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子价格     
《天津经济》2013,(11):85-85
一、内涵所谓影子价格,是指在市场交易价格充分反映某些产出的真正的边际社会成本时,人们对这些产出的边际社会成本进行重新估算后的再定价。换言之,影子价格是修订了的市场价格。使用影子价格是为了把某些商品和劳务的被扭曲的市场价格转换成它们的真正的社会价值的近似值。不过。市场价格总是影子价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于出口企业竞争策略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竞争策略分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商品价值的竞争,其实现方法和途径是强化企业管理,不断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非价格竞争则是指商品使用价值的竞争,其实现方法和途径是在强化企业管理和科技进步的基础上,通过突出商品性能、提高商品质量、改善商品包装、增加花色品种、加强售后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等非价格优势,吸引顾客,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盈利目的。在价格竞争中,有高价策略、平价策略和低价策略。高价策略和平价策略一般是以商品在非价格竞方面具有某种优势为前提的。在缺乏非价格竞争优势的情况下,低价策略常常是价格竞争的基本表现形式。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市场经济制度及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市场竞争基本处于初级竞争阶段,企业往往过于看重价格的作用,把市场竞争片面地理解为价格竞争,尤其是出口企业,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非价格竞争优势普遍较弱,企业在制定产品出口价格时更多地采用低价策略。然而,商品个别劳动时间的下降是有限和有条件的,加之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残酷无情,很多企业为了打进国际市场,竞相压低价格,展开恶性价格大战,使正常的价格策略演变为过度的价格竞争。  相似文献   

3.
<正> 转移价格是企业市场交易内部化的必然产物。正确运用转移价格,不仅可以合理调节内部经济关系,规避公开市场缺陷,减少生产经营风险,而且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与成本,优化配置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佳化。本文拟从如何确定和如何正确运用转移价格两个方面对转移价格作一探讨。一、制定转移价格的原则转移价格又称为转让价格、调拨价格或划拨价格,是指同一组织系统内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或分公司彼此之间进行内部交易时采用的价格。非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是以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制定的。在不存在外部市场的条件下,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由企业按照NMR_E=MC_T(NMR_E为最终产品的边际收入减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MC_T为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的条件确定。在有完全竞争外部市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价格形式为主的机制已逐步建立,特别是加人世贸组织后,我国商品和服务市场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对放开的价格如何管理、如何规范、如何检查,是价格监督检查部门一直在研究探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对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5.
改变个体散户的生产方式,尽可能地集约化农产品生产,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近期蔬菜的"命运"实际上显示了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基本现象,也揭示了经济体制需要改革的一些基本问题。去年下半年因为多重因素导致通胀明显上升。洪水灾害导致蔬菜供应不足,使蔬菜食品价格大幅上升,成为CPI上升的最主要贡献之一。完全竞争理论指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上,一个商品只要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就会有更多的生产进入这个领域,直到市场平均利润消失。国内蔬菜生产行业应该是一个竞争性较强的市场。  相似文献   

6.
公共产品供给的理论发展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公共产品供给理论的发展 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在经济理论中不断发展和演变,最具代表性的首先是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等人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出发.认为人们获得公共产品时不存在私人商品的买卖行为。因为公共商品的边际成本是下降的。根据经济学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的市场法则,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趋近于零,于是价格也为零。那么如果此商品在边际上无成本取得,则应免费供给此商品。因此,他们认为公共产品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只能由政府提供。认为市场失灵的存在导致私人难以提供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1999,(4):18-18
国家计委价格司司长毕井泉近日撰文指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价格竞争是最基本的竞争形式。价格竞争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促进市场供求关系的平衡。在一般的情况下,价格降低,会使相对较低购买力的消费者进入市场,从而扩大市场的销售,增加市场需求,缓解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二是促使生产企业降低成本。价格的竞争会迫使企业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努力减少损失浪费,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让利于消费者。三是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制造业的水平。在一定的设备技术条件下,成本降低和价格竞争是有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可以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两种方式。长期以来,价格竞争一直深受商品生产者、经营者重视,甚至一谈到竞争,就会想到削价。在一定条件下,价格竞争是必要的,但是,把价格看成决定交易成败的唯一因索,难免会造成价格竞争的泛滥。事实上,单纯依赖价格竞争,有很多弊病:一是价格竞争是竞争对手易于仿效的一种方式,很容易招致竞争对手的报复,以致两败俱伤,最终不能提高经济效益;二是以削价为手段,虽然可以吸引顾客于一时,但一旦恢复正常价格,销售额也将随之大大减少;三是定价太低,往往迫使产品或服务质量下降,以致失去买主,损害企业形象;四是价格竞争往往使资金力量雄厚的大企业能继续生存,而资金短缺、竞争能力脆弱的小企业将蒙受更多不利。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价格竞争已逐渐成为市场营销的主流。  相似文献   

9.
试论服务质量的涵义郑秉治在世界市场上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竞争可分为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传统的价格竞争尽管仍然非常重要,但质量竞争和服务竞争的意义却在不断增长。在此,就服务质量这一经济学中的新概念作一简要分析和探讨。.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商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一、市场竞争在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经济学意义上的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不断进行的角逐过程。 马克思把竞争划分为两类:第一,部门内的竞争,即部门内各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使商品的各个不同的、个别价值来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各个不同的生产部门、各个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它使不同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生产价格,显然竞争是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的前提,没有竞争,价值规律和生产价格规律,也就无从谈起,因而,竞争也就成了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杜梅  李云捷 《特区经济》2005,(2):235-236
掠夺性定价的概念之界定 掠夺性定价成为市场竞争的长期现象,已引起学界的关注。我国法学界对掠夺性定价概念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笔者较倾向于认为,掠夺性定价是以排挤竞争对手限制竞争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相似文献   

12.
邝国良  刘奕洵 《特区经济》2007,216(1):228-229
低价竞争是我国商品对内对外的明显表现,特别是对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价格竞争更加残酷,本文致力于从技术扩散的角度分析低价竞争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外部性在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基于购买行为的价格歧视(BBPD)也更容易实现,两者结合催生了“杀熟”现象。本文分析当消费者具有网络外部性时寡头竞争企业采取BBPD时的定价策略,讨论了无价格歧视、无承诺BBPD及有承诺BBPD三种情况下的定价行为,并运用实验室实验检验了理论。本文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均表明:首先,存在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企业的BBPD表现为“杀熟”定价,即对老顾客收取更高价格;其次,BBPD策略将加剧企业间价格竞争,且有承诺BBPD时企业间竞争比无承诺BBPD时更激烈;第三,网络外部性增加将加剧竞争,不仅导致企业定价下降,也会导致新老顾客的价格差缩小,缓和“杀熟”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论价格和供求的关系西方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不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取决于边际效用。所谓效用是指某种商品对需求的满足能力。他们不研究价格的内涵,把商品的价值和价格混为一谈。他们认为,商品的价格主要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便形成商品的价格。概括起来,是以下两点:第一,需求按照和价格相反的方向变动。如果价格跌落,需求就增加;反之,需求就减少。这种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的现象;就叫需求规律。第二,在一般情况下,生产者对一定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高低成正比例。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叫做供给规律。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价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一个共同的关键命题。马克思劳动力再生产理论已经说明,劳动力价格是决定劳动力实现程度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反映了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供求状况。当前,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相对低下的现实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得不到满足的直接结果,这同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下的竞争模式是分不开的,以此为着眼点考虑改变低人力成本的竞争模式,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为了维持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价格竞争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竞争策略。但是,也并非总是这样。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那些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才能保证价格降低使销售收入增加。而利润是否能增加,不仅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增加,而且又取决于增加产品供给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正> 适当高价叫做"撇脂"价格,好似把牛奶中浮在最上层的乳脂撇取出来,这是一种价格策略的喻称。在价格竞争中,采取廉价多销的策略固然好,但对有实力的企业来说,实行优质高价的策略,也不失为制胜良策。在国际商务营销中,优质高价运用得好,也能赢得竞争的胜利,达到取胜对手的目的,反之将会成为商品走向世界的障碍本文介绍的一些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颁布了制止低价倾销的政策和法规,相应地,一些企业(如中国9家彩电企业价格联盟)也联合发布了行业最低保护价。这些做法实质上是不允许商品以低价(低于成本)销售。其效果无异于划定了价格竞争的禁区,以达到主观上保护生产者利益的目的。目前,企业联合限价行为已被政府明令禁止,但是,围绕着低价(低于成本)竞销问题而展开的讨论却此伏彼起,观点相左。笔者认为,对政府干预价格的行为确有必要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由于软件产品零边际成本、收益递增、共享性等特点 ,使其在价格形成机制上不同于其它产品。软件可分为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专用软件的价格仍以成本为基础 ,但通用软件的价格与成本之间已经没有直接的联系。通用软件的价格取决于需求弹性、软件开发商的市场策略和预期利润率。  相似文献   

20.
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及日本经济的不景气,近年来,日本国内销售价格呈现大幅度回落态势,很多商品如食品、饮料、家电等销售价格已回落到六七年前的水平。日本经济界把目前的低价格化走向以及许多商品冲破原有价格体系和价格水平的现象称为“价格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