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006年,随着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稳步推进,中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态势。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裕,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化特征;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重新恢复,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外汇市场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黄金市场国内外价差逐步缩小;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管理能力有所增强。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对当前金融宏观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及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予以积极关注。  相似文献   

2.
管涛 《新金融》2009,(5):6-7
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好的迹象,金融市场有了积极的信号,但是否出现转折.现在还不能过早下结论。从各国公布的最新的经济增长数据来看,还没有看到经济下滑出现收敛的趋势。金融市场有一些积极的反应.是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使市场流动性得到改善,虽然没有回到去年上半年的水平,但局部市场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充裕的。中国今年以来的股市反弹.当然有对经济好转的预期,但更多的是因为资金量充裕,所以不一定能说明市场好转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债券市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十分充裕。今年债券发行规模进一步增大的可能性不大,债券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各种债券的收益率有一定差异,其原因在于利息税、流动性溢价和信用风险补偿。但我国债券市场仍存在发展相对滞后、多头管理、缺少流动性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债券市场的发展准备好了许多条件。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经济平稳发展时期还是金融动荡时期,流动性问题始终是金融市场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今年6月下旬,市场出现了流动性比较紧张的状态,而实际上整个市场的资金总量却一直比较充裕,监管指标反映的情况和实际情况出现了背离。  相似文献   

5.
《金融博览》2014,(3):8-10
2013年,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两度“钱荒”现象的发生.引发市场强烈关注。流动性是银行“三性”管理原则之一.是银行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每天保持正常除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管征  谭克 《金融纵横》2002,(6):8-10
大量外资的涌入必然会对中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产生巨大的冲击,影响有利有弊,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一、外资进入对中国资本 市场带来的积极的影响 1.为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 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交易活跃,股票指数波动较大,直接融资在配置全社会资金中的作用有所扩大;货币市场利率平稳,债券市场发展良好,国债收益率曲线全面下降;人民币汇率灵活性继续增强,人民币大幅升值;保费收入增速较快,保险赔付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加剧,表现为银行存款增幅下降,近2800亿元资金流出商业银行,充裕资金的61%进入资本市场,推动股票市场持续走牛。但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并没有从中获得相应的增长,呈现增速放缓和退保率上升等新特征,一季度上海市寿险公司退保金共支出18.20亿元,同比增长90.71%,银保保费收入27.86亿元,同比减少13.81%,退保主要集中于占寿险市场保费份额近八成的分红险和万能险上。  相似文献   

9.
魏星 《金融博览》2013,(11):42-43
受到低利率环境及市场流动性充裕的带动.一些投资级以下的企业为改善资本结构纷纷发债融资.在全球掀起了高息债券发行热潮。由于亚洲地区经济基本面较好以及债券违约率处于低位.其高息债券市场近期的交易活动热度升温。  相似文献   

10.
魏馨  徐荣 《中国金融家》2008,(2):212-213
内部资本市场在投资与流动性的关系中的作用表明,中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非有效性现象非常突出,导致内部资本市场异化的原因即我国H型组织架构上市公司中第二类委托-代理矛盾比较复杂,即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