创新商业模式等途径在传统的领域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现代企业之间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和技术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文章结合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特点,通过对滴滴出行这个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出影响滴滴出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六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企业产品创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中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产品创新成为我国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抓住了产品创新,就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敦江 《企业研究》2013,(18):150-151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消费者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需求的日益增加和企业之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要不断的开发新产品,不断的对产品进行创新,以保证产品的生命活力。可以说创新已经是企业永葆活力的关键性因素。企业为了保证自己的产品能持续畅销,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其就要把创新产品作为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重点。本文主要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出发,探讨其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和需求多样化,需求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于产品的链接正在逐渐演变为供应链的竞争。文章分析并建立了基于产品创意来源的供应链产品创新模式和基于核心企业组织的供应链产品创新模式,以此推进产品创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和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国由政府为创新主体转变为企业为创新主体的过程中,适应性强、活力充沛的中小企业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具有技术创新动机强、体制灵活、周期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优秀的中国企业都集中在所谓的“技术领域”,如IT、家电,而在没有领先技术的消费品业,如服装、饮料、牙膏、牙刷等行业却绩效平平。无所作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创新分类方法和产品结构演化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从企业发展的实践中分析企业创新的分布特征和竞争优势的选择,以使不同行业的企业根据产品结构的特点在价值链中找到竞争的“突破口”,充分释放其竞争优势,提高系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外钢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必须站在战略发展高度,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市场、技术、产品和服务,进行科学、务实和持续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孔祥有 《活力》2012,(2):73-73
市场经济本质就是竞争经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表面上是产品的竞争,技术的竞争,实质上却是隐含于产品技术背后的“创新理念、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创新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必然的行为。企业要依据拥有的资源条件和创新优势,来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确定相应的市场创新目标,采取“四个创新”与“四个建设”有效途径进行调整组合。  相似文献   

10.
当前,企业要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严竣挑战,就必须舍弃过去那种单纯依靠外部高投入的粗放式经营,代之以依靠科技进步和知识革新,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化增长的目的。为此,企业必须构建四个创新工程。企业产品创新企业竞争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市场占有率的竞争,而成为竞争的强者就是要通过产品的创新才能得以实现。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它的产品能否不断创新。名牌产品也不会永远是名牌,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否则,企业无论有怎么样的优秀领导人和多么雄厚的资本,也难以生存下去。目前,企业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作为创新的两种方式,对企业维持现有的经营和未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中小企业应通过变革组织结构、营造组织文化、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积极进行工业升级来激发企业的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企业既要注重新产品开发创新,又要注重市场创新,发挥二元创新的效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供过于求的市场态势使得同业态零售企业售卖的商品在质量、档次、性能和款式方面基本无差异。而对于企业而言,价格竞争不能超过成本的底线;质量竞争不能超越技术的发展;品种选择也是有限的。本文从零售企业业务特点出发,指出零售服务方式创新须以顾客价值为导向,并运用服务创新模型——四维度模型进行零售企业服务创新内容研究,最后提出了零售企业服务创新模式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供应链视角下分析从创新链到创新集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安 《价值工程》2009,28(1):64-67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创新已经不是单个企业的事情,最终的产品可能是多个创新的组合,这些创新来源于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从供应链的视角分析企业间的创新协同问题,并提出创新链与创新集群的概念,然后对其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金彦龙  张海林 《价值工程》2012,31(2):129-130
知识经济下,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间在产品、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促进辽宁区域经济的发展,辽宁工业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辽宁各工业企业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产业性质、技术、规模、资金成本、市场等方面因素,优化资源要素组合,针对自身现状,制定创新目标,分别选择模仿创新、独立创新或集成创新等创新模式。发挥区域优势,促进辽宁工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专利文献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科学有效的使用,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实现技术进步和创新,还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保护、为经营战略实施提供帮助,使企业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16.
以创新网络理论与产品创新战略理论为基础,本文将网络位置视为重要的外生性创新资源并作为模型的独特前置因素,以279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方法实证研究产品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问题。从技术、市场、设计三个维度将产品创新战略划分为技术推动型、市场拉动型和设计驱动型三种类型,进而厘清网络位置、三种产品创新战略以及创新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产品创新视角清晰揭示不同网络位置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和具体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中心位置和中介位置均会显著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三种产品创新战略分别在网络中心位置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但在网络中介位置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过程中,技术推动型产品创新战略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市场拉动型和设计驱动型产品创新战略则分别发挥显著中介效应。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理论解释,以期对指导中国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创新网络资源、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品创新战略以促进绩效提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文首先对破坏性创新及企业竞争力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的独特价值: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新的技术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培养提供一种新的机会。最后具体分析了基于破坏性创新的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方法,包括破坏性技术创新、破坏性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角度看物流企业竞争机制创新——以快递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国内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处于实物分配阶段向物流整合阶段过渡的时期。市场需求的趋同,使得物流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物流企业传统的竞争机制主要是依赖于价格竞争,但是单一的价格竞争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足。从系统的角度看,可以分别基于系统资源的整合、系统流程的改善、系统需求的提升、系统规则的调整、系统范围的扩大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物流企业竞争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企业通过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可以将外部知识内部化,实现知识共享与知识互补,从而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创新模式的选择过程是一个系统综合分析过程,不同创新理念、不同创新环境下的企业往往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差异较大,故选择的合作创新模式各异。  相似文献   

20.
汤鹏主 《企业活力》2010,(12):55-57
在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向了供应链联盟间的竞争,而乡镇企业在面临其原有的发展环境变化的情况下,选择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战略创新模式是一个必然选择,而且也具有其可行性。因此,乡镇企业应该按供应链管理要求及时调整企业运作模式,选择不同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建立起信息系统平台,及时监控供应链的运作状况和建立起对参加供应链联盟的乡镇企业的评价标准和奖励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