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邓小平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邓小平民本思想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不仅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邓小平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民本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马克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中,针对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理论瑰宝。研究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依据,概括提炼邓小平管理思想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探讨邓小平管理思想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机遇思想是贯穿整个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的指导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用发展机遇思想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发展问题,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世界观方法论武器,在我们今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核心思想是发展思想,邓小平的发展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和核心。邓小平发展观的形成有科学的依据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发展现的基本内容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思想与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有着广阔的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理论源泉。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及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成功运用,加速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紧抓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稳定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两个飞跃”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六个方面。这些理论紧扣中国国情,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建国初期的经济思想 ,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建设部分在脉络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重新认识刘少奇经济思想理论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莲萍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11(4):103-105,112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法制建设的理论、原则、措施和方法,形成了法制建设的系统思想。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轨迹看,主要是从“法制建设与民主建设的关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两条线索,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观点。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基本内容看,包括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原则等内容构成的科学的思想体系。从邓小平法制思想的主要特征看,明显地表现科学性、系统性、浙进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邓小平教育发展战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发展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极为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现代化”的视角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新时期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就是为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所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决策思想和决策实践,不仅涵盖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各个领域,而且处处表现出鲜明的特色。一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把经济现代化作为整个现代化的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而…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他提出的加快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思想;重视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等构成了生产力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具有跨世纪的战略意义。一、重视加快发展生产力人们知道,邓小平理论已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深逐眼光一下就盯住了发展生产力。他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纳…  相似文献   

1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政治现代化思想,实现了政治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思想;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高教改革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思想,阐明了教育与经济的辩证关系,揭示了教育必须适应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继承毛泽东、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发展问题的新观点,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科学而又系统的发展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材料和极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理论的深刻内涵,指示了这一理论所贯穿的唯物史观、辩证法、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实践定义。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步骤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等等重要内容。因此认识学习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兴有重要的意义。本拟从哲学的角度,揭示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全球化思想.邓小平以战略家的宽广视野,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放在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下加以审视,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其中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邓小平经济全球化思想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之间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系,成为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完整的“发展-改革-稳定”三位一体的主流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发展、改革和稳定的思想及它们之问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全面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第一节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阐述和揭示,是邓小平在领导中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的结果,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同时,邓小平“以新的思想、观念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尺度。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融合,使社会主义获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